Home Blog Page 237

小米 Redmi Note 10 5G 有提供支援 WiFi 6 嗎?

小米 Redmi Note 10 5G 的手機規格有一些亮點,例如:採用 MediaTek 天璣700 7nm 工藝制程處理器,並支援 NFC、不支援 無線充電、不支援 防跌、採用 5G 網絡,那麼 小米 Redmi Note 10 5G 又是否支援 WiFi 6 呢?

答案是:不支援。小米 Redmi Note 10 5G 是不支援 WiFi 6的,你又滿意嗎?【詳解】WiFi 6 到底是什麼? 有咩好處、速度有幾快,對 2.4GHz 都有幫助

6.5吋 90Hz AdaptiveSync 屏幕下的 小米 Redmi Note 10 5G選用 MTK 天璣 700 處理器,搭配6GB RAM+128GB 儲存空間組合,並採用 5000mAh 電池,另支援18W 快充。

小米 Redmi Note 10 5G 手機尺寸則是 161.81mm x 75.34mm 8.92mm,重量達 190g,並擁有灰色、銀色、藍色、綠色兩種顏色。預載 Android 11系統的 小米 Redmi Note 10 5G ,前置自拍單鏡頭有800萬像素,至於背後採用三鏡頭,主鏡頭是4800 萬像素,並配合4,800萬像素廣角主鏡頭,200萬像素微距鏡頭,200萬像素景深鏡頭,最多支援雙SIM 卡設計。更多其他功能包括:Hi-Res Audio 認證,3.5mm耳機插孔。

小米 Redmi Note 10 5G 發佈:MTK 天璣 700 處理器配 三鏡頭 4800 萬像素

【開箱】ROG Strix Z590-I Gaming WIFI 主機板,Intel Core i9-11900K 與 Core i5-11600K

代號 Rocket Lake-S 的 Intel 11 代 Core 系列桌上型處理器在台灣時間 2021 年 3 月 30 日晚間正式解禁。作為 Intel 最後一個 14nm 製程的桌上型處理器,雖說早前已經有不少實測曝光,但在正式解禁的時間點,不免俗還是得稍微認真介紹一下它。

最後一個 14nm 製程、最後一個 LGA1200 腳位,以及最後一個 DDR4 記憶體平台,Intel Z590 晶片組搭配得 11 代 Core 系列處理器終於加入原生 PCIe Gen4 的支援。相較於 AMD 平台,Intel 在 PCIe Gen4 的加入算晚的,但遲到總比沒到的好,反正…

目前 AMD Radeon 與 NVIDIA GeForce 都陸續推出 PCIe Gen4 規範的顯示卡,但你買不到… 另一方面,儲存部分也可以在市場上見到不少 PCIe Gen4 x4 控制器的 M.2 SSD 供選擇,因此使用者不需要擔心 PCIe Gen4 沒有裝置可以支援。Rocket Lake-S 提供最大 20 條 PCIe Gen4,這裡面包含儲存用的 PCIe Gen4 x4 與顯示卡用的 PCIe Gen4 x16。

與 Intel Z490 的 Comet Lake-S 最大不同之處,那肯定是 Intel Core i9 這個旗艦級的處理器核心數從 Intel Core i9-10900K 的 10 核心下調至 8 核心配置,在微處理器架構部分更換至 Cypress Cove(10nm 製程 Ice Lake 的改版),因此 IPC 成長 19%,這也需算是件好事。

Cypress Cove 微處理器架構外,Rocket Lake-S 也加入 Xe GPU 架構的 Gen12 Graphics,這也讓 Intel 內建顯示功能有了顯著提升,但注意,它依舊是內建顯示,只是在市場缺乏顯示卡的情況下,它對於使用者還是有一定幫助。

Rocket Lake-S 開始支援 DDR4-3200 原生記憶體,過去為 DDR4-2933;同時 Rocket Lake-S 還有全新的 Intel Deep Learning Boost 技術。

大致介紹完最後一個 14nm 製程的 Rocket Lake-S 處理器,接下來就是瞭解一下 Intel 11 代 Core 桌上型處理器的實際效能到底如何。早前有提到,Intel 這次寄出了 8C16T 的 Intel Core i9-11900K 與 6C12T 的 Intel Core i5-11600K 讓我們進行測試,而這篇文章使用的主機板為 ASUS ROG STRIX Z590-I GAMING WIFI。

熟悉 ASUS 命名原則的朋友都會知道,「-I」的 ROG STRIX Z590-I GAMING WIFI 是一張 mini ITX,而這一代的 mini-ITX 又有了些變化。

8 + 2 整合式供電設計(Renesas ISL69269 PWM 控制器),使用的是可以承受 90A 的 TI CSD95410 功率級晶片、合金電感以及 10K 日製電容等,算是目前相當高規格的主機板供電設計。

礙於 mini ITX 主機板的尺寸限制,ROG STRIX Z590-I GAMING WIFI 僅有一個 PCIe 8 PIN 供電以及 2 根 DDR4 記憶體插槽;也許,有使用者會覺得 2 根記憶體插槽不足以使用,然而現階段可以買到單條 32GB 的情況下,32GB x2 足夠應付絕大部分的使用需求。

PCIe x16 插槽就沒有什麼好介紹,但在 PCIe Gen4 x16 插槽上的 M.2 與音效子卡就讓我們特別關注。

這次 ROG STRIX Z590-I GAMING WIFI 的 M.2 插槽與音效子卡導入 2 個連接器設計,它支援 2 個 PCIe x4 的 M.2 SSD, 若是 Gen4 的部分,請插在上面的 M.2 插槽,另外也可以在查才方面見到 Addressable RGB(5V)的 4 PIN 插槽。

音效部分升級至 Realtek ALC4080 Audio Codec,並搭配 Savitech SV3H712 放大器。

M.2 SSD 與音效子卡讓我們花較多時間關注外,導入 Thunderbolt 4 的 ROG STRIX Z590-I GAMING WIFI 主機板也是一個吸引我們的焦點,但千萬別以為 USB-C 就帶有 Thunderbolt 4 功能,只有閃電標誌的 USB-4 才是;主機板 I/O 部分也可以見到 20GB/s 的 USB3.2 Gen2 x2,Intel AX210 的 Wi-Fi 6E 和 Intel 2.5GbE 網路。

我們也在 I/O 遮罩內見到一顆協助供電模組散熱的風扇,雖然 ROG STRIX Z590-I GAMING WIFI 用的散熱模組已經加入熱導管設計,但搭配上風扇應該可以更有效幫助散熱,讓供電模組維持在較低的溫度下。

這次測試的處理器除了 Intel Core i9-11900K 與 Intel Core i5-11600K 等 2 顆 11 代 Core 系列處理器外,我們也加入 AMD Ryzen 9 5900X、Ryzen 7 5800X、Ryzen 5 5600X 以及 10 代 Core 系列處理器的 Intel Core i9-10900K 搭配 NVIDIA GeForce RTX 3080 Founder Editions 和 DDR4-3600 記憶體進行綜合性測試。

走到現在,Intel 在 14nm 製程的桌上型處理器經歷 Broadwell、Skylake、Kaby Lake、Kaby Lake Refresh、Coffee Lake、Comet Lake 到現在的 Rocket Lake 可以說是劃下一個據點;在這 6 年的時間內,同樣是 x86 架構的 AMD 則是完全從谷底翻身,創造了不少奇蹟,特別是現在的 Zen 3 架構處理器更領先 Intel,導入 TSMC 的 7nm 製程,整個處理器市場的翻轉,可說是不勝噓唏啊。

從 Brian Krzanich,Robert Swan 到 Pat Gelsinger,也經歷了 3 任 CEO,這在過去的 Intel 是相當少見的事情。

我們只能透過文章,將這些點點滴滴好好紀錄,也許未來幾年 Intel 與 AMD 的角色又會有了翻轉。

Intel 這次在 Rocket Lake-S 部分讓旗艦的 Core i9-11900K 最高時脈維持在 5.3GHz,然後加入全新的 Adaptive Boost Technology(ABT)在溫度空間足夠的情況下讓 Intel Core i9-11900K 不超頻的情況下讓全核心維持在 5.1GHz 提升效能表現。不過,目前 Adaptive Boost Technology 僅在 11 代 Core i9 的 K 與 KF 系列上導入…

處理器核心數從 10 代 Core 最高 10 核心調降至 11 代 Core 的 8 核心,消費者可能在感官上會有明顯的差異,然而實際表現顯然是 Intel Core i9-11900K 有著一定優勢,當然這有部分是因為 Intel Core i9-11900K 在處理器的 PL1 與 PL2 之間變化的小手段。

顯示卡缺乏的情況下,是否會對 Intel 11 代 Core 處理器有所影響,這可能還得再觀察,但我們認為這勢必會對整個 DIY 市場有一定傷害,至於深淺則不得而知。

對於 Intel 最後一個 14nm 製程平台,我而們樂見它終於在市場上推出,同時各主機板廠的相繼推出對應晶片的主機板,讓市場看起來相當熱絡。而針對 Intel Z590 晶片組的 ROG Strix Z590-I Gaming WIFI 這張帶有 Thunderbolt 4 功能的 mini-ITX 主機板,整體功能顯然能吸引到許多 mini-ITX 愛好者的目光。

消費者是否會因為 Intel 新平台的推出而開始進行選購,以現在這個階段可能有點難度,畢竟顯示卡缺貨是一個相當大的隱憂。不管如何,Intel 最後一個 14nm 製程的桌上型電腦用處理器總算登場,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 Intel 接下來的種種規劃如何再提升消費者的信心與購買意願。

小米 Mi 11i 的 S888 處理器跑分及電量測試

0

Poco F3 就有 PoCo 機專用的 Poco Launch 介面,小米 11i 就會用番一般 MIUI 介面。螢幕可改變刷新率,但刷生率就不能自動因應使用情況而自動改變,這是小米螢幕技術上較落後對手的地方。另外系統支援應用雙開等功能,使用上一如以往方便。

效能頂級,使用時間與小米 11 接近

小米 11i 配備了今年最頂級的 Snapdragon 888 CPU、8GB RAM 及最高 256GB ROM 規格,跑分亦達到 775571 分,在 Android 機中一線效能成績。4600 mAh 電池,對比小米 11,就只支援 33W 有線充電,未有加入無線充電功能,PCmark 2.0 使用時間測試,成績是 11 小時 30 分鐘,與小米 11 接近。

小米 11 lite 5G 6400萬三鏡相機測試

0

小米 11 lite 5G 加入三鏡主相機,6400 萬像素 f/1.79 光圈廣角鏡頭、800 萬像素 f/2.2 光圈 119 度超廣角鏡頭、500 萬像素 f/2.4 光圈長焦微距鏡頭,規格都是像複製以往的手機。

在陰天試用小米 11 lite 5G 拍攝,廣角鏡相片依然可表達鮮艷的色彩,拍攝植物的細緻度亦十分出色,白平衡都接近現場環境,但室內拍攝大範圍畫面,就有點油畫化,解像度有點不足。

800 萬像素 f/2.2 光圈 119 度超廣角鏡頭影像扎實,邊緣位置沒有鬆散,這方面比小米 11 Ultra 更好,相片像刻意推高對比度,看起來更加立體。50mm 微距鏡頭表現一貫細緻,色彩亦跟廣角鏡同樣鮮艷,三鏡表現都在中高水平。

詳細評測:【開箱評測】小米 11 lite 5G 手機:如果外型不像 iPhone XR 會更好

小米 Redmi Note 10S 有沒有「無線充電」 Wireless Charge 呢?

小米 Redmi Note 10S 既然有 3.5mm 耳機,那麼它會有旗艦機常見的「無線充電」 Wireless Charge 嗎?

談到「無線充電」 Wireless Charge 雖然在旗艦手機已經很常見,而 小米 Redmi Note 10S 也有提供。而且它為了遊戲方便,方便大家。(【詳解】什麼是無線充電?詳細了解各品牌手機無線充電

擁有 5000mAh電池,支援 33W 充電、採用 MTK Helio G95 處理器的 小米 Redmi Note 10S 採用 6.43 吋 AMOLED 屏幕,配以6GB RAM+64GB 儲存空間,體積是160.46mm x 74.5mm x 8.29mm,配有灰色、白色、藍色並支援 microSD 卡。

小米 Redmi Note 10S 的前置自拍單鏡頭有1300萬像素,至於背後採用四鏡頭,主鏡頭是4800 萬像素,並配合6,400萬像素廣角主鏡頭,800萬像素超廣角鏡頭,200萬像素微距鏡頭,200萬像素景深鏡頭,最多支援雙SIM 卡設計,並預載 Android 11系統。小米Redmi Note 10S手機尺寸則是160.46mm x 74.5mm x 8.29mm,重量達 178.8g,並擁有灰色、白色、藍色兩種顏色。更多其他功能包括:Hi-Res Audio 認證,3.5mm耳機插孔。

小米 Redmi Note 10S 發佈: $1,499 的 4800 萬像素手機

【開箱評測】ASUS ZenFone 8 Flip 手機:沒新意,但維持瓹窿瓹罅影秘景優勢

Asus 手機一直很希望將用家日常使用的痛點解決,今年拿出的 ZenFone 8,方便喜好單手操作的用家,而今次試玩的 ZenFone 8 Flip,就能滿足用家拍攝的需要。

Asus ZenFone 8 Flip 硬件規格

螢幕尺寸:6.67 吋 AMOLED (2340 x 1080)
機身體積:165.04 x 77.28 x 9.6 mm
重量:230g
處理器:Sanpdragon 888
儲存空間: 8GB/128GB、8GB/256GB
系統:Android 11
Flip Camera 翻轉鏡頭: 6400 萬像素 f/1.8 光圈廣角鏡頭、1200 萬像素 f/2.2 光圈超廣角鏡頭、800 萬像素 f/2.4 光圈 3 倍遠攝鏡頭
電池容量:5000 mAh
防水:無
無線充電:無
5G:有,5G + 4G 雙咭雙待
NFC:有
WiFi 6:有,WiFi 6E
屏幕刷新率:90Hz
屏下鏡頭:無
其他:螢幕指紋識別、Flip Camera 翻轉鏡頭 、三卡槽設計
定價:8GB/128GB HK$5998、8GB/256GB HK$6798

6.7 吋螢幕沒有任何開孔

真全面螢幕,Flip Camera 翻轉鏡頭

Asus ZenFone 8 Flip 由於設 Flip Camera 翻轉鏡頭,鏡頭可以 270 度翻轉成為前置相機,令機面的 6.7 吋螢幕沒有任何開孔、水滴或者「劉海」,是真真正正的全面螢幕。而且螢幕邊框極窄,使用家更沉醉於螢幕世界之內。


Flip Camera 翻轉鏡頭可以 270 度翻轉成為前置相機

方便用戶多角度拍攝

Asus ZenFone 8 Flip 的 90Hz AMOLED 螢幕加入了指紋識別功能,使側框的開關鍵,改用了 ZenFone 8 相同的藍色,機背採用像鏡面的銀色。翻轉鏡頭亦只是突出機背少少,應該是 Flip Camera 手機設計的完全體。

改用了 ZenFone 8 相同藍色的開關鍵


喇叭設置於機底


機背採用像鏡面的銀色

ASUS Zenfone 8 Flip 有無 NFC?支援 Google Pay 嗎?

現在的 Android 手機需要有 NFC 才能用到 Google Pay,那麼 ASUS Zenfone 8 Flip 有沒有這個很基本的功能呢?還是為了省成本刪掉了呢?

根據規格表, ASUS Zenfone 8 Flip 是支援這個功能的,它支援 NFC。支援 Google Play 與否就看不同地區的版本有沒有支援了。(【詳解】什麼是 NFC?同你講清楚原理、怎麼用!「八達通」、FeliCa、Suica 之別在何處

翻轉鏡頭亦只是突出機背少少


採用真三卡槽設計

螢幕可自行改變刷新率,常用操作系統功能齊全

Asus ZenFone 8 Flip 運行 Android 11 系統,90Hz AMOLED 螢幕可因應使用情況,自行改變刷新率。系統操作功能方面,都與 ZenFone 8 一樣設應用分身、OptiFlex、和緩充電及遊戲模式等,系統功能亦相當齊全。


遊戲模式

頂級效能,使用時間令人擔憂

Asus ZenFone 8 Flip 設 Snapdragon 888 CPU、8GB RAM、128GB/256GB ROM,支援 5G 網絡,Antutu 跑分超過 800000 分,屬 Android 機頂級效能。Snapdragon 888 比較耗電,或是不爭的事實,在 PCMark 2.0 使用時間測試中,儘管 ZenFone 8 Flip 用上 5000 mAh 電量,使用時間都只得 7 小時 41 分鐘,續航力令人擔憂。

Asus ZenFone 8 Flip 的 5G 網絡測試

Asus ZenFone 8 Flip 嘅 WiFi 規格支援最新嘅 WiFi 6,手機網絡支援 5G SA 網絡,我地係觀塘進行速度測試,使用中國移動香港測速達到 340Mbps,屬合理水平。SIM Card 槽方面採用雙 nano-SIM,支援頻段包括:

DC-HSPA+: 下載 42 Mbps / 上傳 5.76 Mbps
6DL+FR1 (EN-DC 2+1.8): 下載最高 to 3.8 Gbps / 上傳最高 542 Mbps

FDD-LTE (Bands 1, 2, 3,4, 5, 7, 8, 12, 17, 18, 19, 20, 26, 28, 29)
TD-LTE (Bands 38, 39, 40, 41)
WCDMA (Bands 1, 2, 3, 4, 5, 6, 8, 19)
EDGE/GPRS/GSM (850, 900, 1800, 1900 MHz)
5G Bands: n1, n2, n3, n5, n7, n8, n12, n20, n28, n38, n77, n78
5G Standalone (SA): n77, n78

以 CMHK 5G 網絡在觀塘試網絡速度約 340Mbps

5G 月費計畫最低 $168

如果換 Asus ZenFone 8 Flip 之餘,又想升級去 5G 月費計畫,可以參考中國移動香港 CMHK 的 5G 月費計畫,當中有一個 $168 的計畫,簽訂 24個月,包括香港無限通話分鐘、10GB 5G 計畫,加 1Mbps 速度無限數據。此計畫在網店輸入「S500」優惠碼附送 $500 超市禮劵,再送 24個月 myTV SUPER App 基本版、免 1 個月月費、免 $18 行政費及免運費。其他計畫資料如下:

5G服務計畫
月費(24個月約)$198$298$398$498
本地數據30GB100GB200GB300GB
Flip Camera 比一般相機薄身,可伸入空隙,再翻轉鏡頭拍攝秘景

Flip Camera 可伸入鐵絲網內拍攝秘景

Asus ZenFone 8 Flip 最獨特之處,還是用了兩年的 Flip Camera 翻轉鏡頭,鏡頭可用音量鍵手動翻轉,拍攝介面亦有預設的翻轉角度選擇,令用家一按到達想要的翻轉角度。Flip Camera 無論自拍還是作多角拍攝都很方便,而且 Flip Camera 還可以利用手機比一般相機薄身的特性,讓 Asus ZenFone 8 Flip 可伸入空隙,再翻轉鏡頭拍攝秘景。

拍攝介面亦有預設的翻轉角度選擇,令用家一按到達想要的翻轉角度

三鏡拍攝有足夠的彈性

Asus ZenFone 8 Flip 的 Flip Camera 設有三個鏡頭,分別是 6400 萬像素 f/1.8 光圈廣角鏡頭、1200 萬像素 f/2.2 光圈超廣角鏡頭、800 萬像素 f/2.4 光圈 3 倍遠攝鏡頭,超廣角鏡亦支援微距拍攝功能,有足夠的拍攝彈性。廣角鏡的色彩、測光與白平衡都非常自然,相片略略加強對比度,令相片更有立體感。

超廣角鏡有不錯的清晰度,高反差的背光亦不覺有紫邊情況,色彩亦偏向自然。超廣角鏡拍攝微距相片清晰度極高,可用性當然比一般 200 萬像素微距鏡高出不少。

3 倍遠攝鏡頭最高支援 12 倍數碼變焦,其色彩表現,都跟其餘兩支鏡頭同樣出色,遠攝鏡相片亦有出色的清晰度,令三支鏡頭都有可靠的表現。

總結:變化不大,但依然是獨家

換上了 Snapdragon 888 CPU 及 90Hz 螢幕的 Asus ZenFone 8 Flip 整體使用體驗與上代 ZenFone 7 分別不大,而且拍攝表現並沒有顯著提升,如果以之前 ZenFone 7 清貨價對比,ZenFone 7 更值得大家入手。不過 Flip Camera 都是 Asus 獨家,鍾意這個設計的朋友都沒有其他選擇。

小米 Poco X3 Pro 的 S860 處理器跑分及電量測試

0

小米Poco X3 Pro 規格為 Snapdragon 860 CPU、最高 8GB LPDDR4X RAM 及 256 UFS 3.1 ROM。作為當代最高支援 4G 網絡的 CPU 中曼強的代表,Antutu 跑分為 565272 分,雖然在 Android 機中效能中上,但對比 Snapdragon 870 的跑分差距有 20%,效能表現未有驚喜。

另外,小米Poco X3 Pro 除了僅最高支援 4G 網絡外,WiFi 連接亦只支援次一級的 WiFi 5。翻查 Qualcoomm 的官方網頁,Snapdragon 860 CPU 最高可以支援 WiFi 6,不過基於成本考慮未有加入,確實是可惜。

厚的優點是特長續航

小米Poco X3 Pro 機身達到 9.4mm 厚,最大原因是設有 5160 mAh 特大電量,以 PCMark 2.0 使用時間,跑出 23 小時 12 分鐘,使用時間是今年 5G 旗艦機的一倍,這樣實用的手機,大家應該都認為厚得有道理吧。

談到「無線充電」 Wireless Charge 雖然在旗艦手機已經很常見,而小米 POCO X3 Pro 則沒有提供。(【詳解】什麼是無線充電?詳細了解各品牌手機無線充電

PCMark 2.0 使用時間,跑出 23 小時 12 分鐘

【開箱】GIGABYTE Z590I VISION D + Intel Core i9-11900K

得力於第 11 代桌上型處理器的 AVX-512 和 DL Boost / VNNI 指令集,Z590I VISION D 讓創作者工作流程更為順暢。

於 500 系列晶片組主機板開賣一陣子之後,第 11 代 Intel Core 系列桌上型處理器終於在台灣時間 3 月 30 日晚上正式開賣。縱使這次最高核心 / 執行緒數量僅有 8 核心 / 16 執行緒,但是透過導入 Cypress Cove 微架構的 AVX-512 和 DL Boost / VNNI 相關指令集,能夠大幅加速創作者經常使用的 Adobe 系列軟體,讓工作流程更為順暢。

GIGABYTE Z590I VISION D with Core i9

▼ 第 11 代 Intel Core 系列桌上型處理器解禁,能夠談論上電效能,我們也來搭配 GIGABYTE Z590I VISION D 這張創作者 Mini-ITX 主機板進行測試。

介面採用清爽配色

Z590I VISION D 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 UEFI 介面配色的變化,不再以黑色或是其它搶眼的配色,而是以白色為基底,加上金色(非土豪金、而是更有質感的顏色)作為點綴,於一票主機板當中相當清新脫俗。

UEFI Interdace

▼ 因應創作者導向設計,Z590I VISION D 的 UEFI 介面變得相當「不科技」,反而有種高貴的質感。

GIGABYTE 於每個產品世代 UEFI 介面邏輯均有微調,不過仍舊覺得有些放不開,沒有大刀闊斧進行變革。好處是已習慣 GIGABYTE 介面的使用者,能夠快速找到所需功能,但仍不免感覺有些選項藏得太深。幸好 Favorites(F11)頁面支援自訂功能,玩家能夠自行增減常用的選項。

101
102
103
104
105
101
102
103
104
105

延伸閱讀:創作者的迷你主機板,GIGABYTE Z590I VISION D 開箱分析

▼ AVX 選項支援啟閉、Offset(預設 0)、Guard Band Scale Factor(預設 1)等功能。

▼ 測試時 UEFI 採用 F5b 版本,已可支援 Adaptive Boost Technology。

301
302
303
304
301
302
303
304
501
502
503
501
502
503

▼ 需先將 Above 4G Decoding 設為 Enable,才會跳出 Re-Size BAR Support 選項。

UEFI supports multi-lang

▼ UEFI 介面支援正體中文在內的語言選項。

▼ Z590I VISION D 提供 8 個槽位讓使用者儲存 UEFI 設定,或是儲存至其它媒體,當然也支援載入設定檔功能。

PL2 預設 8 秒鐘

第 11 代 Intel Core 系列桌上型處理器 TDP 125W 版本,PL1 Tau 硬體預設值仍舊是 56 秒,有趣的是這張 Z590I VISION D 可能考量到 Mini-ITX 散熱、供電限制,預設僅開啟 8 秒。另一方面,雖然 PL1 和 PL2 都開到 4095A,意義上並沒有限制,但 IA Core 的 IccMAX 設定於 230A,即便 AVX2、AVX-512 Offet 均為 0,還是會受到電流上限影響。(測試時亦開啟 Adaptive Boost Technology)

Z590I VISION D PL1 Tau 8 seconds

▼ Z590I VISION D 的 PL1 Tau 預設僅開啟 8 秒。

測試平台

處理器:Intel Core i9-11900K
記憶體:Micron Ballistix Elite DDR4-4000 8GB x 2 @DDR4-3200
系統碟:TEAMGROUP T-Force Cardea Zero Z440 1TB
電源供應器:Seasonic Platinum SS-1000XP
作業系統:Microsoft Windows 10 Pro 64bit 20H2

▼ 測試時使用 DDR4-3200 1T 18-19-19-39 Gear1 設定,Core i9-11900K 於 CPU-Z 單執行緒獲得 690.8 分,多執行緒則為 6931.9 分,啟用多執行緒之後等於是多了 2 個實體核心的效能。

Z590I VISION D AIDA

▼ 記憶體存取延遲仍舊是 Intel 平台強項,AIDA64 量測到僅有 51.7ns。

Z590I VISION D CrystalDiskMark

▼ 測試時搭配支援 PCIe Gen4 的首款 Phison PS5016-E16 SSD 產品,CrystalDiskMark 循序讀取雖然仍在 5000MB/s 左右,但隨機 4K 相對 AMD 平台擁有更佳的表現。

Z590I VISION D x264 FHD benchmark

▼ x264 FHD Benchmark 編碼壓制速度為 72.7FPS。

Z590I VISION D HWBOT x265 Benchmark

▼ HWBOT x265 Benchmark 使用預設 preset 1080p,每秒可以壓制 69.609 張畫面。

Z590I VISION D PCMark 10

▼ 搭配上述測試平台零組件,PCMark 10 Extended 獲得 4352 分。

Z590I VISION D 3DMark Night Raid and Wild Life

▼ 受惠於第 11 代 Intel Core 系列桌上型處理器內建繪圖架構變更為 Xe Graphics,如今能夠於 1080p 遊玩簡單遊戲時提供 30FPS 效能,並於 3DMark 的 Night Raid 和 Wild Life 分別獲得 10703 分和 5312 分。

指令集和 Thunderbolt 4 為創作者加速

目前 GIGABYTE Z590I VISION D 這張主機板並不在台灣首波上市名單當中,未來也要看台灣市場狀況才會決定是否發售,不過目前網路購物、代購相當發達,從國外購入 1 片應該不是太困難的任務。

第 11 代 Intel Core 桌上型處理器提供前一世代所沒有的 AVX-512、DL Boost / VNNI 指令集,相對電競玩家而言,對於創作者的助益更大,更是在 HEDT、行動平台施行數代之後,首次出現於主流桌面市場。搭配這張主機板所具備的 Thunderbolt 4,儼然是創作者的不二選擇;當然啦,創作者也要同時喜愛 Mini-ITX 迷你型小主機。

小米 11 Ultra 的高通 S888 處理器跑分及電池使用量測試

0

小米 11 Ultra 外型最特別之處是加入背螢幕,系統操作亦跟一般小米手機有少少分別,加入了背螢幕設定。背螢幕日常使用時,就好似一般手機的常亮螢幕,可設定為顯示圖片或時間,輕點兩下背螢幕就會亮起,可能開會時偷偷地看有沒有新手機通知會比較適合。

效能頂級,但極為耗電

小米 11 Ultra 採用 Snapdragon 888 CPU、12GB RAM、256GB ROM、支援 5G 及 WiFi 6E,從 Antutu 跑分達到 780004 分,都達到當今 Android 手機頂級效能,不過其 5000 mAh 電量,在長期模式使用情況的 PCMark 2.0 使用時間測試,僅有 9 小時 24 分鐘,或是使用時間最短的 Snapdragon 888 CPU 手機。雖然小米 11 Ultra 有線及無線都支援 67W 快速充電,但小米官方只有 45W 快速充電的移動電源方案,要在街上極速回血暫時都未有可能。

小米 Redmi Note 10 5G 支援 microSD 卡槽嗎?

手機有沒有 microSD 卡槽雖然不是主流的規格要求,但在手機來說是一件值得留意的事情,始終有些用戶對手機的儲存空間有一定要求,部份手機型號也不會推出超高記憶體版本,那麼 小米 Redmi Note 10 5G 到底有沒有 microSD 卡槽呢?

如果你是對 microSD 記憶卡有重要想法的朋友,你要留意了。因為 小米 Redmi Note 10 5G 支援 microSD 卡。

小米 Redmi Note 10 5G 擁有 5000mAh電池,支援 18W 充電、採用 MTK 天璣 700 處理器,6.5吋 90Hz AdaptiveSync 屏幕,配以6GB RAM+128GB 儲存空間,體積是161.81mm x 75.34mm 8.92mm,配有灰色、銀色、藍色、綠色並支援 microSD 卡。

小米 Redmi Note 10 5G 的前置自拍單鏡頭有800萬像素,至於背後採用三鏡頭,主鏡頭是4800 萬像素,並配合4,800萬像素廣角主鏡頭,200萬像素微距鏡頭,200萬像素景深鏡頭,最多支援雙SIM 卡設計,並預載 Android 11系統。小米Redmi Note 10 5G手機尺寸則是161.81mm x 75.34mm 8.92mm,重量達 190g,並擁有灰色、銀色、藍色、綠色兩種顏色。更多其他功能包括:Hi-Res Audio 認證,3.5mm耳機插孔。

小米 Redmi Note 10 5G 發佈:MTK 天璣 700 處理器配 三鏡頭 4800 萬像素

小米 Redmi Note 10S 有無 NFC?支援 Google Pay 嗎?

現在的 Android 手機需要有 NFC 才能用到 Google Pay,那麼 小米 Redmi Note 10S 有沒有這個很基本的功能呢?還是為了省成本刪掉了呢?

根據規格表, 小米 Redmi Note 10S 是支援這個功能的,它支援 NFC。支援 Google Play 與否就看不同地區的版本有沒有支援了。(【詳解】什麼是 NFC?同你講清楚原理、怎麼用!「八達通」、FeliCa、Suica 之別在何處

採用 6.43 吋 AMOLED 屏幕,配以6GB RAM+64GB 儲存空間的 小米 Redmi Note 10S,擁有 5000mAh電池。它更支援 33W 充電、採用 MTK Helio G95 處理器,體積是160.46mm x 74.5mm x 8.29mm,配有灰色、白色、藍色並支援 microSD 卡。

預載 Android 11系統的 小米 Redmi Note 10S ,前置自拍單鏡頭有1300萬像素,至於背後採用四鏡頭,主鏡頭是 4800 萬像素,並配合6,400萬像素廣角主鏡頭,800萬像素超廣角鏡頭,200萬像素微距鏡頭,200萬像素景深鏡頭,最多支援 雙 SIM 卡設計。小米 Redmi Note 10S手機尺寸則是160.46mm x 74.5mm x 8.29mm,重量達 178.8g,並擁有灰色、白色、藍色兩種顏色。更多其他功能包括:Hi-Res Audio 認證,3.5mm耳機插孔。

小米 Redmi Note 10S 發佈: $1,499 的 4800 萬像素手機

【開箱】Intel x MSI MPG Z590 Gaming Plus

14 相供電、新世代音效解決方案、沒有無線網路,一切剛好夠用的裝機選項。

MSI 這款 MPG Z590 Gaming Plus 是採用 Intel Z590 晶片組,屬於 MPG 系列裡較為入門的一款,目前參考市場價格為 7,990 元,介於我們曾介紹過的 MPG Z590 Gaming Carbon WIFI 與 MAG Z590 Torpedo 之間。

就 MSI 的 Z590 產品線布局來看,MPG 系列主打中價位市場,至於 MAG 系列偏向所謂的戰鬥板導向,也就是比較著重在性價比。儘管 MPG Z590 Gaming Plus 位居 MPG 入門選項,但是和 MAG 系列之間的隔閡並不難看出,它覆蓋著較大尺寸散熱片,諸如此類下的料多出不等幅度。

然而 MSI 產品規劃邏輯,有時會讓人一時摸不著頭緒,和 MAG Z590 Torpedo 相較之下再明顯不過,因而顯得有意思。例如 MAG Z590 Torpedo 的 I/O 遮罩是鋁合金材質,而 MPG Z590 Gaming Plus 使用塑料只不過多了阿龍圖騰,兩者都沒有無線網路模組,但 MAG Z590 Torpedo 卻額外堆疊 1 組 1GbE。

MPG Z590 Gaming Plus 在 6 層 2oz 鍍銅印刷電路板上,建構出 14 + 1 + 1 相 Duet Rail 電源系統,關鍵用料之一的功率級晶片標示為 75A 製品。這規模略小於同門大哥 MPG Z590 Gaming Carbon WIFI,另外乍看下仿佛不如 14 + 2 + 1 相的 MAG Z590 Torpedo,只是得留意其功率級晶片僅能達 60A。

對於這些熱源元件,除了功率級強調採用 7W/mk 導熱墊,電感也是有導熱墊才加上散熱片。至於那造型中規中矩的散熱片,兩者之間透過導熱管相連,只是說 I/O 遮罩獨立自主,並非金屬材質也沒有燈光效果。而電源輸入端配置為 2 組 8pin 插座,MSI 有著自己的思維,不像部分競品標榜強化設計。

記憶體插槽這部分同理,得攻上 MEG Z590 Ace 這樣的高價位產品,才有使用強化料件設計。其超頻時脈支援能力標示為 DDR4-5333(1DPC 1R),這個世代 MPG、MAG 系列產品大致上相仿,倒也足夠應付大多數人的需求了。以上幾點關鍵,MSI 這一刀算是下得不差,切出這款合乎價位的產品。

MPG Z590 Gaming Plus 並不炫目,只在晶片組周圍埋了幾顆 LED 燈光,另外提供 RGB LED(4pin)與 Rainbow LED(3pin)插座各 2 組,還有相關的 EZ LED 切換器供利用。系統散熱除了處理器、水冷幫浦,另外還有 6 組 4pin 系統風扇插座,數量算是相當充沛,當然了拿掉除錯燈號這點並不意外。

至於在其他裝機過程階段,MPG Z590 Gaming Plus 不免俗完整拉出 6 組 SATA 6Gb/s,也自然和 3 組 M.2 存在一定連動關係式。M.2 插槽都配備 Shield Frozr 散熱片,內部已經預先黏貼導熱墊,惟並未再結合散熱底板設計。其中所謂的加大晶片區域散熱片,它同時涵蓋了 M2_2 插槽,因此建議在裝機前搞定模組。

M2_1 無須多說,僅限於搭配 Rocket Lake-S 處理器才作用,支援至 PCIe 4.0 x4 NVMe、Type 22110 模組。M2_2、M2_3 由 Z590 晶片組負責,可使用 PCIe、SATA、Type 2280 規格的固態硬碟,其中 M2_2 與 PCI_E3(PCIe 模組)、SATA2(SATA 模組)連動,至於 M2_3 無論模組介面都和 SATA5 / 6 互斥。

MPG Z590 Gaming Plus 的 PCIe 插槽配置有些意思,PCIE_E1 也就是第 1 組 PCIe x16 插槽,和處理器直通獨享 x16 通道,因而也結合鋼鐵裝甲強化設計。其餘 PCIe x16(實際至多 x4)、PCIe x1 各有 2 組,都是關聯至 Z590 晶片組,因而出現前述 M2_2 當使用 PCIe 模組,將會關閉 PCI_E3(第 2 組 PCIe x16)這限制。

其 I/O 背板採用預載上蓋這設計,並保留 Flash BIOS 按鈕與其指定 USB 埠,其餘都是植基於 Z590 晶片組,並未額外堆砌附加功能裝置。2.5Gbps 乙太網路想當然耳,是採用常見的 Intel I255-V 控制器,另外有 DisplayPort 1.4、HDMI 2.0b 輸出埠供內顯利用,都能輸出 4K @ 60Hz 訊號。

MPG、MAG 系列廣為導入 Realtek ALC4080 編解碼器,搭配 Nippon Chemi-Con 電容、線路隔絕、左 / 右聲道分離等設計,構成 Audio Boost 5 音效迴路。USB 共拉出 USB 3.2 Gen 2×2、3 埠 USB 3.2 Gen 2、2 埠 USB 3.2 Gen 1、2 埠 USB 2.0,前置擴充可以再取得 USB 3.2 Gen 2、2 埠 USB 3.2 Gen 1、4 埠 USB 2.0。

其 UEFI BIOS 和兄弟產品一致,這部分就不再老調重彈,值得留意的是附加軟體,Dragon Center 最近幾天改由 MSI Center 接棒。其實程式架構相仿但介面設計配置轉變,附加功能 App 化可以自由安裝,同時新加入 Creator Mode、Sound Tune(降噪)、Frozr AI Cooling 等項目,實現了所謂的 AI 機能。

MSI MPG Z590 Gaming Plus - MSI Center (6)
MSI MPG Z590 Gaming Plus - MSI Center (7)
MSI MPG Z590 Gaming Plus - MSI Center (8)
MSI MPG Z590 Gaming Plus - MSI Center (9)
MSI MPG Z590 Gaming Plus - MSI Center (1)
MSI MPG Z590 Gaming Plus - MSI Center (2)
MSI MPG Z590 Gaming Plus - MSI Center (5)
MSI MPG Z590 Gaming Plus - MSI Center (4)
MSI MPG Z590 Gaming Plus - MSI Center (3)
MSI MPG Z590 Gaming Plus - MSI Center (6)
MSI MPG Z590 Gaming Plus - MSI Center (7)
MSI MPG Z590 Gaming Plus - MSI Center (8)
MSI MPG Z590 Gaming Plus - MSI Center (9)
MSI MPG Z590 Gaming Plus - MSI Center (1)
MSI MPG Z590 Gaming Plus - MSI Center (2)
MSI MPG Z590 Gaming Plus - MSI Center (5)
MSI MPG Z590 Gaming Plus - MSI Center (4)
MSI MPG Z590 Gaming Plus - MSI Center (3)

MSI 於 4 月中旬為 Z590 製品釋出 UEFI BIOS 更新檔,開始提供 Adaptive Boost Technology 選項,MPG Z590 Gaming Plus 實際搭配 Intel Core i9-11900K,將之開啟可以獲得相當於是自動全數核心 5.1GHz 超頻的效用。進行以下簡測所得結果,供大家參考之,

MSI MPG Z590 Gaming Plus - Benchmark (15)
MSI MPG Z590 Gaming Plus - Benchmark (6)
MSI MPG Z590 Gaming Plus - Benchmark (7)
MSI MPG Z590 Gaming Plus - Benchmark (9)
MSI MPG Z590 Gaming Plus - Benchmark (12)
MSI MPG Z590 Gaming Plus - Benchmark (13)
MSI MPG Z590 Gaming Plus - Benchmark (14)
MSI MPG Z590 Gaming Plus - Benchmark (19)
MSI MPG Z590 Gaming Plus - Benchmark (17)
MSI MPG Z590 Gaming Plus - Benchmark (18)
MSI MPG Z590 Gaming Plus - Benchmark (5)
MSI MPG Z590 Gaming Plus - Benchmark (2)
MSI MPG Z590 Gaming Plus - Benchmark (4)
MSI MPG Z590 Gaming Plus - Benchmark (1)
MSI MPG Z590 Gaming Plus - Benchmark (3)
MSI MPG Z590 Gaming Plus - Benchmark (8)
MSI MPG Z590 Gaming Plus - Benchmark (16)
MSI MPG Z590 Gaming Plus - Benchmark (11)
MSI MPG Z590 Gaming Plus - Benchmark (15)
MSI MPG Z590 Gaming Plus - Benchmark (6)
MSI MPG Z590 Gaming Plus - Benchmark (7)
MSI MPG Z590 Gaming Plus - Benchmark (9)
MSI MPG Z590 Gaming Plus - Benchmark (12)
MSI MPG Z590 Gaming Plus - Benchmark (13)
MSI MPG Z590 Gaming Plus - Benchmark (14)
MSI MPG Z590 Gaming Plus - Benchmark (19)
MSI MPG Z590 Gaming Plus - Benchmark (17)
MSI MPG Z590 Gaming Plus - Benchmark (18)
MSI MPG Z590 Gaming Plus - Benchmark (5)
MSI MPG Z590 Gaming Plus - Benchmark (2)
MSI MPG Z590 Gaming Plus - Benchmark (4)
MSI MPG Z590 Gaming Plus - Benchmark (1)
MSI MPG Z590 Gaming Plus - Benchmark (3)
MSI MPG Z590 Gaming Plus - Benchmark (8)
MSI MPG Z590 Gaming Plus - Benchmark (16)
MSI MPG Z590 Gaming Plus - Benchmark (11)

測試平台

  • 處理器:Intel Core i9-11900K
  • 記憶體:Crucial Ballistix Elite DDR4-4000 16GB Kit(2 x 8GB)
  • 顯示卡:ASUS TUF Gaming GeForce RTX 3080 OC Edition
  • 系統碟:GIGABYTE AORUS NVMe Gen4 SSD 1TB
  • 作業系統:Microsoft Windows 10 Pro 64bit(20H2)

MPG Z590 Gaming Plus 和上一代的 MPG Z490 Gaming Plus 相較,雖然說價格無可避免的調漲,但是設計配置與用料堆疊也有所提升,成本漲在哪多少能感受到。和相同價位的對手相較,其供電、音效等配置具有不等程度的吸引力,因此對於遊戲等一般用途需求,它很適合擺入首選清單內,

小米 Poco X3 Pro 四鏡 4800 萬像素相機測試

0

小米Poco X3 Pro 設 4800 萬像素 f/1.79 光圈主鏡頭 + 800 萬像素 f/2.2 119 度超廣角鏡頭 + 200 萬像素 f/2.4 微距鏡頭 + 200 萬像素景深鏡頭主相機。主鏡頭最高支援 X10 數碼變焦,拍攝表現飄忽,在日光下有時會輸出偏灰,有時又會亮度十足,不過相片的細緻度相當唔錯,拍攝出前一丁的環保袋紋理清晰可見。但主鏡火力全開拍攝 4800 萬像素相片,效果較為鬆散。

超廣角鏡有不錯的細緻度與動態範圍表現,只是像素較低,放大會看到不少噪點。微距鏡只有 200 萬像素,但放大都看清晰看到物件的細節部份。景深鏡頭配合主攝鏡,可使用人像模式拍攝不同的特別光效。

小米 Redmi Note 10S 有提供 3.5mm 耳機孔嗎?

很多品牌的手機都已經拿掉了手機上的 3.5mm,大家都只能使用藍牙耳機,或 USB-C 轉接線,但很明顯後者並不受市場歡迎,那麼這次的 小米 Redmi Note 10S 有沒有 3.5mm 耳機孔呢?

答案是:有的。 小米 Redmi Note 10S 是有 3.5mm 耳機孔的手機。

硬件規格方面,小米 Redmi Note 10S 將搭載 6.43 吋AMOLED 屏幕,並採用 MTK Helio G95 處理器,配以6GB RAM+64GB 儲存空間,並採用 5000mAh 電池,另支援33W 快充。

小米 Redmi Note 10S 的前置自拍單鏡頭有1300萬像素,至於背後採用四鏡頭,主鏡頭是4800 萬像素,並配合6,400萬像素廣角主鏡頭,800萬像素超廣角鏡頭,200萬像素微距鏡頭,200萬像素景深鏡頭,最多支援雙SIM 卡設計,並預載 Android 11系統。小米Redmi Note 10S手機尺寸則是160.46mm x 74.5mm x 8.29mm,重量達 178.8g,並擁有灰色、白色、藍色兩種顏色。更多其他功能包括:Hi-Res Audio 認證,3.5mm耳機插孔。

小米 Redmi Note 10S 發佈: $1,499 的 4800 萬像素手機

小米 Redmi Note 10 5G 香港公開:三鏡頭、800萬像素賣 $1,599

$1,599 的 小米 Redmi Note 10 5G 作為 小米 最近推出的一部 6.5吋 90Hz AdaptiveSync 屏幕手機。它採用 MTK 天璣 700 處理器及 6 GB RAM。至於後置三鏡頭則是 4800 萬像素與 4,800萬像素廣角主鏡頭,200萬像素微距鏡頭,200萬像素景深鏡頭,前置鏡頭為 800萬萬像素。

採用 MTK 天璣 700 處理器,的 小米 Redmi Note 10 5G配備 6.5吋 90Hz AdaptiveSync 屏幕,和 6GB RAM+128GB 儲存空間,擁有 5000BAh電池。它更支援 18W 充電、體積是161.81mm x 75.34mm 8.92mm,配有灰色、銀色、藍色、綠色並支援 microSD 卡。

預載 Android 11系統的 小米 Redmi Note 10 5G ,前置自拍單鏡頭有800萬像素,至於背後採用三鏡頭,主鏡頭是 4800 萬像素,並配合4,800萬像素廣角主鏡頭,200萬像素微距鏡頭,200萬像素景深鏡頭,最多支援 雙 SIM 卡設計。小米 Redmi Note 10 5G手機尺寸則是161.81mm x 75.34mm 8.92mm,重量達 190g,並擁有灰色、銀色、藍色、綠色兩種顏色。更多其他功能包括:Hi-Res Audio 認證,3.5mm耳機插孔。

小米 Redmi Note 10 5G 硬件規格
螢幕尺寸:6.5吋 90Hz AdaptiveSync
體積:161.81mm x 75.34mm 8.92mm
重量:190g
處理器:MTK天璣 700
系統:Android 11
主相機:4800 萬萬像素
其餘相機鏡頭:4,800萬像素廣角主鏡頭,200萬像素微距鏡頭,200萬像素景深鏡頭
前置相機:800萬像素
電池:5000mAh
充電:18W
無線充電:不支援
支援網絡:5G
SIM 卡 (單/雙):雙
防跌:不支援
防水:不支援
4G / 5G:5G
NFC:支援
WiFi 6:不支援
3.5mm 耳機:有
售價:$1,599

Sony Xperia 10 III 的 S690 跑分及使用時間測試

0

Sony Xperia 10 III 運行 Android 11 系統,操作介面像原生 Android 系統,並不支援大部份 Android 機支援的應用雙開或安全資料夾等功能,並不能一部機變兩部機用。系統加入側面操作介面,可輕點兩下螢幕邊緣部份,啟動介面即使點選常用 Apps 或啟動單手模式與多視窗模式。後者亦可在主頁面當眼處看到應用圖示,一按就可點選兩個 Apps,並利用螢幕上下分割,同時使用這兩個 Apps。

跑分成績中上,使用時間 5G 機中最強

Sony Xperia 10 III 規格為 Snapdragon 690 CPU、6GB RAM 與 128GB ROM。Antutu 跑分 346,953 分,都屬中階 Android 機效能。Sony Xperia 10 III 另一最大賣點是 4500 mAg 特大容量電池,運行 PCMark 2.0 使用時間,成績達到 19 小時 6 分鐘,是現今 5G 機中最強。

詳細評測:【開箱評測】Sony Xperia 10 III 手機:最強使用時間 5G 機

小米 Redmi Note 10S 香港發佈: $1,499 的 4800 萬像素手機

等了這麼久,小米 Redmi Note 10S 終於公佈推出市場。這次的賣點主要是不支援並擁有 6.43 吋AMOLED 屏幕再配合 MTK Helio G95 處理器,並把定價放在 $1,499。

6.43 吋AMOLED 屏幕下的 小米 Redmi Note 10S選用 MTK Helio G95 處理器,搭配6GB RAM+64GB 儲存空間組合,並採用 5000mAh 電池,另支援33W 快充。

小米 Redmi Note 10S 手機尺寸則是 160.46mm x 74.5mm x 8.29mm,重量達 178.8g,並擁有灰色、白色、藍色兩種顏色。預載 Android 11系統的 小米 Redmi Note 10S ,前置自拍單鏡頭有1300萬像素,至於背後採用四鏡頭,主鏡頭是4800 萬像素,並配合6,400萬像素廣角主鏡頭,800萬像素超廣角鏡頭,200萬像素微距鏡頭,200萬像素景深鏡頭,最多支援雙SIM 卡設計。更多其他功能包括:Hi-Res Audio 認證,3.5mm耳機插孔。

小米 Redmi Note 10S 硬件規格
螢幕尺寸:6.43 吋AMOLED
體積:160.46mm x 74.5mm x 8.29mm
重量:178.8g
處理器:MTKHelio G95
系統:Android 11
主相機:4800 萬萬像素
其餘相機鏡頭:6,400萬像素廣角主鏡頭,800萬像素超廣角鏡頭,200萬像素微距鏡頭,200萬像素景深鏡頭
前置相機:1300萬像素
電池:5000mAh
充電:33W
無線充電:不支援
支援網絡:5G
SIM 卡 (單/雙):雙
防跌:不支援
防水:不支援
4G / 5G:5G
NFC:支援
WiFi 6:不支援
3.5mm 耳機:有
售價:$1,499

Sony Xperia 10 III 三鏡相機測試

0

Sony Xperia 10 III 三鏡相機由 1200 廣角 f/1.8 鏡頭、800 萬像素 f/2.2 超廣角鏡頭、800 萬像素 f/2.4 兩倍遠攝鏡頭組成,有實用度高的拍攝規格。感光元件面積,最大都是 1/2.8″ 的廣角鏡頭,超廣角與遠攝,只用 1/4″ 感光元件,可預期拍攝質素在低光時現表不會很好。

廣角鏡可拍攝清晰,而雜訊極少的相片,相片的細緻度亦有一定水準,如拍攝門鎖,鎖上的鏽漬亦可真實呈現,色彩自然而白平衡準確。

超廣角鏡有紫邊問題

超廣角鏡是 Sony Xperia 10 III 較弱的一環,即使日光下拍攝,影像都會鬆散,色彩飽和度亦不太高,而且亦有紫邊問題。

數碼變焦效果不過不失

2 倍遠攝鏡最高支援 10X 數碼變焦,日光下都可以輸出清晰度高更色彩自然的相片,效果不過不失。

詳細評測:【開箱評測】Sony Xperia 10 III 手機:最強使用時間 5G 機

小米 11 lite 5G 跑分及使用時間測試

0

小米 11 lite 5G 搭配 Qualcomm 最新 Snapdragon 780 CPU、6GB RAMM、128GB ROM 及支援 WiFi 6 等,Antutu 跑分達到 526323 分,效能可媲美去年應用 Snapdargon 865 的旗艦手機。使用時間在 PCMark 2.0 測試結果是 13 小時 31 分鐘,在 5G 手機中的使用時間,屬於中上成績。

詳細評測:【開箱評測】小米 11 lite 5G 手機:如果外型不像 iPhone XR 會更好

【開箱】ROG Strix LC II 360 ARGB

一體式水冷已經漸漸成為大家裝電腦的首要散熱選擇,而百花齊放的市場裡面,Asetek 這個代工品牌儼然成為大家最主要的標的。

ASUS 在一體式水冷產品線中擁有 TUF Gaming LC 系列、ROG Strix LC 系列,以及最高階的 ROG 系列;ROG 系列裡面有 RYUJIN 和 RYUO 產品線。

今天,我們要看的是 ROG Strix LC II ARGB 系列。

ROG Strix LC II ARGB 系列提供 120、240 以及 360 等 3 種選擇;120 代表使用 1 顆 120 風扇、240 代表著使用 2 顆 120 風扇、360 代表著 3 顆 120mm 風扇,另外也有 140mm 風扇的 280 版本。

除了 ROG Strix LC II ARGB 系列,ASUS 也有推出不帶 ARGB 燈光風扇的 ROG Strix II LC II 系列一體式水冷。

120mm 風扇的轉速最高為 2,500 RPM,靜壓力為 5.0mmH2O,風壓為 80.95CFM, 噪音為 37.6 dB(A),以一顆用在一體式水冷扇的 ARGB PWM 風扇來說,這樣的規格算是相當不錯的。

6 年保固的 ROG Strix LC II 360 ARGB 一體式水冷採用的是 Asetek Gen 7 的方案,在 Asetek 內部代號為 Sigrid。瑪法轉述最好為 3600 RPM,但啟動條件是溫度達到 60 度以上,而一般條件下的轉速最高為 2,800 RPM。

同為 Asetek Gen 7 方案的 NZXT Kraken X73 相同,但兩者除了風扇規格有所不同外,在管子的長度上也有差異;ROG Strix LC II ARGB 版本為 380mm,而 NZXT Kraken X 系列為 400mm。

管子的長度對於安裝電腦時會有一定影響,太長或太短都不好,但要保有一定的空間,這主要是品牌沒有辦法預期使用者使用的機殼空間大小。

ROG Strix LC II 一體式水冷支援 AMD 平台的 AM4 和 TR4,以及 Intel 平台的 LGA 115x、1200、1366、2011、2011-3 以及 2066 等,至於接下來的 LGA 1700 可能需要新的扣具才能支援。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 ROG Strix LC II 360 ARGB 搭配 Intel Core i9-11900KF 的實際表現。

就 ROG Strix LC II 360 ARGB 來說,想要在一般正常使用條件壓制 Intel Core i9-11900KF 這顆 8 核心 16 執行緒的 Intel 第 11 代 Core 處理器並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只是預設條件下的風扇轉速在開放式測試條件下,略顯吵鬧,但固定在一般機殼內應該就不會有這樣的煩惱。

效能以外,ASUS 的 ROG Strix LC II ARGB 系列的重點應該就是完整支援 AURA Sync;也就是說,使用者可以透過 Armoury Crate 就能控制 ROG Strix LC II ARGB 的燈光效果表現。

相較於擁有 OLED 面板的 ROG RYUO 和 ROG RYUJIN II,只有 ARGB 燈光效果的 ROG Strix LC II ARGB 系列要低調許多,但「效能」是它所主打的賣點,因此使用 Asetek 最新的 Gen 7 方案當然不為過。雖然沒有 OLED 面板,但 ROG Strix LC II ARGB 系列的冷頭上有導入與 RYUO 和 RYUJIN II 相同的 NCVM 製程(Non Conductive Vacuum Metalization),中文稱為真空電鍍。

基本上,擁有 6 年保固的 ROG Strix LC II ARGB 系列的一體式水冷沒有什麼需要挑剔,但如果風扇上的四個角落可以設置防震墊,勢必會大大提升這組一體式水冷的表現。

此外,附贈的 1 對 4 ARGB 擴充線也許能附上保護蓋,畢竟風扇只有 3 顆的情況下,1 對 4 似乎多了一個金屬接點可能會不小心與機殼碰觸而導致短路的情況發生。當然,瑕不掩瑜的形容詞可以用在 ROG Strix LC II ARGB 系列上,如果近期在考慮一體式水冷,且使用的是 ASUS 主機板,那麼這組一體式水冷勢必可以列在首前二的選項裡面。

WiFi 上網不順?查詢 Router Channel 或可變快

0

舉凡影音娛樂、學習教育和工作生產,現代生活幾乎脫離不了網路的輔助,並且大部分使用者會經由家用或公共 WiFi 網路進行連線。然而你是否經常遭遇 WiFi 上網不順,訊號強,但速度慢的情況?

不僅打開網頁緩慢,甚至影片頻繁緩衝,音樂也斷斷續續。這時候先別怪罪無線路由器,很可能只是訊號「打架」,學會如何調整就有機會大幅改善。

2.4GHz 超擁擠,5GHz 也要慎選降干擾

目前絕大多數使用者仍透過 2.4GHz 頻段來進行 WiFi 上網,但你可能不知道這條上網的「道路」其實已經相當擁擠。在 2.4GHz 標準規範下提供最多 14 個頻道,當環境周遭佈滿無線路由器時,就無可避免地發生使用頻道重疊的狀況,這時候就容易出現訊號干擾或網速受影響。

此外,2.4GHz 頻段也被其他許多訊號源所使用,例如藍牙喇叭、無線鍵盤 / 滑鼠,甚至是無線電話等裝置也加入占用行列。因此解決 WiFi 上網緩慢的問題,首先我們要檢視環境中是否存在干擾源,並進一步查看是否在使用頻道部分與其他無線路由器發生重疊。

圖片來源: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WLAN_channels
圖片來源: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WLAN_channels

查看周遭的 WiFi 訊情況

無論你在 Andorid 或 iOS,都可以選擇下載「WiFi Analyzer」來探測附近的 WiFi Router 到底佔用什的頻道。例如我們在這裡可以看到在 2.4GHz 頻道已經被佔滿了,而 5GHz 那邊的效果則還有空出來的地方。

通過這些 Apps,你也可以看到訊號強度。當訊號強的話,它的波幅會高一些,如果訊號差一點的話,波幅會低一些。即使頻道很擁擠,也可以選擇一些波幅低的空間,這樣就可以讓自己訊號強一些。

善用小工具,輔助選擇最佳頻道

當你知道周遭的 WiFi 訊號後,可以進入自己的 WiFi Router 設定,選擇 2.4GHz 與 5GHz 的 Channel 來避開擁擠位置。例如我們使用這個 orbi 無線路由器管理頁面,可以看到 Wireless Settings 裡可以選擇 2.4GHz 與 5GHz 使用什麼 Channel。例如這裡在 2.4GHz 就使用 Channel 8,5GHz 則使用 Channel 48。

你做好這些選擇,便可以令 WiFi 訊號在 2.4GHz 與 5GHZ 傳輸更好,更暢順,你的上網速度也自然更快了!

【詳解】WiFi 6e 有甚麼分別?新增 6GHz 頻段作用是…?

之前小編就為大家解析,到底甚麼是 WiFi 6。問題又來了,剛了解完 WiFi 6 是甚麼,上網見到 2021 最新的網絡制式是 WiFi 6e,相比 WiFi 6 多個「e」,到底是甚麼一回事呢?同 WiFi 6 又有甚麼分別?下文立即為大家揭曉。

WiFi 6e 跟 WiFi 6 有甚麼分別?

WiFi 6e 的標準跟 WiFi 6 相同,但頻譜範圍會相比 WiFi 6 更大。而 WiFi 6e 跟 WiFi 6 最大的分別,在於 WiFi 6e 相比 WiFi 6 多了個頻段,除了我們常見的 2.4GHz 以及 5GHz 之外,還新增了 6GHz 頻段,提供高達 1200 MHz 的附加頻譜,通過 14 個額外的 80MHz 通道和 7 個額外的 160MHz 通道在 6GHz 頻段上運行,提供更高的容量,帶來更大的頻寬,同時亦能有更快的速度及更低的延遲。

更重要的是,6GHz 頻段沒有重疊或干擾,不會向下兼容,即是說僅限支持 WiFi 6e 的設備使用,這樣可以解決 WiFi 擁擠造成的困擾,並能大幅降低網絡延遲的情況。

為甚麼要新增 6GHz 頻段?

新增 6GHz 頻段最主要原因,在於現今我們生活都需要連接大量設備,例如手機、平板、智能家居等等,特別是在大型公眾場所,如商場、學校等等,現有的 2.4GHz 以及 5GHz 頻段已相當擠擁,因此新增了 6GHz 的頻段,與 2.4GHz、5GHz 一起收發數據,提供更高的 WiFi 流量需求,亦能連接更多的無線設備。

原理就好像一條馬路,只有一架車行走,當然可以走得相當順暢,但當很多車同時行走,就容易會出現「塞車」情況。而新增了 6GHz 頻段,就可理解成將這條馬路擴闊,降低馬路的負擔,讓車行走的速度可以保持順暢。

WiFi 6e 有沒有缺點呢?

相比起 WiFi 6,WiFi 6e 主要的分別是多了一個 6GHz 的頻段,然而我們可以參考一下 2.4GHz 跟 5GHz 的特性,就是 2.4GHz 射程遠,但慢速,而 5GHz 則速度快,但射程短。而從這個概念中我們可以知道,使用 6GHz 變相射程會比起 5GHz 更短,但速度就會更快,而且不會重疊受干擾。

5G 街檔儲值卡,終於有!「鴨聊佳」年卡夠你用嗎?

隨著 5G 嘅出現,好多人都想買張 5G SIM Card 玩下,但早前一直都係得上台月費先可以用到 5G,直到依家用 CMHK 網絡嘅「鴨聊佳」終於都升級,將本身嘅 4G 儲值卡變身做 5G 儲值卡,想用 5G 嘅朋友不妨可以試一試。

今次升級嘅 5G 儲值卡有 3 張,分別係:
鴨聊佳↷CMHK $150 18GB 中國及香港儲值年卡
鴨聊佳↷CMHK $60 6GB 中國及香港儲值 15日卡
鴨聊佳↷CMHK $140 12GB 大中國儲值年卡

由即日起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這三張卡都可以免費升級做 5G 全速。未啟用或者已經啟用的電話卡會自己升級做 5G、舊貨或未見自動升級可以手動升級。手機撥打 *104*01# 打出 即可享用中港 5G 服務。

鴨聊佳 上網 SIM 卡

品牌 (點擊看評測)使用時間數量用量4G / 5G通話分鐘售價
鴨聊佳 18GB 5G 年卡一年6GB5G2000$180
鴨聊佳 5GB 年卡一年5GB4G2000$40
鴨聊佳 10GB 年卡一年10GB4G2000$45
鴨聊佳 30GB 年卡一年30GB4G2000$70
鴨聊佳 50GB 年卡一年50GB4G2000$100
鴨聊佳 70GB 年卡一年70GB4G2000$120

如果想睇無限上網月卡推介,可以去:香港最平 ∞GB 無限上網最抵「月」電話儲值卡大整理

鴨聊佳 5G 全速,速度約 300Mbps

鴨聊佳 作為一張 5G 全速 最高速度的 年卡,我地速度測試一共進行了 7 次,測試速度效果以儲值卡來說合理,平均下載均約 311.5Mbps,在 268Mbps 至 355Mbps 之間,上載維持在 36.7Mbps 至 111Mbps 速度。

【評價】5G 鴨聊佳↷CMHK $150 18GB 中國及香港年卡,速度有 300Mbps,1GB=$8.3

儲值卡市場,有很多不同的 SIM Card 公司,其中一家便是 鴨聊佳 ,它們的包裝封面也有一定特色, 鴨聊佳 使用的網絡商是 CMHK 。他們一直以來都有推出唔同面額的儲值卡。今日同大家評測的是 鴨聊佳 $150 的 18GB 版本。看看在香港使用的速度、價錢等如何。

今次這張卡最特別的是封面表示 4G 「中國內地及香港儲值年卡」,$218 提供 15GB 4G 全速年卡,但鴨聊佳最近有更新,由即日起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開卡都可以免費升級做 5G 全速,並會送 3GB,即共有 18GB 5G 數據。未啟用或者已經啟用的電話卡會自己升級做 5G、舊貨或未見自動升級可以手動升級。手機撥打 *104*01# 打出 即可享用中港 5G 服務。

鴨聊佳 上網 SIM 卡

品牌 (點擊看評測)使用時間數量用量4G / 5G通話分鐘售價
鴨聊佳 18GB 5G 年卡一年6GB5G2000$180
鴨聊佳 5GB 年卡一年5GB4G2000$40
鴨聊佳 10GB 年卡一年10GB4G2000$45
鴨聊佳 30GB 年卡一年30GB4G2000$70
鴨聊佳 50GB 年卡一年50GB4G2000$100
鴨聊佳 70GB 年卡一年70GB4G2000$120

如果想睇無限上網月卡推介,可以去:香港最平 ∞GB 無限上網最抵「月」電話儲值卡大整理

鴨聊佳 5G 使用 CMHK 網絡、有效期 365日

鴨聊佳 市場售價 $150 的 18GB 月卡,原價為 $218,採即插即用方式,包 2000 語音通話分鐘 18GB 數據,採用 CMHK 5G 網絡,最高速度 5G 全速。無限數據此卡是沒有 的。以 2021年 6月購買日為例,有效期間為 365 日。啟用日期為至 2022年 12月 31日(具體請留意包裝後說明)。

包裝面值:$218
市場售價:$150
即插即用:是
數據量:18GB
最高速度:5G 全速
無限數據:沒有
語音通話:2000
網絡供應商:CMHK
有效期:365日
數據分享:不可以
一日定義:00:00 – 23:59

日間:4G 速度測試最高達 131 Mbps

我們剛剛開卡時,可以見到 SIM Card 仍然是 4G+ 訊號,進行速度測試是 131Mbps 下載及 55.6 上載,但當我們手機撥打 *104*01# 打出後,便收到一個確認升級 5G 服務的短訊。

鴨聊佳 18GB 5G 卡,每 1GB = $8.3

我們以每 1GB 計算價錢的話,鴨聊佳 這張的平均每 1GB 價值是 $8.3。如果你在使用儲值卡後,想保留鴨聊佳 的號碼,答案係可以的,最平費用是 $50。

「*104*1#」申請 5G 數據服務
「*102*1#」取消 5G 數據服務
「*101*1#」:查詢香港未用數據
「*101*2#」:查詢漫遊未用數據
「*109#」:查餘額及到期日

日間:5G 速度測試最高達 311.5Mbps

鴨聊佳 作為一張 5G 全速 最高速度的 年卡,速度測試一共進行了 7 次,測試速度效果以儲值卡來說合理,平均下載均約 311.5Mbps,在 268Mbps 至 355Mbps 之間,上載維持在 36.7Mbps 至 111Mbps 速度。

爆 plan 後:速度測試無法使用

當你用盡數據後,鴨聊佳 SIM Card 係無法使用,所以當我地再進行速度測試,結果係下載 0Mbps,上載 0Mbps。

查詢:anlanderWhatsApp 查詢
更多儲值卡評測請即睇:SIM Card 大全
有關 5G SIM Card:【評測/比較】香港 5G「年卡」電話 SIM

如果你想知道自已的上網速度快與慢,可以前往 Techritual.com 與 SpeedTest 聯合的「香港網速測試 SpeedTest HK」進行測速。

【開箱】Seagate One Touch SSD

One Touch SSD 針對普羅大眾設計,質感良好、容易攜帶、簡單易用作為主要訴求。

Seagate 外接固態硬碟產品策略頗為有趣,雖然搶進 USB 3.2 Gen 2×2、Thunderbolt 3 議題,主流產品線卻停留在 USB 3.2 Gen 1 規格。直到現在所要介紹這新款 One Touch SSD 登場,才終於轉進已經普及的 USB 3.2 Gen 2 世代,這步調有點讓人摸不透。

經過大改款的 One Touch SSD,規格標示尺寸 10.6 x 70 x 50 mm、重約 74g,個頭和舊版沒有太大的差異。Seagate 延續先前的織紋布料設計風格,但是針對材料用量與位置做了調整,織紋處理移到兩側縮小了佔比,而塑料外殼的上蓋改以鋁合金材質來裝飾。

最近幾年 3C 產品流行結合織紋布料,對於可以塞進包包、口袋隨時帶著走的產品而言,磨擦損耗情況也該有所考量,樂見 One Touch SSD 調整了使用佔比。此舉並未改變多樣色彩這賣點,那鋁合金裝飾板仍然經過黑、灰、藍色處理,讓使用者依照喜好來選購,像我們借來的樣品是藍色版本。

依然小巧輕便的 One Touch SSD,可提供使用體驗獲得全面性提升,規格標示最高速度達 1,030MB/s,內部的設計方案必然大不同。推測可能換用 PCIe NVMe 之類製品來實現這速度,只是我們不便將它開膛剖肚仔細瞧個究竟,畢竟外殼可能難以回覆原貌,所以暫且留下一個謎。

連帶改變的包含換用 USB Type-C 介面配置,唯一的存取狀態燈號就位在一旁,配件內提供 Type-C to Type-C、Type-C to Type-A 傳輸線各 1 條,如果都是白色那會更有一致感。至於產品容量選擇,目前有 500GB、1TB、2TB 等 3 種,市場參考價格依序為 2,588 元、4,588 元、8,888 元。

為達成 Windows、Apple、Android 跨平台相容性,出廠預設採用 exFAT 檔案系統格式化,只預載前導程式讓使用者選擇要下載的項目。電腦版附加軟體為 Toolkit,內建 Sync Plus 功能提供像 Windows 的文件、圖片等個人目錄,或者自訂目錄進行自動排程備份,而 Android 裝置也有 App 可以利用。

另外還能下載 Mylio Create,這項第三方服務是能協助彙整影音檔,便於瀏覽管理、進行編輯。Seagate 提供一年期訂閱,可支援 4 台電腦(其餘裝置不受限)、50,000 張照片,進行跨電腦同步作業。而 One Touch SSD 除了 3 年有限保固,也包含 Seagate 資料救援服務,讓儲存內容安全無虞。

Seagate 送測樣品是 2TB 容量版本,型號又為 STKG2000402,我們維持出廠預設的 exFAT 檔案系統格式,進行以下性能實測體驗。另外有一點寫在開始之前,One Touch SSD 經連續測試使用下來,其外殼與工具軟體偵測所得溫度,是不會讓人感到過於熱情、燙手。

實測最高存取速度約讀取 996.11MB/s、寫入 986.51MB/s,是在 ATTO Disk Benchmark 佇列深度 16 時達成,隨著測試平台的不同還有機會再拉高,因此這基本表現可視為達標。PCMark 10 Data Drive Benchmark 測試則獲得 550 評分、90.97MB/s 頻寬,這般表現只能說普通、應該要能更好,看日後的韌體更新是否能有所改善。

Seagate One Touch SSD - Benchmark (1)
Seagate One Touch SSD - Benchmark (2)
Seagate One Touch SSD - Benchmark (7)
Seagate One Touch SSD - Benchmark (6)
Seagate One Touch SSD - Benchmark (8)
Seagate One Touch SSD - Benchmark (9)
Seagate One Touch SSD - Benchmark (1)
Seagate One Touch SSD - Benchmark (2)
Seagate One Touch SSD - Benchmark (7)
Seagate One Touch SSD - Benchmark (6)
Seagate One Touch SSD - Benchmark (8)
Seagate One Touch SSD - Benchmark (9)

測試平台

  • 處理器:Intel Core i5-11600K
  • 主機板:ASUS ROG Maximus XIII Apex
  • 顯示卡:EVGA GeForce GTX 1660 XC Gaming
  • 系統碟:Western Digital WD_Black SN750 1TB
  • 作業系統:Microsoft Windows 10 Pro 64bit(20H2)

透過 FastCopy 進行真實檔案傳輸試驗,會發現 One Touch SSD 寫入速度不怎麼快,因此另外查探 SLC Cache 設定策略。在 AIDA64 Disk Benchmark 線性寫入測試裡,其 SLC Cache 加速作用範圍僅約 3.3GB,速度倒是趨近理想的 93xMB/s,當飽和截止之後降至 71xMB/s 附近。由於全程跑完太耗時間,所以我們選擇放生……

就這簡短測試結果回過頭來進行驗證,另外加入容量較小的單一檔案當比較組,測得讀取 1,046MB/s、寫入 834.4MB/s 相對令人滿意許多。換言之,One Touch SSD 不適合連續大量資料寫入,而前面 PCMark 10 測試結果也意味,同時讀與寫這樣較重 / 複雜的應用也不適宜。

單一:檔案容量約等 9.95GB。零散:檔案容量約等 10.32GB、共 11,751 個檔案。SLC Cache 試驗:單一檔案容量約等 1.41GB。

One Touch SSD 畢竟不是掛著 FireCuda 系列招牌,它很明確並非高性能導向產品,主要訴求在於簡單易用適合多數人、跨平台支援性,所以這性能表現倒也算是在合理範圍內。我們樂見 Seagate 未來能增加安全性功能(One Touch HDD 反而有提供……),哪怕只是以密碼鎖來限制存取權限也好,讓使用者可以更放心地儲存隱私資料、隨時帶出門。

【開箱評測】小米 11 lite 5G 手機:如果外型不像 iPhone XR 會更好

小米今年推出特多機款,規格與外型看似倒模,不過較少人留意及官方宣傳的小米 11 lite 5G,定價 HK$2,799 卻有全新 Snapdragon 780 CPU,說不定是機海中的滄海選珠。

小米 11 lite 5G 硬件規格

螢幕尺寸:6.55 吋 2400 x 1080 解像度
機身體積:160.53 x 75.73 x 6.81mm
重量:158g
處理器:Snapdragon 780
儲存空間:6GB RAM/128GB
系統:Android 11
主相機:6400 萬像素 f/1.79 光圈廣角鏡頭、800 萬像素 f/2.2 光圈 119 度超廣角鏡頭、500 萬像素 f/2.4 光圈 50mm 長焦微距鏡頭
前置相機:2000 萬像素 f/2.24 光圈鏡頭
電池容量:4250 mAh
防水:無
無線充電:無
5G:有,5G + 4G 雙咭雙待
NFC:有
WiFi 6:有
屏幕刷新率:90Hz
屏下鏡頭:無
其他:10bit 色域屏幕、藍牙 5.2、33W 有線充電
定價:HK$2,799

小米 11 lite 5G 應用 6.55 吋螢幕

外型似 iPhone XR,機身纖薄輕巧

小米 11 lite 5G 擺脫了小米中低價機萬年 6.67 吋螢幕尺寸,應用 6.55 吋螢幕。機身纖薄至 6.81mm,重量僅 158g,手感相當輕巧,不過手機的外型,像是向 2 年多前推出的 iPhone XR 作致敬。而且機框帶開關功能的指紋識別器,採用弧型側面設計,令用家放在褲袋使用時,經常誤作識別。

設紅外線發射器

機身纖薄至 6.81mm

小米 Mi 11 Lite 5G 有提供 3.5mm 耳機孔嗎?

很多品牌的手機都已經拿掉了手機上的 3.5mm,大家都只能使用藍牙耳機,或 USB-C 轉接線,但很明顯後者並不受市場歡迎,那麼這次的 小米 Mi 11 Lite 5G 有沒有 3.5mm 耳機孔呢?

答案是:沒有的。 小米 Mi 11 Lite 5G 是沒有 3.5mm 耳機孔的手機。

指紋識別器採用弧型側面設計,經常誤作識別

機背有點似 iPhone XR

小米 Mi 11 Lite 5G 支援 microSD 卡槽嗎?

手機有沒有 microSD 卡槽雖然不是主流的規格要求,但在手機來說是一件值得留意的事情,始終有些用戶對手機的儲存空間有一定要求,部份手機型號也不會推出超高記憶體版本,那麼 小米 Mi 11 Lite 5G 到底有沒有 microSD 卡槽呢?

如果你是對 microSD 記憶卡有重要想法的朋友,你要留意了。因為 小米 Mi 11 Lite 5G 支援 microSD 卡。

小米 Mi 11 Lite 5G 有無 NFC?支援 Google Pay 嗎?

現在的 Android 手機需要有 NFC 才能用到 Google Pay,那麼 小米 Mi 11 Lite 5G 有沒有這個很基本的功能呢?還是為了省成本刪掉了呢?根據規格表, 小米 Mi 11 Lite 5G 是支援這個功能的,它支援 NFC。支援 Google Play 與否就看不同地區的版本有沒有支援了。(【詳解】什麼是 NFC?同你講清楚原理、怎麼用!「八達通」、FeliCa、Suica 之別在何處

小米 Mi 11 Lite 5G 有「防水」能力嗎?

對於手機的防水功能,很多人覺得是多餘的,但當你手機不幸沾到水的時候,就會開始擔心機是否能夠防水不被影響了。那麼作為旗艦機的 小米 Mi 11 Lite 5G 在規格上又有沒有防水功能呢?什麼等級的防水能力呢?

小米 Mi 11 Lite 5G 是不支援 防水功能的,不過無論如何大家使用時還是要多加小心,不要真的放進水裡。(【詳解】什麼是 IP67 等級?手機防水防塵標準一次說明

系統保留小米機功能齊全作風

小米 11 lite 5G 與大部份小米手機一樣運行 MIUI 12 系統,操作功能如大部份小米手機,支援手動調整螢幕更新率、應用雙開、應用鎖、手機分身、企業模式及遊戲模式等。

效能與使用時間有驚喜

小米 11 lite 5G 搭配 Qualcomm 最新 Snapdragon 780 CPU、6GB RAMM、128GB ROM 及支援 WiFi 6 等,Antutu 跑分達到 526323 分,效能可媲美去年應用 Snapdargon 865 的旗艦手機。使用時間在 PCMark 2.0 測試結果是 13 小時 31 分鐘,在 5G 手機中的使用時間,屬於中上成績。

小米 Mi 11 Lite 5G 有沒有「無線充電」 Wireless Charge 呢?

小米 Mi 11 Lite 5G 既然沒有 3.5mm 耳機,那麼它會有旗艦機常見的「無線充電」 Wireless Charge 嗎?談到「無線充電」 Wireless Charge 雖然在旗艦手機已經很常見,而 小米 Mi 11 Lite 5G 也沒有提供。而且它為了遊戲方便,方便大家。(【詳解】什麼是無線充電?詳細了解各品牌手機無線充電

小米 11 Lite 5G 的 5G 網絡測試

小米 11 Lite 5G 嘅 WiFi 規格支援最新嘅 WiFi 6,手機網絡支援 5G NR ENDC 最多 LTE 4CA + 5GNR 5Band組合,我地隨意係尖沙咀科學館進行速度測試,使用中國移動香港測速達到 310Mbps,屬合理水平。SIM Card 槽方面採用雙 nano-SIM,支援頻段包括:

5G NR:n1/n3/n5/n7/n8/n20/n28/n38/n40/n41/n77/n78/n66
LTE FDD:1/2/3/4/5/7/8/12/13/17/20/28/32/66
LTE TDD:38/40/41
3G WCDMA:1/2/4/5/8
2G GSM:2/3/5/8

5G 月費計畫最低 $168

如果換小米 11 Lite 5G 之餘,又想升級去 5G 月費計畫,可以參考中國移動香港 CMHK 的 5G 月費計畫,當中有一個 $168 的計畫,簽訂 24個月,包括香港無限通話分鐘、10GB 5G 計畫,加 1Mbps 速度無限數據。此計畫在網店輸入「S500」優惠碼附送 $500 超市禮劵,再送 24個月 myTV SUPER App 基本版、免 1 個月月費、免 $18 行政費及免運費。其他計畫資料如下:

5G服務計畫
月費(24個月約)$198$298$398$498
本地數據30GB100GB200GB300GB
6400 萬三鏡相機規格都是像複製以往的手機

加入 6400 萬三鏡相機

小米 11 lite 5G 加入三鏡主相機,6400 萬像素 f/1.79 光圈廣角鏡頭、800 萬像素 f/2.2 光圈 119 度超廣角鏡頭、500 萬像素 f/2.4 光圈長焦微距鏡頭,規格都是像複製以往的手機。

在陰天試用小米 11 lite 5G 拍攝,廣角鏡相片依然可表達鮮艷的色彩,拍攝植物的細緻度亦十分出色,白平衡都接近現場環境,但室內拍攝大範圍畫面,就有點油畫化,解像度有點不足。

800 萬像素 f/2.2 光圈 119 度超廣角鏡頭影像扎實,邊緣位置沒有鬆散,這方面比小米 11 Ultra 更好,相片像刻意推高對比度,看起來更加立體。50mm 微距鏡頭表現一貫細緻,色彩亦跟廣角鏡同樣鮮艷,三鏡表現都在中高水平。

總結:外型無咁似 iPhone XR 評價更高

小米 11 lite 5G 是款希望擺脫中低價小米手機倒模設計的手機,手感纖薄輕巧,效能可媲美去年旗艦,是機海中的用心之作。如果設計不是回到了像 iPhone XR,小編會對這機評價更高。

Samsung A22 5G 公開:四鏡頭、MTK 天璣820 處理器、不支援防水

0

Samsung A22 5G 是一部 6.4吋 TFT 90Hz FHD+ 屏幕手機,採用 MTK 天璣820 處理器。配合 8GB RAM。挖孔式屏幕為 800萬萬像素。後置四鏡頭則是 4800 萬像素與 800 萬畫素超廣角鏡頭,200萬像素景深鏡頭。

擁有 5000mAh電池的 Samsung A22 5G 配備 6.4吋 TFT 90Hz FHD+ 屏幕,和 8GB RAM+64 / 128GB 儲存空間,採用 MTK 天璣820 處理器。它更支援 15W 充電、體積是167.2 x 76.4 x 9 mm,配有黑色、白色、紫色、綠色並支援 microSD 卡。

預載 Android 11系統的 Samsung A22 5G ,前置自拍單鏡頭有800萬像素,至於背後採用四鏡頭,主鏡頭是 4800 萬像素,並配合800 萬畫素超廣角鏡頭,200萬像素景深鏡頭,最多支援 雙 SIM 卡設計。Samsung A22 5G手機尺寸則是167.2 x 76.4 x 9 mm,重量達 203g,並擁有黑色、白色、紫色、綠色兩種顏色。更多其他功能包括:提供 Dolby ATMOS。

Samsung A22 5G 硬件規格
螢幕尺寸:6.4吋 TFT90Hz FHD+
體積:167.2 x 76.4 x 9 mm
重量:203g
處理器:MTK天璣820
系統:Android 11
主相機:4800 萬萬像素
其餘相機鏡頭:800 萬畫素超廣角鏡頭,200萬像素景深鏡頭
前置相機:800萬像素
電池:5000mAh
充電:15W
無線充電:不支援
支援網絡:5G
SIM 卡 (單/雙):雙
防跌:不支援
防水:不支援
4G / 5G:5G
NFC:不支援
WiFi 6:不支援
3.5mm 耳機:有
售價:199 英鎊

【開箱評測】Sony Xperia 10 III 手機:最強使用時間 5G 機

提起 Sony Xperia 手機,大家會想到什麼?機身防水、21:9 屏幕、日系設計等等。新推出的 Sony Xperia 10 III,用中等價錢,都可以完全體驗,大大提高同級手機中的競爭力。在今次測試,就可以留意它的優劣,入手前可作參考。

Sony Xperia 10 III 硬件規格

螢幕尺寸:6 吋 AMOLED (2520 x 1080)
機身體積:154 x 68 x 8.3 mm
重量:169g
處理器:Sanpdragon 690
儲存空間: 6GB/128GB
系統:Android 11
主相機: 1200 廣角 f/1.8 鏡頭、800 萬像素 f/2.2 超廣角鏡頭、800 萬像素 f/2.4 兩倍遠攝鏡頭
前置相機:800 萬像素
電池容量:4500 mAh
防水:有,IP68
無線充電:無
5G:有,5G + 4G 雙咭雙待
NFC:有
WiFi 6:無
屏幕刷新率:60Hz
其他:機側指紋識別、3.5mm
定價:HK$3,498

採用 6″ 21:9 比例 FHD+ 螢幕

左撇子不太適合

Sony Xperia 10 III 採用 6″ 21:9 比例 FHD+ 螢幕,機身修長可單手掌握與操作,但由於指紋識別器亦於機身右側,常用左手的用家,解鎖時就會不太順手。

設 800 萬像素前相機

指紋識別器亦於機身右側,常用左手的用家,解鎖時就會不太順手

今次測試的藍色版,機框與背面都採用粉藍色,配合簡潔的線條,保留了日系機的美學。機身還首次加入 Google 助手鍵與保留 3.5mm 插頭,SIM 咭槽亦可直接打開,並支援 Micro SD 卡擴充。

保留 3.5mm 插頭

SIM 咭槽亦可直接打開,並支援 Micro SD 卡擴充

機框與背面都採用粉藍色

系統接近原生 Android 系統

Sony Xperia 10 III 運行 Android 11 系統,操作介面像原生 Android 系統,並不支援大部份 Android 機支援的應用雙開或安全資料夾等功能,並不能一部機變兩部機用。系統加入側面操作介面,可輕點兩下螢幕邊緣部份,啟動介面即使點選常用 Apps 或啟動單手模式與多視窗模式。後者亦可在主頁面當眼處看到應用圖示,一按就可點選兩個 Apps,並利用螢幕上下分割,同時使用這兩個 Apps。

跑分成績中上,使用時間 5G 機中最強

Sony Xperia 10 III 規格為 Snapdragon 690 CPU、6GB RAM 與 128GB ROM。Antutu 跑分 346,953 分,都屬中階 Android 機效能。Sony Xperia 10 III 另一最大賣點是 4500 mAg 特大容量電池,運行 PCMark 2.0 使用時間,成績達到 19 小時 6 分鐘,是現今 5G 機中最強。

Sony Xperia 10 III 的 5G 網絡測試

Sony Xperia 10 III 的網絡支援 5G 與最高 WiFi 5,可同時連接 2.4GHz 及 5GHz WiFi 網絡,網絡連接相對穩定。

2G 頻段:850、900、1800、1900
3G 頻段:2100 (頻段 1)、1700 (頻段 4)、850 (頻段 5)、900 (頻段 8)
4G 頻段:1、3、4、5、7、8、20、28、38、39、40、41
5G 頻段:n1、n3、n7、n8、n28、n77、n78

在觀塘測試 5G,速度約 280Mbps

5G 月費計畫最低 $168

如果換 Sony Xperia 10 III 之餘,又想升級去 5G 月費計畫,可以參考中國移動香港 CMHK 的 5G 月費計畫,當中有一個 $168 的計畫,簽訂 24個月,包括香港無限通話分鐘、10GB 5G 計畫,加 1Mbps 速度無限數據。再送 $1,008 5G 手機奬賞、$600 購買兩項智能電子產品套裝、24個月 myTV SUPER App 基本版、免 1 個月月費、免 $18 行政費及免運費。其他計畫資料如下:

5G服務計畫
月費(24個月約)$168$198$298$398
本地數據10GB30GB100GB200GB

三鏡拍攝,都算實用

Sony Xperia 10 III 三鏡相機由 1200 廣角 f/1.8 鏡頭、800 萬像素 f/2.2 超廣角鏡頭、800 萬像素 f/2.4 兩倍遠攝鏡頭組成,有實用度高的拍攝規格。感光元件面積,最大都是 1/2.8″ 的廣角鏡頭,超廣角與遠攝,只用 1/4″ 感光元件,可預期拍攝質素在低光時現表不會很好。

廣角鏡可拍攝清晰,而雜訊極少的相片,相片的細緻度亦有一定水準,如拍攝門鎖,鎖上的鏽漬亦可真實呈現,色彩自然而白平衡準確。

超廣角鏡有紫邊問題

超廣角鏡是 Sony Xperia 10 III 較弱的一環,即使日光下拍攝,影像都會鬆散,色彩飽和度亦不太高,而且亦有紫邊問題。

數碼變焦效果不過不失

2 倍遠攝鏡最高支援 10X 數碼變焦,日光下都可以輸出清晰度高更色彩自然的相片,效果不過不失。

總結:系統較少功能,特長使用時間成優點

Sony Xperia 10 III 設計簡潔好看,但是系統對比大部份 Android 機較少功能,拍攝方面亦沒有令人驚喜地方,其使用時間特長,應是 Xperia 10 III 最大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