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Blog Page 233

【詳解】WiFi 與電磁波!2.4GHz 與 5GHz WiFi 的速度有多快?

生活在大城市,我們都會使用 WiFi。現在的 WiFi 路由器均支援 2.4GHz 與 5GHz 頻率,兩種不同的頻率有什麼差別,在使用上對我們有什麼影響?我們在選擇路由器時又需要知道什麼?今天我們來探討一下這個話題。

WiFi 是電磁波的一小部份

WiFi 屬於電磁波的一種,電磁波屬於「幅射」的一種,「幅射」又分成「游離幅射」與「非游離幅射」,而我們用到的 WiFi 便屬於後者「非游離幅射」的一小部份。雖然有「幅射」二字,但大家不用擔心,因為經歷了這麼多年,仍然沒有證據證明這些「非游離幅射」即「電磁波」會破壞生物細胞分子,對人體有害。

電磁波並不是只有一種形式出現在我們生活當中。從無線電,到電視訊號塔,4G / 5G 手機,WiFi Router,微波爐,紅外線,人造衞星的訊號,桌面枱電的燈光等全部都是電磁波。

Frequency 頻率 / Wavelength 波長

電磁波分兩個主要的名詞:Frequency 頻率,Wavelength 波長。要理解 Frequency 與 Wavelenght ,我們將它簡化成玩戰繩,當你細細力動一下,戰繩向上、向下再向上,兩個向上的距離就是「波長」Wavelength。若你將戰繩快速上下,那頻率就會愈高,而計算頻率我們會使用「Hz」這個單位。

電磁波的有一個特性,頻率愈高,波長愈短;波長愈長,頻率愈慢。頻率高低,影響有關的能量,頻率高能量大,可以傳輸的數據就更多,頻率低能量小,可以傳輸的數據就相對少了。

如果你要仔細分類的話,電磁波可以分為 ELF、SLF、ULF、VLF、LF、MF、HF、VHF、UHF、SHF 及 EHF、THF。它們按訊號強度與距離劃分。我們接下來討論的 WiFi 就屬於 UHF(Ultra High Frequency) 與 SHF(Super High Frequency)裡的一部份。

頻率少,距離遠;頻率高,距離短

我們日常使用的 WiFi 分兩種,一種是 2.4GHz,另一種是 5GHz。聽到 GHz,大家相信都明白 GHz 代表的是頻率,1GHz = 1,000,000,000Hz,2.4GHz 代表的便是 2,400,000,000Hz,5GHz 代表的便是 5,000,000,000Hz。

剛剛有講到,頻率(Hz)愈少,數據愈少,傳送距離則較長;相反,頻率(Hz)愈大,強度愈高,傳送距離則較短。因此,2.4GHz WiFi 的特性便是傳送距離較遠,數據量較低,即上網速度較慢,而 5GHz WiFi 則是傳送距離較短,數據量高,上網速度較快。

初代 WiFi 802.11 只有 2Mbps

那麼 2.4GHz 與 5Ghz 又分別多快呢?這就要看 WiFi 聯盟相關的 WiFi 標準。初代的 WiFi 在香港回歸的 1997 年出現,叫 802.11,採用 2.4GHz,頻寛只有 20MHz,速度僅僅是 2Mbps。兩年後,澳門回歸的 1999年,802.11a 與 802.11b 出現,2.4GHz 速度上升至 11Mbps,5GHz 也首次出現,速度為 54Mbps。

初代 iPhone / Android 手機支援 54Mbps

隨著 WiFi 的普及,沙士那年的 2003年 WiFi 聯盟推出 802.11g 標準,把 2.4GHz 的速度也提升至 54Mbps。雖然是 2003 年推出的標準,但標準訂立至發展有一段距離。2007 年 Apple 推出了第一部 iPhone,2008 年 Google 聯合 HTC 推出了的第 1 部 Android 手機 HTC Dream。兩款手機當時支援的 WiFi 標準就是 802.11g。無論你使用的是 2.4GHz 或 5GHz 都可以達到 54Mbps,而當時很多裝置在標示 WiFi 時都會寫支援 802.11a/b/g。

802.11n 令 2.4GHz 最快達 600Mbps

2009 年,香港主辦東亞運動會,當年 WiFi 聯盟推出全新的 802.11n 標準,開始與 CPU 設計相同的思路。一顆處理器無法加快速度,那就兩顆處理器。一條 WiFi 頻寛 20MHz 增加的速度有限,那就用兩條,把頻寛從 20MHz 增加至 40MHz,並採用雙頻技術,令頻寛 20MHz 本來已提昇至 72.2Mbps 的前題下,令 WiFi 的速度最高達 600Mbps。

WiFi 5 的 2.4GHz 與 5GHz 理論最高速度

802.11ac 令 5GHz 最快達 1.73Gbps

2013 年,WiFi 聯盟推出 802.11ac 分 Wave 1 與 Wave 2,它們直接把速度最高至 1.73Gbps,頻寛進一步增加 4 倍至最多 160MHz。不過,由於 802.11ac 是升級 5GHz 速度,並沒有提昇 2.4GHz 的速度,所以在 2.4GHz 頻率上仍然依靠 802.11n 標準提供,所以速度最多最多也只能達到600Mbps。

如果你已經多年沒有更換家中的 WiFi Router,那麼你家裡的應該是 802.11ac 即現在更名為 WiFi 5 的 WiFi Router。無論你家中使用的寛頻是 100Mbps、200Mbps、500Mbps 還是 1000Mbps。如果連接 2.4GHz WiFi,那麼你的上網速度最快也不過是 600Mbps。若你連接的是 5GHz,最高速度則是 1.73Gbps。

理論速度與現實速度差別

看到這裡,你或許有一個疑問。數字上這麼快,但我的手機連接 WiFi,從來都沒有看到達到這麼快的速度,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因為你的 WiFi Router 雖然頻寛支援 160Mhz,但你的手機並不支援呀!

iPhone 12 WiFi 5 連接最快才 866Mbps

我簡單的查了一下 Apple iPhone 11 與 iPhone 12 的 Wi-Fi 規格。雖然它們都標示支援 WiFi 5 或更新的 WiFi 6,但無論是 iPhone 11 或 iPhone 12 最大頻寛也只是 80MHz,在 WiFi 5 環境下,連接 2.4GHz 速度只能用到 20MHz,最高速度只有 195Mbps。

即使連接的是 5GHz,頻寛最大也只有 80MHz,最高速度只有 866Mbps,若使用的頻寛只有 40MHz,速度更只會有 300Mbps。這也是為什麼你在手機上使用 WiFi 並不會感受到 WiFi Router 標示的最高速度原因之一。

現實環境速度限制

除了這個原因,你在實際環境使用時沒法用到 WiFi Router 標示最高速度的原因還有以下幾個:

1. 其他 WiFi Router

除非你是一個人住在深山,否則,你的 WiFi Router 附近肯定會有別的 WiFi Router,那麼你在使用的頻寛,除了你,還會有其他人在使用。當大家都在使用相同的頻寛,頻寛就會塞車,那麼你的速度當然被影響。

2. 其他使用者

除了其他 WiFi Router 外,你自己的 WiFi Router 也不是你自己在使用吧!你的家人也會有手機,他們也會連接 WiFi,他們也在使用相同的頻寛,所以若有人大量下載,你的上網速度當然也會被影響。

3. 其他電器

手機外,其他的裝置例如電腦、平板、智能手錶,如果他們有打開 WiFi,就算你沒有使用,他們也會不時與 WiFi Router 溝通,同樣會佔用頻寛,也會影響你的上網速度。若你有使用智能家居產品,例如 Philips Hue 智能燈,Google Home,Apple HomePod 等等,他們也會影響你的 WiFi 速度。

4. 物質阻隔

除了頻寛爭奪外,電磁波無論是 2.4GHz 或 5GHz 都會被不同物質阻隔、吸收,所以你的家裡 WiFi Router 的位置,與你的位置都有影響。例如你人在廳,但隔了一幅厚厚的主力牆後先係尾房,那麼電磁波就會被主力牆與其他房的門隔等阻隔,訊號強弱與速度就會被影響。

因為以上的各項原因,你買了一個標示 AC1900 的路由器,配合你家中的 1,000Mbps 寛頻,並不代表你的手機 WiFi 連接可以達到 1.9Gbps 速度,你大概只能享受到 210Mbps – 1Gbps 的 WiFi 速度。

聽起來雖然有蠻大落差,但你別忘了!你的 WiFi 不僅僅是你在用,你的家人與其他電子產品都在使用,所以家裡的 WiFi 上網速度不夠快,除了可能因為 WiFi Router 太舊需要更換外,也跟你周邊的環境與連接數量有關。

WiFi 6 與 WiFi 6E 留待下期

如果你眼利的話,應該會發現,以上談論的 WiFi 標準,僅僅談到 WiFi 5,最新的 WiFi 6 與 2021 年開始出現的 WiFi 6E 並沒有說明。這些內容將會在下一回跟大家再分享。

5G 專題 | 5G 演唱會是如何鍊成的

早在 2019 年,日本就有 5G 演唱會的出現,當時是利用 5G WiFi 豐富歌者與現場觀眾互動,及後隨著疫情爆發及 5G 技術成熟,5G 演唱會逐步移師線上,並開始結合 VR 及其他先進技術,讓大家安在家中欣賞表演,革新視覺體驗。踏入 2021 年,就讓我們回顧一下 5G 演唱會是如何鍊成的。

日本 Docomo 是 5G 演唱會先驅

2019 年,Perfume 在橫濱演唱會中,與 Docomo 合作提供 5G 網絡技術,連接場內上萬個觀眾手上的LED 手環,同一時間,遠在東京澀谷觀看直播的歌迷也戴有 LED 手環,LED 的顏色會隨歌手動作而轉換顏色,打破地域限制,令演唱會結合一場互動的燈光 Show。

此外,橫濱會場的歌迷以手機連接會場 5G WiFi 後 ,也可參與 Perfume 的問答環節,手機會收到她們在舞台上寫下的訊息,一眾歌迷回答後,結果經極速統計就會在大螢幕上顯示出來。


5G 專題 | 由致力推動 5G 發展的中國移動香港贊助


台灣中華電信 兩地實時合唱

以上日本 5G 演唱會的應用,突顯了 5G 廣連結及低時延的特性,後來台灣的 5G 演唱會更上一層樓,結合更多科技元素如 VR、AR、XR 等,帶來更有趣的體驗。

2020 年 1 月,KKBOX 運用了中華電信的 5G 網絡,舉辦了一場幾乎零時延的演唱會,在台北小巨蛋舞台上的八三夭樂團,與身在台視內的玖壹壹異地同步獻唱了兩首歌曲。

另外,羅大佑「宜花東鹿」線上直播的演唱會中,也利用中華電信 5G 和 3D 多視角即時回放,以及 AR擴增實境等技術,配合 20 部 4K 攝影機 360 度環迴拍攝,令大家可以 5G 手機從不同角度觀賞,並可隨時切換 3D 視角或即時回放,而播放時,手機畫面會同時出現彩虹、太陽、火箭等 AR 動畫,配合歌曲主題,同時革新觀賞體驗。

2020 年 7 月畢書盡的出道 10 周年演唱會,是全台灣第一場 5G VR 付費演唱會,粉絲可安在家中配戴VR 眼,坐於演唱會現場的第一排位置,近距離以 4K 畫質欣賞表演,又或以一般上網裝置觀看。

至於台灣的 Yahoo TV 也憑藉 5G 與 AR 技術,讓身處不同地方的歌手藝人同台演出,而觀眾就可透過 5G 手機零時差在畫面上投放螢光棒、鮮花、錢幣、愛心等 AR 動畫。

高盛預測市場達 1,420億美元

據了解,製作一場 60 分鐘的 VR 演唱會,成本愈 200 萬港元,高於一般實體演唱會,似乎投資風險很高,不過高盛預測,至 2029 年期間全球付費音樂串流需求將持續增長,市場規模達 1,420 億美元,而 5G 就是箇中關鍵。

VPN 公司會追蹤你的瀏覽紀錄嗎?

很多人都建議大家使用 VPN 保護其私隱免受黑客,ISP 等侵害。但是,VPN 本身是否會收集您的瀏覽數據並將其出售給第三方?在使用以前,你需要知道以下這些重要的事。

重點是:你在使用 VPN 時需要對它有一定信任,相信它不會出賣你的資料,否則你還是相信你的 ISP,他們最少被香港的法例所限制,相較多不受法例限制又不可靠的人更安全。

推薦閱讀:【VPN 比較】2021 年推薦安全 VPN(免費/付費)供應商

使用 VPN 的主要賣點是保護你的私隱。它們可以防止來自惡意 Hacker 黑客的攻擊,阻止電訊商(ISP)窺視你的瀏覽內容,並將你的資訊屏蔽,降低被收集的可能。雖然這些功能都很好,但你仍然需要留意提供這些服務本身的對象,即 VPN 公司自己。

VPN 會代替你前往網站

VPN 嘅原理好簡單,就係當你上網時,將你的網絡線路改變,從你的電腦 / 電話前往網站那一段之間,加一個 VPN(即所謂的代理伺服器),然後將你的訊息在電腦 / 電話 <> VPN 那段加密(著番件衫),保護訊息不會被輕易查看。然後由 VPN 代表你前往網站伺服器,再回傳給你的電腦 / 電話。

VPN 的工作原理主要是為了解決遠距離取用電腦時的保安需求,特別是公司等等。在理論上,電訊商 ISP 只係知道你去 VPN 伺服器,而不知道你去左邊個網站或者討論區。要理解也都好簡單,只要望下面呢張圖就得,十分簡單清楚。

VPN 可以追蹤你…

由於 VPN 本身會代替你前往不同網站,而它們也會利用不同的 IP Address 與地區誘騙 NETFLIX 之類的串流影片服務。

在此過程中,VPN 有能力記錄所有流量,這實際上可以使他們全面了解用戶的使用瀏覽行為。雖然大部份 VPN 公司都不會這樣做(因此很多都註明採用零紀錄政策),但如果 VPN 公司真的秘密紀錄,那對你將會很危險。

VPN 間諜事件

VPN 間碟事件最曯目的是 2018 年的 Onvao Protect 事件。Facebook 發佈了一個 Onavo Protech App,表示它可以保護和加密用戶流量。但它實際上仍然從用戶那裡收集敏感信息,例如用戶瀏覽的網站、在手機上打開的 Apps。

雖然 Facebook 有在條款裡寫下來,但大家當然抨擊,而 Facebook 將這些數據匯集至研究中,並協助 Facebook Ads 的推廣與肖售,並了解其他對手的數據。另外,Buzzfeed News 也有報導過 Sensor Analytics 也推出多款 VPN Apps 以收集用戶使用行為,並把有關數據轉移至他們的分析平台進行用戶行為分析等等。

VPN 的「零.紀錄」策略

因此,你選擇 VPN 的時候,一定要留意選擇採用「零.紀錄」策略的 VPN 服務供應商。除了要選擇採用「零.紀錄」策略的 VPN 外,在不同網站登入時也需要採用不同的密碼,否則,這也很損害你的安全性。

【開箱評測】Linksys 5G WiFi 蛋(FGHSAX1800-AH ):街頭速度測試,輕便但售價…

踏入 5G 世代,其下載速度極高與超低時延的特性,體驗已經接近家居寬頻,想大部份裝置,上網都可以咁快速?咁就要考慮入手一隻 5G WiFi 蛋。除了上回跟大家評測的 NETGEAR M5 外,我們最近也入手了 Linksys 5G WiFi 蛋 (FGHSAX1800-AH),今次就帶佢去銅鑼灣玩一轉,看看實際使用體驗會係點。

現時最輕巧的 5G WiFi 蛋

Linksys FGHSAX1800-AH 是現時市場上最輕巧的 5G WiFi 蛋,機身面積與一般手機接近,但亦可以一手掌握,放入袋內亳無壓力。Linksys 5G WiFi 蛋主要靠機面上的 LED 燈,了解電量及網絡接收等情況,機身側面設開關與 WPS 鍵,方便用戶連接。機背則預設的 SSID 名稱以及密碼,安裝 nano SIM 後開機,就可以立即連接使用。

主要靠機面上的 LED 燈,了解電量及網絡接收等情況

機身側面設開關與 WPS 鍵,方便用戶連接

以 USB-C 充電

機背則預設的 SSID 名稱以及密碼

網頁登入管理

Linksys 5G WiFi 蛋並不支援 Apps 管理,用家需要連接 WiFi 網絡後,在瀏覽器輸入 192.168.1.1,以預設的 SSID 密碼登入後,才可進行網絡設定。

連接 WiFi 網絡後,在瀏覽器輸入 192.168.1.1

Linksys 最高連接僅 15 部

在網絡設定主頁,可看到連接的網絡、電量與連接裝置數目。功能可重新設定 SSID,細緻如加密協議、選擇網絡頻道、最高同時連接裝置數目 (最高為 15) 都可以選擇。

支援 WiFi 6,最高速度達到 1.8Gpbs

Linksys 5G WiFi 蛋支援 WiFi 6 訊號分享,最高下載速度達到 1.8Gpbs,支援 4G LTE 與 5G 網絡連接。在銅鑼灣地鐵站開機,只能接收 4G 網絡,但由地鐵站行到地面,卻不能自動切換至 5G 網絡,需要重啟後才可以正常連接 5G 網絡。利用 CMHK 的 5G 咭,在銅鑼灣地鐵站 C 出口,網絡速度大約是 230 Mbps,與 5G 手機速度接近。

在銅鑼灣地鐵站 C 出口,網絡速度大約是 230 Mbps,與 5G 手機速度接近

Linksys 5G WiFi 蛋 USB-C 一插即用

Linksys 5G WiFi 蛋還有一個功能,就是經 USB-C 數據線連接電腦,可以即時成為電腦的 Router,不用任何設定即時上網一插即用。

經 USB-C 數據線連接電腦,一田插即用即時上網

總結:顯示燈不太清晰,定價算合理

試玩 Linksys 5G WiFi 蛋後認為,如果這個產品,有一個細細的螢幕,可以直接看到電量與進行一些簡單設定,就會更加完美。不過它勝在定價不高,HK$3,999 就有交易,家中只能靠 5G 網絡高速上網的用家 (如住村屋、唐樓等),亦可考慮入手。

【開箱評測】LG Wing:真心覺得好用過摺 Mon 手機

大家對足直身螢幕的智能手機超過十年,可能都會對到厭,直到摺 Mon 機的出現,帶比手機外型更多可能性。摺 Mon 機唯一缺點,或許都是大家的缺點,就是貴無錢買。想在預算之內,買到特別設計的手機,或者選用旋轉雙螢幕設計的 LG Wing,會是個唔錯既選擇。今次係 anlander.com 搵來一部韓國陳列品的 LG Wing 進行真心評測,同睇下呢部新設計嘅旋轉雙螢幕到底掂唔掂。

LG Wing 硬件規格

主螢幕尺寸:6.8 吋 P-OLED (2460 × 1080)
副螢幕尺寸:3.9 吋 G-OLED (1240 × 1080)
機身體積:169.5 x 74.5 x 10.9 mm
重量:260g
處理器:Snapdragon 765G
儲存空間:8GB RAM/128GB ROM
系統:Android 10
主相機:6400 萬像素 f/1.72 光圈廣角鏡頭、1300 萬像素 f/1.9 光圈 117 度超廣角鏡頭、1200 萬像素 f/2.2 光圈 120 度超廣角鏡頭
前置相機:3200 萬像素
電池容量:4000 mAh
防水:IP54防濺水
無線充電:有
5G:有
WiFi 6:無
其他:螢幕指紋識別、FM 收音機、旋轉雙螢幕設計、通過 MIL-STD-810G 耐用度測試

旋轉雙螢幕設計,機身較重但可以一手掌握

LG Wing 外型就像一般直身螢幕手機,不過手指輕輕一撥,3.9 吋副螢幕就會出現,設計相當獨特。由於機身有兩塊螢幕,機身都會比一般手機重,達到 260g,這個重量已經接近摺 Mon 機如 Galaxy Fold 2。不過無論直身使用還是使用雙螢幕模式時,都可以一手掌握。

LG Wing 外型就像一般直身螢幕手機

手指輕輕一撥,3.9 吋副螢幕就會出現

LG Wing 機身有齊自動升降前相機,螢幕指紋識別及轉旋雙螢幕等嶄新元素,但亦通過 IP54 防濺水及 MIL-STD-810G 耐用度測試,而且即使不設 3.5mm 插頭,亦都支援 FM 收音機,這功能加入沒有 3.5mm 耳機的手機中非常罕見。

設 3200 萬像素自動升降前相機

機身不設 3.5mm 插頭,但支援 FM 收音機

收音機需用 USB-C 耳機連接

側框設開關及音量控制

採用玻璃機背

設三鏡頭主相機

支援 Stylus Pen,雙重應用程式功能

LG Wing 運行 Android 10 系統,系統上比較特別的是支援 Stylus Pen 及雙重應用程式功能,後者只支援特定的 Apps,試安裝 Facebook、WhatsApp、Singal 及 Mewe 四個社交平台,只有 Facebook 及 WhatsApp 支援雙重應用。

支援 Stylus Pen

試安裝以下 Apps

只有 Facebook 及 WhatsApp 支援雙重應用

旋轉雙螢幕估唔到咁實用

LG Wing 最大賣點就是旋轉雙螢幕,用落估唔到係咁好玩同埋實用。旋轉雙螢幕最常用,就會變成一個橫向螢幕 (主),一個直身的正方形螢幕 (副),當用家在主頁面打開,主螢幕就會出現相簿、YouTube 及拍攝功能選擇的頁面。使用 YouTube,主螢幕會播放影片,副螢幕就進行操作,如音量調整、暫停或快搜功能等。不過如果要在主螢幕輸入,仍是要透過副螢幕進行。旋轉螢幕中的主螢幕,亦都可以垂直使用。

旋轉雙螢幕最常用,就會變成一個橫向螢幕 (主),一個直身的正方形螢幕 (副)

主螢幕亦可以垂直使用

使用 YouTube,主螢幕會播放影片,副螢幕就進行操作,如音量調整、暫停或快搜功能

在主螢幕輸入,仍是要透過副螢幕進行

要玩盡 LG Wing 的雙螢幕,就要懂得在副螢幕菜單的設定內,選擇第二螢幕 Apps 功能。功能選擇後,可在主副螢幕同時運行不同 Apps。要在主螢幕與副螢屏玩不同遊戲,或者同時啟動雙重應用 (如兩個 Whatsapp),都可以應付自如。

按副螢幕菜單內的黃色框部份

點選第二螢幕 Apps

可選擇副螢幕啟動的 Apps

可在主副螢幕同時運行不同 Apps

使用轉旋雙螢幕時,就可以進入穩定器模式錄影

旋轉雙螢幕有「雲台」模式

當使用轉旋雙螢幕時,就可以進入穩定器模式錄影,內建第一身視角模式、左右跟隨模式及正在跟隨模式。錄影時還可以手動移向鏡頭方向,錄影功能比一般手機獨特。

內建第一身視角模式

左右跟隨模式

正在跟隨模式

錄影時還可以手動移向鏡頭方向

中階效能,使用時間比一般 5G 機出色

LG Wing 硬件配備 Snapdragon 765G CPU、8GB RAM 及 128GB ROM 等規格,Antutu 跑分成績亦像應用同一 CPU 的手機,接近 320,000 分,而其 4500 mAh 電量,在 PCMark 2.0 的使用時間測試,結果亦有超過 15 小時,比起不少 5G 手機,續航力高出 30%。

拍攝表現未見討好

LG Wing 後置相機雖然用了 6400 萬像素 f/1.72 光圈廣角鏡頭、1300 萬像素 f/1.9 光圈 117 度超廣角鏡頭、1200 萬像素 f/2.2 光圈 120 度超廣角鏡頭。不過影相時,只係會用 6400 萬像素廣角鏡,以及 1300 萬像素 117 度超廣角鏡頭拍攝。6400 萬像素廣角鏡,支援 2 倍無損變焦,最高支援 10X 數碼變焦。不過個人認為兩支鏡拍攝的效果,都未見討好,追求高質拍攝的用家,還是考慮其他手機。

總結:比摺 Mon 機更實用,但係 1/3 價錢玩到

擁有獨特旋轉雙螢幕的 LG Wing,可以在主副螢幕啟動不同應用,又可以成為穩定器錄影,實用度高。個人認為比起摺 Mon 機更加實用,而且用 1/3 價錢就玩到,鍾意玩下怪機既朋友都值得試下。

查詢:anlander

【技術詳解】Clubhouse 對話如何被中國聲網 Agora 聲網「聽好聽滿」?

大家都知道 Clubhouse 背後使用的語音技術來自中國聲網公司(Agora)提供的 API,那麼大家都有擔心在 Clubhouse 上的對話是否安全。在技術上又是否可以會被 Agora 聽到,對話是否安全等等。美國的 Stanford’s Internet Observatory 為此進行了一個查探,我們在這裡把它們的結果翻譯出來,供大家參考。

語音通過 Agora 作為中繼

根據 Agora 的檔案,Clubhouse 上的聲音依賴 Agora 的 real time communication (RTC) standard development kit (SDK) 進行。即你在 Clubhouse 上的通話圴會進過 Agora 進行中繼,如同你使用電話致電給外婆拜年時,聲音會經過電訊商的機樓一樣。在 Clubhouse 的場景,Clubhouse App 就是手機,Agora 就是電訊商。

當用戶加入或在 Clubhouse 中建立 room 時,用戶的 Clubhouse App 會通過加密的 HTTPS 向 Agora 發出請求,手機將請求 [POST / api / create_channel] 發送到 Clubhouse 的 API。API 回饋 fields token 和 rtm_token,「tokens」包含 Agora RTC token,而 rtm_token 是 RTM(實時通訊)token。 這些「tokens」用於建立通信路徑,以確保用戶之間的語音通訊。

Stanford’s Internet Observatory 觀察到用戶的電話通過 UDP(一種更輕量級的傳輸機制)將數據包發送到名為 “qos-america.agoralab.co” 的伺服器。用戶的數據包包含有關該頻道的未加密元數據,例如用戶是否已請求加入聊天室,用戶的 Clubhouse ID 以及是否靜音等訊號。

Agora 可獲得加密密鑰

用戶從 Clubhouse 收到 RTC token 後,他們手機將利用 token 向 Agora 進行身份驗證,以便加密的語音資料可以通過 Agora 進行溝通。根據 Agora 的文件,Agora 允許獲得加密密鑰。

根據 SIO 的說法,如果 Clubhouse 不想 Agora 查看用戶的語音檔案,可以採用 end-to-end encryption (E2EE) 加密,但這需要 Clubhouse 向所有用戶發放公鑰,但暫時 Clubhouse 還沒有這樣的功能,也不知道未來最終 Clubhouse 會採用什麼方法。

額外的加密

如果按 SIO 的說法,Agora 有心的話確實可以聽到 Clubhouse 裡的原始語音數據,但到底 Agora 會否這樣做就不知道了。不過,Clubhouse 表示他們將會進行額外的措施來保障用戶。

根據 Clubhouse 的說法,他們將於 72小時內禁止 Clubhouse 向中國的伺服器發送 Ping 訊號,這樣可以避免 clubhouse User ID 出現在中國的伺服器。另外,Clubhouse 也將於為其訊號進行額外的加密,以保障用戶。暫時還不知道這裡指的額外加密是什麼?但或許是 Stanford 裡提到的額外 end-to-end encryption (E2EE) ,具體詳情有待 Clubhouse 公佈。

Over the next 72 hours, we are rolling out changes to add additional encryption and blocks to prevent Clubhouse clients from ever transmitting pings to Chinese servers. We also plan to engage an external data security firm to review and validate these changes.

【開箱評價】HK Mobile↷csl $70 ∞GB 本地儲值月卡,1GB≈$0

前面跟大家介紹過 Lucky SIM激 ValueGB鴨聊佳 SIM Card,今天跟大家分享的 HK Mobile 儲值卡比較特別,它的包裝毫不吸引。HK Mobile 使用的網絡供應商是 csl,今天與大家評測的是這張面積 $78,市場售價 $70 的 本地∞數據儲值卡。

先要同大家講講標題「1GB≈$0」這回事。因為這張卡的數據是「無限∞」。在數學上,「任何數」除「無限∞」都是「無限接近 0」,反之「無限∞」除「任何數」都是「無限接近無限∞」。因此當數據用量是無限的時候,$65 除 無限GB 得到的答案就是 1GB≈$0。

如果想睇無限上網月卡推介,可以去:香港最平 ∞GB 無限上網最抵「月」電話儲值卡大整理

HK Mobile 用 csl 網絡速度、有效期 30日

HK Mobile 市場售價 $70 的 ∞GB 月卡,再送 2 張 $20 的增值卡,即共有 無限數據 + $40 增值劵。此卡採用即插即用方式,入卡後就可以看到 SMS 通知過來直接看到贈送 30 天無限數據與 10次 200分鐘的通話分鐘。

需要輸入:*122*532*9# 啟用有關計劃。16GB 數據(速度為 42Mbps)採用 csl 網絡,若超越數據用量後即無法使用,可以通過網頁:https://prepaid.hkcsl.com 檢測餘下數據量。以 2020 年 10 月購買的版本為例,有效啟用日期為至 2021 年 8 月 31 日,開啟後則有半年使用時間(具體請留意包裝後說明)。

  • 包裝面值:$78
  • 市場售價:$70
  • 即插即用:是
  • 數據量:無限∞GB
  • 最高速度:限速至 21Mbps
  • 無限數據:是
  • 語音通話:無
  • 網絡供應商:csl
  • 有效期:30日
  • 數據分享:可以
  • VoLTE:有
  • 支援 csl WiFi:否
  • 一日定義:00:00 – 23:59

每 1GB ≈$0

我們以每 1GB 計算價錢的話,HK Mobile 這張的平均每 1GB 價值是「無限接近零」(算法請重覆第一段。)

速度測試約 21Mbps

HK Mobile 實測的情況顯示數據限速在 21Mbps 左右。我們進行了三次速度測試,速度在 19Mbps 至 22.5Mbps 之間,而上載則是 5.68Mbps 至 5.87Mbps。比較慢的速度則是 19.1Mbps 下載,差距有限,仍能保持在 21Mbps 左右,唯有上載則較慢。

查詢:anlanderWhatsApp 查詢
更多儲值卡評測請即睇:SIM Card 大全
有關 5G SIM Card:【評測/比較】香港 5G「年卡」電話 SIM

如果你想知道自已的上網速度快與慢,可以前往 Techritual.com 與 SpeedTest 聯合的「香港網速測試 SpeedTest HK」進行測速。

【開箱體驗】藉本地的 UGAME 窺探雲端手機遊戲的發展

近年各科技巨頭,包括 Google 及 Apple 等都紛紛推出以雲端服務為主的遊戲平台,務求在手遊外,利用強大的雲端計算能加,提供媲美 PlayStation、Xbox、Switch 的手機遊戲體驗。不過對於 Gamer 來說,無論係 Google Stadia 或 Apple Arcade 都比較遙遠,想親身體驗下一個世代的 Cloud Gaming 世界比較困難。

因此,我們這次就利用香港本地的 UGAME 平台作介紹,簡單開箱體驗一下這個號稱未來手遊最大競敵的遊戲營運方式到底如何。

UGAME 僅有 Android 版本,免下載安裝

UGame 號稱全港首個 5G 雲遊戲平台,小記當然第一時間以 5G SIM 卡及 5G 手機試玩一下。UGame 此手機 App 暫時只有 Android 版本,由中國移動香港及與雲遊戲廠商優必達株式會社(Ubitus Inc.)設計,但沒就有限制玩家所用的網絡供應商,首次下載安裝後,使用利用手機號碼及 SMS 即登記成為會員免費試玩一小時,及後可以包月形式訂購服務。

雲端手機遊戲相對於傳統的手機遊戲,好處是免下載、免安裝,選擇後可以直接遊玩,且不受手機規格限制。即使手機處理器運算規格較弱也能夠流暢運作。

最好用 WiFi 或 5G 連線

試玩 UGAME 發現,即使不用 5G 網絡,用 4G 或 WiFi 都能玩到平台上 100 款涵蓋動作、冒險、格鬥、休閒等合共 8 大種類遊戲,當中不乏 PC、PlayStation 及 Xbox 平台大作,例如《Trine 4: The Nightmare Prince》、《The King Of Fighters XIII GALAXY EDITION》、《LEGO Harry Potter》、《LEGO Marvel Super Heros》等。當然,要有最流暢及高質影音效果,還是建議使用 WiFi 或 5G 網絡,享受低時延優勢,令 Ping 值縮短至 5ms,而在 WiFi 6 環境下約 10ms。

另外,UGAME 中的遊戲均在雲端操作,所以不用下載安裝,截入時間感覺和傳統遊戲無異。玩時,主要用手機畫面的虛擬手掣操作,也可透過藍牙連接實體的如 Xbox、PS4、Switch Pro 及 UGame 手掣進行遊戲,而利用U TV Box 裝置更可輸出聲面至大尺寸電視上以更寬廣的視野來打機。

總結來說,試玩 UGame 後感覺良好,期待 iOS 版本出現令更多玩家受惠。值得一提是,5G 的出現能優化遊戲體驗,同時也革新整個產業。雖然雲端手機遊戲距離普及仍然有一段時間,但隨著如 Google、Apple 等有支配地位的科技公司投入推廣,未來有可能撼動現時的手遊與電競手機互相依存的生態。

UGame 試玩: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chinamobile.ugame.webjssample&hl=en_US

【評測】GIGABYTE Z590 Vision G

Z590 Vision G 規格配置偏實用導向,沒有會拉高價格的 Thunderbolt 4、Wi-Fi 6 等機能。

來自 GIGABYTE 另一款 Intel Z590 晶片組主機板,Vision G 是針對內容創作者所開發,強調新加入 VisionLINK 功能、升級內建音效,適合中、輕度創作者採用。

Vision G 市場參考價格暫時未知,其前身 Z490 Vision G 目前大約 6,690 元,面對難以避免的製造、運輸等成本上揚問題,Z590 Vision G 開賣價格也許會是在 8,000 元上下吧。除非令人意外的落在 9,000~10,000 元區間,要不然拿它來當中價位替代選擇,也許是可以滿足要 / 需求。

GIGABYTE 在既有的視覺基調上進行部分調整,第一眼感覺相似卻又好像哪邊不同,主要是印刷電路板不再有白色點點裝飾。此外晶片組散熱片有著最大轉變,它與第 1 組 M.2 擁有相同視覺感,不像前代設計是和 I/ O 遮罩相呼應,惟最後那組 M.2 散熱片全黑化使得調性不一致。

官方並未強調處理器電源迴路,大致看起來像維持原本的設計框架,前代產品標榜 12 相迴路並未使用倍相器,搭配 DrMos 電晶體、亞鐵鹽芯電感、固態電容器構成直出式電源迴路。前代產品電流承載量總和 600A,即便 Z590 Vision G 並未做些什麼更動,面對新處理器應該仍然合用。

電源迴路主要散熱片也經過變更,換用跟 Z590 Aorus Master 相同的 Fins-Array 散熱器,堆疊式鰭片那外觀明顯不同。不過電源輸入插座沒有連帶改變,維持 8pin與 4pin 實心針插座各 1 組,而且以往強調插座包含金屬防護裝甲,Z590 Vision G 用料就外觀而言是不見痕跡。

記憶體插槽同樣有意思,GIGABYTE 並未再使用抗干擾遮罩料件,這可能多少也會牽動線路設計布局。總之,Z590 Vision G 無論文宣或模組相容性列表,看來超頻時脈組態上限都是 DDR4-4800。反觀 Z490 Vision G 能達到 DDR4-5000,也許 GIGABYTE 認為超頻對內容創作不大重要,因而做出取捨。

裝機時可發現產品經過局部調整,新加入 Q-Flash Plus 功能即便沒有安裝關鍵零組件,仍然可以進行 BIOS 更新。另外也新導入 1 組噪音偵測插座,而處理器與系統風扇、水冷等 4pin 插座,總和 6 組應該是能讓組裝多了點彈性,至於燈效插座維持 4 組(RGB、可編程各 2 組)。

Z590 Vision G 所配置 PCIe 插槽,因應 M.2 數量增加、支援性調整,而拿掉了 PCIe x1。此外也只有第 1 組 PCIe x16,沿用裝甲料件設計並源自處理器端,其餘 2 組看來是相對基礎的用料,而且皆連接至晶片組。不過電路設計與特定用料訴求依舊,第 1 組 PCIe x16 和前 3 組 M.2 插槽,皆採用高品質元件、針對 PCIe 4.0 介面最佳化。

儲存配置計有 6 組 SATA 6Gb/s、4 組 M.2(皆支援 Type 22110 長度),第 1 組 M.2 只在裝配 Rocket Lake 處理器時作用,而第 2、3 組瓜分走處理器另外 8 條通道,因而同樣支援至 PCIe 4.0 x4。至於第 4 組由晶片組負責,兼容 PCIe 3.0 x4、SATA 6Gb/s 模組,也是有配備散熱片、導熱墊,而且和第 1 組一樣採用強化插槽料件。

其一體式 I/O 背板設計,以及上方的塑料遮罩如舊,而 4 埠 USB 3.2 Gen 1(經集線器)、2 埠 USB 2.0、1 組 PS/2、6 個音源輸出入端子,以及 Intel I-225V 控制器提供的 2.5Gbps 乙太網路等維持不變。但 USB 3.2 Gen 2 從 4 埠縮減為 2 埠,騰出來空間配置了 USB 3.2 Gen 2×2,另一原有的 USB Type-C 則降級為 USB 3.2 Gen 1。

其顯示輸出連帶調整為 HDMI 1.4、DisplayPort In,因為 USB 3.2 Gen 1 Type-C 這埠結合新的 VisionLINK 機能設計,DisplayPort In 正是用來輸入獨立顯示卡的訊號。這使該埠 Type-C 支援 DisplayPort 1.2  / DisplayPort Alt Mode 輸出,另外更也整合 USB PD 最高可供應 20V / 3A(60W)電力,如此方便工作者彈性利用。

I/O 背板 USB 總數仍為 10 埠,機殼前置面板擴充則能拉出 1 埠 USB 3.2 Gen 2×2、2 埠 USB 3.2 Gen 1、4 埠 USB 2.0(經集線器),數量跟 Z490 Vision G 相同只是更改了規格。音效則升級換用 Realtek ALC4080 編解碼器,並維持既有線路設計與 WIMA 電容器等用料,如此迎合內容創作者對工作與娛樂的雙重需求。

整體看下來,Z590 Vision G 並未追求堆砌用料、增加功能,甚至在部分地方施以刪減法。反而是轉而增加 M.2 數量,並調整 M.2 與 PCIe 插槽的通道來源配置,同時還換上新一代音效解決方案。GIGABYTE 或許是有意控制成本 / 價格,選擇針對內容創作者需求最佳化調整配置,讓它更趨於平實、好用。

【開箱評測】華為 Mate 40 Pro 手機:買機唯一理由「愛國」

華為 自從被美國制裁後,晶片供應鏈斷裂,令香港只能推出 Mate 40 Pro,不過神奇的地方,是 Mate 40 Pro 一機難求,究竟部機真係好用到要非買不可,還是愛國之心作祟呢?今次真心評測大家就會知道一清二楚。

華為 Mate 40 Pro 硬件規格

螢幕尺寸:6.76 吋 OLED (2,772 x 1,344)
機身體積:162.9 x 75.5 x 9.1 mm
重量:212g
處理器:華為 Kirin 9000
儲存空間:8GB/256GB
系統:EMUI 11.0 (基於 Android 10)
主相機:50 MP 超感知廣角鏡頭 ( f/1.9)、20 MP 超廣角電影鏡頭 (f/1.8)、12MP 潛望式光學變焦鏡頭(f/3.4, OIS)
前置相機:13MP 超感知鏡頭 (f/2.4) + 3D 深感鏡頭
電池容量:4400 mAh
防水:有 IP68
無線充電:有
5G:有
WiFi 6:有
NFC:有
其他:螢幕指紋識別、90Hz 刷新率、WiFi 6、5G+4G 雙卡雙待、66W 快速有線充電、50W 快速無線充電、藍牙 5.2 、使用 HMS 服務框架
定價:HK$8,388

螢幕是 6.76 吋

瀑布螢幕,手感實在

華為 Mate 40 Pro 的 6.76 吋螢幕,曲面部份延伸到側框中間部份,而自稱瀑布螢幕,在市場上比較罕見。雖然設計真係幾靚,但係玩遊戲時,遊戲畫面亦會在曲面部份顯示,而且曲面部份都會反光,玩遊戲時會有影響。

螢幕採用雙開孔設計

曲面部份延伸到側框中間部份,而自稱瀑布螢幕

金屬的側框相當扎實,令手感相當實在,亮麗度十足的機背,還加入防指紋塗層,圈形框的主相機,中間加入 Leica 字,更是虛榮所在。

金屬的側框相當扎實

USB-C 與喇叭在機底

亮麗度十足的機背

圈形框的主相機,中間加入 Leica 字,更是虛榮所在

系統加入隔空操作功能

華為 Mate 40 Pro 運行以基於 Android 10 的 EMUI 系統,操作方面螢幕可以設定為固定 90Hz、智能 90Hz 或固定 60Hz,亦支援 M-Pen 觸控筆,以及加入隔空操作功能。隔空操作可以遠距離作亮起螢幕、螢幕上下滑動、截圖、按壓使播放暫定及重啟。在手濕的情況,如洗澡時使用,對操作都有幫助,機不離手的人或會認為功能有一定用途。

無 GMS 對日常使用影響都幾大

華為 Mate 40 Pro 並不像一般 Android 機,使用 GMS 服務框架,內建的 HMS 服務框架,主要可用 華為 應用程式市場下載 Apps,但應用數目明顯比 Google Play Store 少。幸好用家還可以透過 Penta Search 功能,在主頁面直接搜尋 Apps,然後直接到第三方應用市場下載。

不過就算你可以下載 Apps 都好,有一些 Apps 本身是使用 GMS 服務框架都有影響。輕則像 KMB App,可以睇到巴士到車時間,但不能用 Google Map 睇到車站位置,重則像 Donki App 可以安裝,但不能使用。使用上的沙石,的確不能一朝一夕可以解決,或者要用家親身使用,先會知道影響到什麼。如不想被影響,最簡單方法都是用有 GMS 的 Android 手機。

需要手動啟動高性能模式,效能才達頂級

華為 Mate 40 Pro 應用 Kirin 9000 CPU,8GB RAM 及 256GB ROM,機內的電池設定內,可以啟動性能模式,開關這個模式,跑分可以有 100,000 分的差距。但日常使用,關閉性價模式都非常流暢。

支援 5G + 4G 雙咭雙待

主攻 5G 網絡的 華為 手機,Mate 40 Pro 只支援 5G + 4G 雙咭雙待功能,SIM 咭槽 2 可加入 NM 卡擴充。用中國移動 SIM 咭於太子地鐵站外測試速度,亦達到 300Mbps,與一般 5G 機分別不大,機內支援 WiFi 6 網絡及最新的藍牙 5.2 技術。

看似四鏡,實是三鏡

華為 Mate 40 Pro 機背主相機看似是四鏡頭,但實質只是採用三鏡頭。包括 5000 萬像素超感知廣角鏡頭 ( f/1.9)、2000 萬像素超廣角電影鏡頭 (f/1.8) 及 1200 萬像素潛望式光學變焦鏡頭 (f/3.4, OIS)。

5000 萬像素 27mm 廣角鏡頭,應用去年手機中最大的 1/1.28″ RYYB 感光元件,影像扎實色彩鮮艷,效果非常出色,說它是當中手機最出色的主攝鏡頭亦不為過。不過使用廣角鏡頭的人像模式,必需拍攝人像,才會出現散景效果。對於其他品牌使用人像模式時,拍攝物件都可以出現散景效果,這方面還有待改進。

華為 Mate 40 Pro 只有 18mm 廣角不足

2000 萬像素超廣角電影鏡頭,應用 1/1.54″ 感光元件,影像與廣角鏡都十分扎實,但只有 18mm 廣角是個原罪,對於手機的超廣角鏡頭而言,就有點不足。

華為 Mate 40 Pro 只有 5 倍才是光學變焦

125mm 潛望遠攝鏡頭,如過對比廣角鏡頭,就是 5 倍變焦。以常用的拍攝焦距,2-4 倍都只可以透過廣角鏡作數碼變焦拍攝,規格上有點美中不足。如果對比廣角鏡與超廣角鏡,影像的質感有明顯分別,但色彩表現亦同樣鮮艷。遠攝鏡頭最高可作 50X 數碼變焦,10X 數碼變焦時,影像已開始鬆散,50X 拍攝效果比較朦朧,50X 遠攝只是綽頭,沒有太大作用。

華為 Mate 40 Pro 50倍遠攝只是綽頭

總結:影相係靚,但係…

無可否認 華為 Mate 40 Pro 影相的確係靚,不過只限廣角與超廣角鏡頭。使用上沒有了 Google Play Service 的 Mate 40 Pro,對用家有一定影響(看看小米手機中國版無法安裝 GMS 帶來的迴響可見影響之大。參考:小米手機無 Google Service 事件:折射未來水貨手機的大問題)。

華為 Mate 40 Pro 用家用落先知有某一些 Apps 是不能完全支援,無可避免都會有突然想換機的感覺。以往買華為手機係「潮」的象徵,今時今日會否只餘下「愛國」這個理由呢?愛國可以好多方式,用八千幾蚊買部使用不暢順的手機,值得嗎?請大家分享你的意見。

【開箱評測】Samsung A32 手機:好性格比,但用落另一回事

商用 5G 服務在香港啟用已接近一年,5G 手機亦由只有旗艦機,漸漸推向其他價位的市場,Samsung 近日推出品牌下定價最低的 5G 機 Galaxy A32,究竟除左定價夠平之外,還有沒有其他優點呢?在今次真心評測就可以詳細了解。

Samsung Galaxy A32 硬件規格

螢幕尺寸:6.5 吋 HD+ 20:9 Infinity-V TFT (1600×720)
機身體積:164. x 76.1 x 9.1mm
重量:205g
處理器:MTK D720 八核
儲存空間:6GB RAM /128GB ROM
系統:Android 11
主相機:4800 萬像素 f/1.8 光圈鏡頭 、800 萬像素 f/2.2 光圈 123º 超廣角鏡頭、200 萬像素景深鏡頭、500 萬像素微距鏡頭
前置相機:1300 萬像素
電池容量:5000 mAh
防水:無
無線充電:無
5G:有
WiFi 6:有
NFC:有
其他:指紋識別、3.5mm 耳機插頭、5G + 4G 雙咭雙待、MicroSD 擴充、15W 快速充電
定價:HK$2,698

採用全新機背設計

為左折省成本,Samsung Galaxy A32 採用了解像度較低的 6.5 吋 HD+ 20:9 Infinity-V TFT 螢幕,日常使用顯示效果亦不覺很差,但在戶外看螢幕內容時會比較辛苦,螢幕亮度有點不足。

採用 6.5 吋 HD+ 20:9 Infinity-V TFT 螢幕

設 1300 萬像素前鏡頭

Samsung Galaxy A32 側框加入帶指紋識別功能的開關鍵,用姆指識別頗為順手,機底還加入 3.5mm 插頭,令 Galaxy A32 設有 Samsung 旗艦機沒有的 FM 收音機功能。

側框加入帶指紋識別功能的開關鍵

機底還加入 3.5mm 插頭

Samsung Galaxy A32 機背採用全新設計,帶反光的實色面板,沒有帶相機框的主相機,顯得設計更為簡約。

機背帶反光的實色面板

沒有帶相機框的主相機,顯得設計更為簡約

應用 One UI 簡化版,足夠日常使用

Samsung Galaxy A32 應用 Android 11 系統定制而成的 ONE UI 簡化版。雖然說是簡化版,但系統功能還是齊全,有一定實用度的 Dual Messenger、安全資料夾、NFC 付款、側螢幕操作都可使用。

Samsung A32 只有中階機效能、跑分結果

Samsung Galaxy A32 規格應用 MTK D720 八核 CPU、6GB RAM 及 128GB ROM,Antutu 跑分成績是 259149 分,效能屬 Android 中階機。

Samsung A32 配合中國移動 5G SIM 卡在旺角站實試,都有 370 Mbps

5000mAh 特大電量,但使用時間令人擔心

Samsung Galaxy A32 設 5000 mAh 特大電量,可預期使用時間會有不錯表現。不過 PCMark 2.0 使用時間的測試結果,就只有 9 小時 11 分鐘,對比大部份 5G 手機都可以有接近 12 小時的測試結果,使用時間令人擔心。

Samsung A32 的 5G 速度測試

Samsung A32 網絡對應 5G + 4G 雙咭雙待功能,SIM 咭槽 2 亦可作 MicroSD 擴充。支援網絡制式包括:2G GSM, 3G WCDMA, 4G FDD LTE, 4G TDD LTE, 5G Sub6 FDD, 5G Sub6 TDD。我們在旺角地鐵站外,以中國移動 5G 咭測試,結果都有 370Mbps,速度十分理想。

  • 2G GSM GSM850, GSM900, DCS1800, PCS1900
  • 3G WCDMA B1(2100), B2(1900), B4(AWS), B5(850), B8(900)
  • 4G FDD LTE B1(2100), B2(1900), B3(1800), B4(AWS), B5(850), B7(2600), B8(900), B12(700), B17(700), B20(800), B26(850), B28(700), B66(AWS-3)
  • 4G TDD LTE B38(2600), B40(2300), B41(2500)
  • 5G FDD Sub6 N1(2100), N3(1800), N5(850), N7(2600), N8(900), N20(800), N28(700), N66(AWS-3)
  • 5G TDD Sub6 N38(2600), N40(2300), N41(2500), N78(3500), N79(4500)
SIM 咭槽 2 亦可作 MicroSD 擴充

Samsung A32 的 5G 計劃上台優惠

根據中國移動香港 CMHK 的 5G 上台計劃,可以用優惠價上台 $1,398 選購 oppo Reno5 Pro,當中有一個 $198 的計劃,簽訂 24個月,包括 30GB 5G 計劃,加 1Mmbps 無限數據及 3GB 大灣區數據(中國/澳門)。

此計劃並附送 UGAME VIP 會籍玩雲端遊戲、UTV hmvod 電影組合 3 個月及電影劵 2 張、24個月 myTV SUPER App 基本版、20,000 MyLink 積分、免行政費及免運費。

5G服務計劃
月費(24個月約)$198$298$398$498
本地數據30GB100GB200GB300GB

拍攝表現有驚喜

設 4800 萬像素 f/1.8 光圈鏡頭 、800 萬像素 f/2.2 光圈 123º 超廣角鏡頭、200 萬像素景深鏡頭、500 萬像素微距鏡頭的 Samsung Galaxy A32,拍攝規格都跟同級手機接近,實拍認為效果令人有一定驚喜。

4800 萬像素 f/1.8 光圈鏡頭,最高支援 10X 數碼變焦。以 X1 拍攝影像細緻度在高水平,色彩表現都是討好,更可與景深鏡頭同時拍攝,拍攝散景效果。

超廣角鏡與微距鏡像素有點不足,不過放大至 100%,影像都未至於爛,上載到 Facebook、Mewe 呃 Like 都夠做。

總結:拍攝表現係唔錯,但效能與操作流暢度認真麻麻地

支援 5G 網絡的中階價 Samsung Galaxy A32 拍攝表現係唔錯,效能與操作流暢度認真麻麻地,部機 HK$2,698,都算值回票價。不過使用時間認真麻麻地,機不離手既朋友,就要有後備充電方案。

【開箱】MSI MPG Z590 Gaming Carbon WIFI 網路全面升級

換用 Z590 晶片組同時也跨出新一步,做了很有感的設計方案升級、視覺改變。

看過 ASUS 與 GIGABYTE 既是第一波,也是首款送測的 Intel Z590 晶片組主機板之後,接著來瞧瞧 MSI 如何打造這一世代產品。

我們首先收到 ATX 尺寸的 MPG Z590 Gaming Carbon WIFI,這是 MSI 中階定位產品裡面最高階款式,目前建議售價尚未出爐,也還沒有出現在零售通路市場。大家想必關心最近萬般皆漲,前一代 MPG Z490 Gaming Carbon WIFI 目前參考價格為 8,190 元,那麼 MPG Z590 Gaming Carbon WIFI 是否會進逼萬元關卡呢?!

由於當下還沒有答案,也就不多作無謂的討論了,直接來看 MSI 下了哪些料。開頭先來說說,官方在盒內做了些什麼舉動,MSI 將過往黑白線材標籤貼紙改成彩色,另外多了張有 MPG 字樣、電競阿龍圖騰的貼紙。MSI 也開始捨光碟片就 USB 隨身碟,取代沿用多年的驅動程式、附加軟體提供方式,並且為了方便使用者組裝、維護設備,還一併提供螺絲起子與清潔刷。

產品最明顯的轉變莫過於視覺經過改造,在既有碳纖維主題風格上,為散熱片融入像頻譜圖的裝飾、處理。尤其 I/O 遮罩新增具備 RGB 燈效的電競龍標誌,晶片組散熱片也以燈效直接照亮 Carbon 字樣、局部頻譜圖裝飾,質感著實比 MPG Z490 Gaming Carbon WIFI 提升不少。個人是挺喜歡這設計,RGB 燈效不再似有似無,突顯產品之餘光害問題應該也還好。

MSI 不免俗地也將供電迴路做了強化,名為 Duet Rail 的數位電源系統,由前代 14(CPU)+ 1(SA)+ 1(GT)拓展成 16 + 1 + 1 相。其樞紐是採用 Renesas(Intersil)ISL69269 電源控制器,搭配倍相器、75A 電流承受能力功率級晶片,以及鈦金電感、日製鋁質固態電容等元件構成,而電源輸入端也連帶升級成 2 組 8pin 插座。

為使性能發揮無礙,官方也強調這些設計是植基於 6 層、2oz 加厚銅,如此相當於伺服器等級的印刷電路板。至於頻譜圖視覺感大型散熱片,並未和塑料 I/O 遮罩整合於一體,與熱源接觸面採用 7W/mk 等兩種規格導熱墊。向來以性能與低延遲作為訴求的 DDR4 Boost,也就是記憶體線路設計部分,這代超頻彈性標示提高到 DDR4-5333 時脈組態。

在裝機階段可發現新加入了除錯燈號,以及針對 PCIe x16 插槽線路強化設計,所配置的 PCIe 6pin 電源插座。處理器、水冷幫浦、系統風扇等,4pin 插座雖然維持總和 6 組數量,但是分佈位置看來更合宜些。如果很喜歡 RGB 燈效,那麼 Rainbow / Corsair(3pin)、RGB(4pin)等插頭依舊總計 4 組,亦維持提供 EZ LED切換器開關供彈性運用。

內建儲存全由 Z590 晶片組肩負,標準化配置 6 組 SATA 6Gb/s 連接埠,與 M.2 存在部分的互斥限制。M.2 插槽增加到了 3 組,如前述 M.2 Shield Frozr 金屬散熱片更改了樣式設計,裡面依舊預先黏貼導熱墊、採用強化插槽。其第 1 組與處理器端直接連結,搭配代號 Rocket Lake-S 處理器可支援至 PCIe 4.0 x4 介面規格,模組相容長度達 Type 22110。

第 2、3 組與晶片組連結,支援至 PCIe 3.0 x4、SATA 6Gb/s、Type 2280 規格,當第 2 組安裝 SATA 介面模組將會關閉 SATA 2,而使用第 3 組時 SATA 5 / 6 橫豎都會被關閉。PCIe 插槽維持既有設計配置,前 2 組 PCIe x16 與處理器連結,因而針對 PCIe 4.0 最佳化、採用 Steel Armor 強化設計,剩餘 PCIe 3.0 x16(x4)、2 組 PCIe 3.0 x1 則是由晶片組負責。

最後來看 I/O 背板功能堆砌,首要是升級 Realtek 新一代音效解決方案,MSI 將設計命名為 Audio Boost 5。採用編解碼器為 ALC4080,搭配 Nippon Chemi-Con 電容器、線路隔絕、左 / 右聲道分離、爆音抑制等,和先前相似的用料與設計構成。另外也統合使用 Intel 網路解決方案,新導入 Wi-Fi 6E AX210 無線網路模組,以及 2.5Gbps 速率的 I225-V 乙太網路控制器。

唯一的 USB Type-C 是晶片組原生內建 USB 3.2 Gen 2×2,旁邊圍繞 3 埠 USB 3.2 Gen 2,另外新拉出 2 埠 USB 3.2 Gen 1。MSI 還拿掉 PS/2 改將 USB 2.0 拓展成 4 埠,它和內部擴充插座 4 埠都是經過 USB 集線器而來,其餘擴充插座可拉出 1 埠 USB 3.2 Gen 2、2 埠 USB 3.2 Gen 2。如果想把玩 Xe Graphics,那麼是有 DisplayPort 1.4、HDMI 2.0b 端子可以利用,這配置相當到位。

總和來說,MPG Z590 Gaming Carbon WIFI 是具有一定的新意,視覺設計幾乎經過全面更改,並導入新的音效與網路方案,一些配置也做了不等程度最佳化調整。至於實際開賣價格會是如何,不妨拭目以待吧!

什麼是 Clubhouse?未來方向?與面對的困難?

靠近初創圈、科技圈、Marketing 圈、媒體圈的朋友,比較進取,也剛好有 iPhone 的朋友應該都在用 Clubhouse。至於想進,但又沒有 iPhone 的朋友,那就只好等下去。如果你還在八卦到底什麼是 Clubhouse 的話,那麼這篇文章便簡單跟你說說到底什麼是 Clubhouse、它的未來方向是什麼?面對的困難又會是什麼?

Clubhouse 怎麼用?

Clubhouse 現時採用邀請制,暫時每個人進入有 2 個 Invite 限額,然後每星期都會再補充 Invite 限額。除了這個 Invite 限額外,若 Existing user 與 Newcomer 均有對方電話號碼,並有授權 Clubhouse 讀取,那麼 Existing user 便會收到有關 Let Them In 通知,按下便可以在不扣除 Invite 限額下讓 Newcomer 加入 Clubhouse。

使用上,每一個 username 可以選擇建立 Room,自己當主持人。另一個則是進入其他人的 Room 裡聽別人分享,或按下要求進入一併討論。更詳細的使用方式可以看:超紅 Clubhouse App 是什麼?如何加入、怎麼玩、又有什麼好玩?

商業上的基本現況

根據 TechCrunch 的報導,Clubhouse 已經完成了 B 輪資,估值約 10 億美元,並沒有在任何股票市場上市。現時仍然沒有廣告,也沒有在進行任何實際的獲利方式,是一個完全免費的 app。在 2021 年 1 月 24 日的訪問中有提到其每週活躍用戶數為 200萬。

根據報導,Clubhouse 現時採用的實時音頻 Real-Time Audio 技術基於 Agora (NASDAQ: API),這家公司的股價於 2 月 1 日呈爆發性增長,由原來約 US$56 升至 US$75。

Clubhouse 的未來方向

Clubhouse 己宣佈接下來將推出適用於 Android 的版本,並將投資於更多設備以應乎發展,包括檢測工具等等。盈利方面,根據報導指出 Clubhouse 正準備新增功能為創作者帶來收入,包括採用訂閱方式、貼士與門票銷售等。

面對的困難?

根據現時 Clubhouse 的計劃,未來採用的盈利模式與 Patreon 的訂閱制有點相似,也跟 B 站的貼士小費方式相似。這個模式要成功依賴有知名度人士的持續投入,但當 Patreon 本身已經有積累一些創作者經營及賴以維生,有一定訂閱量的時候,是否會轉換到 Clubhouse 進行創作,並經營粉絲呢?

或許 Clubhouse 接下來追求的創作者並不是一些原本有在經營 Patreon、YouTube 的創作者,反而是一些傳統的電台或 Podcast 的創作者。

【開箱評測】OPPO Reno5 Pro 手機:價格與規格成 _ 比

中國國內知名度不遜 Huawei 的 OPPO 手機,在香港市場還在起步階段,新機 Reno5 Pro 論外型同埋規格,都有頂級手機水平,其真實使用體驗,大家就可以睇睇真心評測了解。

OPPO Reno5 Pro 硬件規格

螢幕尺寸:6.55 吋 AMOLED (2400 × 1080)
機身體積:159.7 x 73.2 x 7.6 mm
重量:173g
處理器:MTK Dimensity 1000+
儲存空間:12GB RAM/256GB ROM
系統:Android 11
主相機:6400 萬像素 f/1.7 光圈廣角鏡頭、800 萬像素 f/2.2 光圈 115 度超廣角鏡頭、200 萬像素 f/2.4 光圈微距鏡頭、200 萬像素 f/2.4 光圈黑白鏡頭
前置相機:3200 萬像素
電池容量:4350 mAh
防水:無
無線充電:無
5G:有
WiFi 6:有
NFC:有
其他:螢幕指紋識別、90Hz 刷新率、5G+4G 雙卡雙待
定價:HK$4,799

曲面螢幕,手感輕身單手可操作

OPPO Reno5 Pro 一貫同系列手機,擁有精品級手機的設計,6.55 吋雙曲面開孔螢幕,曲面部份有作防誤觸設計。其 173g 的機身重量,亦令 OPPO Reno5 Pro 非常輕身,而且可以單手操作,手感非常出色。

設 6.55 吋雙曲面開孔螢幕

前鏡頭為 3200 萬像素

OPPO Reno5 Pro 開關與音量鍵,置於左右兩邊側框的中間位置,使用時非常順手。黑色機背亮麗,帶方框的主相機,亦沒有凸出機背很多,使整個設計更加歸一。

開關與音量鍵,置於左右兩邊側框的中間位置

USB C 充電

運行 Android 11,系統功能齊全

已升上最新 Android 11 的 OPPO Reno 5 Pro,系統功能齊全,包括可將螢幕刷新率切換、應用程式分身、智能側面欄、視像通話美顏、私人保險箱、系統分身及兒童空間等。

Reno5 Pro 跑分成績中上,使用時間平平

OPPO Reno5 Pro 應用比較冷門的 MTK Dimensity 1000+ CPU、12GB RAM 及 256GB ROM 等規格,Antutu 跑分是 431950 分,成績雖然未及 Qualcomm 旗艦 CPU 如 Snapdragon 865 及 Snapdrago 888,但就比 Qualcomm 準旗艦 CPU 如 Snapdragon 765G 效能較好。

設 4350 mAh 電量的 OPPO Reno5 Pro,運行 PCMark 2.0 使用時間測試,都只是有 12 小時 27 分鐘,使用時間僅僅過半天。網絡亦支援 WiFi 6,網絡對應方面可與一眾旗艦機睇齊。

oppo Reno5 Pro 配合中國移動 5G SIM 卡在九龍灣德福實試,都有 440 Mbps

oppo Reno5 Pro 的 5G 速度測試

OPPO Reno 5 Pro 設雙 nano SIM 卡槽,支援 5G+4G 雙咭雙待,並不支援 MicroSD 擴充,機內的 256GB ROM,都比同級手機大一級,都唔會有空間不足的情況。試用中移動網絡在九龍灣德福實試,都有 440 Mbps,成績還算理想。4G 與 5G 制式如下:

SIM Card 1
2G: GSM 850/900/1800/1900 MHz
3G: UMTS(WCDMA) bands 1/2/4/5/6/8/19
4G: TD-LTE bands 38/39/40/41 (194 MHz)
4G: LTE FDD bands 1/2/3/4/5/7/8/12/17/18/19/20/26/28/66
5G: N77/78/38/40/41/1/3/7/28

SIM Card 2
2G: GSM 850/900/1800/1900 MHz
3G: UMTS(WCDMA) bands 1/2/4/5/6/8/19
4G: TD-LTE bands 38/39/40/41 (194 MHz)
4G: LTE FDD bands 1/2/3/4/5/7/8/12/17/18/19/20/26/28/66

設雙 nano SIM 卡槽,支援 5G+4G 雙卡雙待

oppo Reno5 Pro 的 5G 計劃上台優惠

根據中國移動香港 CMHK 的 5G 上台計劃,可以用優惠價上台 $1,699 選購 oppo Reno5 Pro,當中有一個 $198 的計劃,簽訂 24個月,包括 30GB 5G 計劃,加 1Mmbps 無限數據及 3GB 大灣區數據(中國/澳門)。

此計劃並附送 UGAME VIP 會籍玩雲端遊戲、UTV hmvod 電影組合 3 個月及電影劵 2 張、24個月 myTV SUPER App 基本版、20,000 MyLink 積分、免行政費及免運費。

5G服務計劃
月費(24個月約)$198$298$398$498
本地數據30GB100GB200GB300GB

四鏡相機效果中階合格

OPPO Reno5 Pro 的四鏡主相機,主要是靠 6400 萬像素 f/1.7 光圈廣角鏡與 800 萬像素 115 超廣角鏡拍攝,200 萬像素微距鏡頭,即使色彩表現不俗,但像素還是太細,實用度認真唔高。廣角鏡與超廣角鏡,都可以拍攝動態效果極高的相片,當中的 HDR 功能對背光修正明顯,低光與夜景拍攝,效果亦見得人,表現合格以上。

總結:中規中矩合理價

唔玩性價比的 OPPO,今次 Reno5 Pro 叫做可以用合理價,玩到高質嘅中階手機。產品設計、操作及拍攝亦無明顯缺點,玩厭一般手機品牌既朋友,如果剛好要買一部中階手機,都可以考慮試試這個新牌子。

如果慕名而買 oppo Reno5 Pro 特意換機的話,那就不太適合。始終 oppo Reno5 Pro 在定位上不算抵玩,性價比不高,屏幕、處理器、攝影等功能沒有明顯超越其他手機的能力,5G+4G 雙卡雙待也是同級手機的標配,反而同公司的 realme 7 5G 支援的 5G+5G 雙卡雙待有些賣點。

運輸署的「藍牙監測車速」說明及背後原理?有無私隱追蹤問題?

以下內容是 Techritual 編輯朋友 Leo 出席運輸署講座時,在問答環節向運輸署發問得到的答案。在得到 Leo 允許後,TechRitual 將他的分享,運輸署方面的解答,與其他背景、疑問等撰寫這篇文章,希望有助於大家更瞭解運輸署在使用「藍牙監測車速」的情況。(本文取材自本站另一篇原文:香港智能燈柱,運輸署放了什麼監測汽車?有無私隱追蹤問題?

運輸署會掃瞄所有藍牙訊號

根據運輸署的說法,他們通過藍牙收集路面上所有的藍牙訊號,然後傳送到運輸署作為車輪測速之用。數據會放在每年的年報,也會開放數據放在 data.gov.hk。

通過收集藍牙訊號,當一個人或車內的藍牙裝置在 A 燈柱掃瞄後,再於 B 燈柱被掃到,便可以通過計算 A 點與 B 點之間的距離與時間差,從而計算到速度。

由於每個藍牙裝置都會有獨一無二的代號 Unique ID,所以上述提到的 A B 點計算便可以做到計算。由於 Unique ID 的關係,當一輛車由 A 點到 B 點再到 C 點,還是由 C 點到 B 點再到 A 點也都可以被追蹤到。

藍牙 Unique ID 的計算方法

運輸署利用這些數據可以瞭解車速,交通情況外,實際上也可以瞭解到駕駛者的習慣,例如一部藍牙 Unique ID 000666422152 的汽車,每天早上八點都會從元朗開車經西隧過海,然後經東區走廊前往柴灣。

由於牽涉到私隱,運輸署表示會把上述的 Unique ID 裁走一半以保障私穩,但這反過來又會影響到準確性,運輸署的答案是「只要 Sample Size 夠大就得」。

藍牙 Unique ID 到底是怎麼樣的?

那麼藍牙的 Unique ID 到底是怎麼樣的呢?根據藍牙協會的規定與說明,一個藍牙的 Unique ID 是 48bit 的,使用 12 位數字來顯示,可以分為 NAP UAP LAP,但主要是 OUI (NAP + UAP ) 及 LAP。

OUI 即負責的公司,這些號碼由藍牙組織發放,然後 LAP 則是由廠商自行安排,以下圖的為例,MAC NO 旁的 000666422152,000666 是 OUI,而 422152 則是廠商自訂的號碼。

裁走了六位的 Unique ID 還是容易識別的 ID

運輸署會裁走一半的話,有很多方法,但沒有說明是怎麼裁走的。正常來說不可能裁走後六位(LAP),因為這幾乎會導致無法分析統計,單雙數交替裁走也會大幅增加重複數量,所以運輸署實際上應該是會裁走前 6 位(NAP + UAP),留下後 6 位(LAP)就是被運輸署用作識別的。

假如每個廠商的 LAP 都是由 000001 開始排列,直到最終的 999999,那麼數字應該會有重複,但實際上在全球眾多廠商的產品中,香港能夠遇到大量最後六位(LAP)相同的機率又不是那麼大,所以運輸署口中被裁走的藍牙 Unique ID 能保障私隱,但後六位配合時間又變成了一個蠻容易被識別的 ID。

回到上面提到的例子,一部藍牙 Unique ID 000666422152 的汽車,每天早上八點從元朗開車經西隧過海,然後經東區走廊前往柴灣。在裁走首六位的 000666 後,在香港道路上以相近時間,在相同路線上行駛,碰到另一輪藍牙 ID 後六位是 422152 的車輛應該難上加難了吧~

運輸署為何要用藍牙?

那麼運輸署為何要用藍牙?根據朋友提供,運輸署最初係答「雷達只能睇到某一點嘅即時車速,藍牙可以檢測整個路程嘅平均速度」,但後來追問「咁你都打算全港安裝藍牙測速,如果你密度夠高,雷達咪一樣?無哂私穩問題喎」後,終於得到真正答案:「因為警方會用雷達測速,如果周街裝雷達,會有訊號干擾,所以警方反對。」

中國聯通香港 推 SIM Card「買一送一」買年卡送三月卡:年卡 1GB=$2.08

中國聯通香港在香港雖然無建設自家網絡,但仍然有推出服務及售賣儲值卡,當中的「$358 120GB 年卡」,由於並不算十分抵買,所以我們在 SIM Card 評測裡並沒有購入作出評測。

中國聯通香港由即日起至 2021 年 2 月 28 日推出 SIM Card「買一送一」活動,當中的 $358 120GB 年卡,售價由 $358 降至 $250,並買一送一,多送一張「香港及澳門 180日上網卡(50GB)」。根據我們的資料顯示,此卡並沒有無限數據計劃,所以在使用完 1200GB 數據後便會中斷,並非降速型的無限量使用 SIM Card。

減價後 1GB=$2.08

我們以每 1GB 計算價錢的話,中國聯通 這張降價至 $250 的「$358 120GB 年卡」的平均每 1GB 價值是 $2.08。按我們在 SIM Card 評測裡的各項測試比較,以每 GB 計算,價格並不算最便宜。

如果我們把附送的「香港及澳門 180日上網卡(50GB)」合拼計算則是每 $1GB = $1.47,屬抵玩水平。至於這個算合併計算方式是否適用你的實際環境就各下自己要考慮一下。

如果你在使用儲值卡後,想保留 中國聯通的號碼,答案係可以的,增值劵為 $50 或 $100。可以在 7-11 便利店、OK 便利店等使用用 VISA、MasterCard、JCB、銀聯信用卡、Alipay HK、或者八達通付款增值。最平費用係 $50。至於速度方面,大家可以參考一下過往的中國聯通香港 SIM Card 速度數據:


【SIM 評測】中國聯通 $100 40GB 本地儲值 1.5個月卡,1GB=$2.5
【SIM 評測】中國聯通 $100 40GB 本地儲值 1.5個月卡,1GB=$2.5

【開箱評測】Samsung S21 Ultra 手機:3倍+10倍光學變焦可用達 30倍

Samsung Galaxy S21 系列中,最多人留意當然是拍攝規格最高的 Galaxy S21 Ultra,除拍攝以外,Galaxy S21 Ultra 螢幕部份,都應用了 Samsung 最新的技術。與 Samsung 去年推出的 Galaxy S20 Ultra 比較,這次的 Samsung S21 Ultra 在它之上更提昇了一個檔次,並進行了應該有的改進。今次會跟大家作全面開箱評測。

Samsung Galaxy S21 Ultra 硬件規格

螢幕尺寸:6.8 吋 Dynamic AMOLED 2x Infinity-O (3200 X 1440)
機身體積:165.1 x 75.6 x 8.9 mm
重量:228g
處理器:Sanpdragon 888
儲存空間:12GB RAM/256GB ROM、16GB RAM/512GB ROM
系統:Android 11
主相機:1.08 億像素 f/1.8 光圈廣角鏡頭、1200 萬像素 f/2.2 光圈 120 度超廣角鏡頭、1000 萬像素 f/2.4 光圈 3 倍 OIS 鏡頭、1000 萬像素 f/4.9 光圈 10 倍 OIS 鏡頭
前置相機:4000 萬像素
電池容量:5000 mAh
其他:螢幕指紋識別、120Hz 刷新率、NFC、WiFi 6E、5G+4G 雙卡雙待、IP68 防水
定價:12GB/256GB HK$9698、16GB/512GB HK$10698

黑色機身,簡約型格

可能小編已經看得太多閃爍效果的玻璃機背,今次 Samsung Galaxy S21 Ultra 回歸原點,採用純黑色機背為主調,鋼琴面的中框,配搭上簡約而有型格。主相機的感光元件比 Galaxy S21 更大,而且還有潛望鏡頭,主相機凸出機背的情況比 Galaxy S21 更多亦可以理解。

採用 6.8 吋屏幕

設 4000 萬像素前鏡頭

鋼琴面的中框

純黑色機背

主相機凸出機背比 S21 嚴重

不設 Micro SD 卡擴充

6.8 吋 Dynamic AMOLED 2x Infinity-O 是 S21 Ultra 重點

Samsung Galaxy S21 Ultra 應用 6.8 吋 2K+ AMOLED 螢幕,螢幕即使調整至最高解像度,亦支援 120Hz 刷新率,比起上代需要將解像度調整至 FHD+ 更進一步。唔講唔知今次 Samsung 在螢幕採用全新有機材料,提高電子在有機材料層中的移動速度,從而大大提升發光效率,所以可以達到 1500 nit 亮度,對比度達到 3,000,000 比 1,色彩飽和度亦比以往提高 100%。不過,在日光下使用 Galaxy S21 Ultra,依然是有反光與亮度不足的情況。

YouTube 播放支援 HDR 顯示

YouTube 影片支援 HDR

睇 YouTube 影片雖然支援 HDR,色彩與動態範圍都十分出色,但係只是支援 FHD 解像度。而有一點十分奇怪,就是睇相片時,Raw 檔案的效果會比 Jpg 更好,與電腦播放時剛剛相反。

最高只能支援 1080P 播放

S21 Ultra 支援 S-Pen

Samsung Galaxy S21 Ultra 與 S21 及 S21+ 都運行 Android 11 系統,功能除了已介紹過的 Dual Messenger、安全資料夾、Samsung Dex 之外,Galaxy S21 Ultra 更在 S 系列手機首次支援 S-Pen。如果大家有 Galaxy Note 系列手機的 S-Pen,都可以在 Galaxy S21 Ultra 使用。

S21 Ultra 頂級效能,使用時間要留意

Samsung Galaxy S21 Ultra 規格為 Snapdragon 888 CPU、12GB/16GB RAM、256GB/512GB ROM 等,以 12GB/256GB 版本作 Antutu 測試,分數是 644652 分,效能都算頂級。不過 Samsung Galaxy S21 Ultra 雖然有 5000 mAh 特大電量,但係 PCMark 2.0 使用時間測試結果,只係得 11 小時 15 分鐘,比一般手機使用時間短大約 30%,重度使用記得帶個尿袋出街。

支援 5G+4G 雙咭雙待,首次加入 WiFi 6E 功能

支援 5G+4G 雙咭雙待

Samsung Galaxy S21 Ultra 網絡對應功能上,支援 5G+4G 雙咭雙待,以中移動 5G 咭,在 K11 Muse 商場,下載速度都有 320 Mbps。WiFi 對應最新的 WiFi 6E 制式,與一般 WiFi 6 不同之處是以 6GHz 連接,由於小編未有 WiFi 6E Router,這方面或要稍後時間再同大家試試。

Samsung S21 Ultra 配合中國移動 5G SIM卡在尖沙咀海港城 測試,速度高達 470Mbps

Samsung S21 Ultra 5G 速度測試

SIM 卡方面為 4G + 5G 設計,支援中港兩地 3G、4G 及 5G 制式,並且不支援 microSD 卡。速度方面理論值為:LTE DL Cat 20: 2000Mbps / LTE UL Cat18: 200Mbps,支援 IEEE 802.11 a/b/g/n/ac/ax 2.4G+5GHz, HE80, MIMO, 1024-QAM。4G 與 5G 制式如下:

5G Sub-6 FDD: N1(2100),N5(850)
5G Sub-6 TDD: N41(2500),N78(3500),N79(4500)
4G FDD-LTE: B1(2100),B2(1900),B3(1800),B4(AWS),B5(850),B7(2600),B8(900),B12(700),B13(700), B18(800),B19(800),B20(800),B25(1900),B26(850),B28(700)
4G TDD-LTE: B34(2010),B38(2600),B39(1900),B40(2300),B41(2500)
3G WCDMA: B1(2100),B2(1900), B5(850),B8(900)
2G GSM: GSM850,GSM900,DCS1800,PCS1900

Samsung S21 Ultra 配合中國移動 5G SIM卡在尖沙咀地鐵站外 測試,速度高達 380Mbps

Samsung S21 Ultra 的 5G 計劃上台優惠

根據中國移動香港 CMHK 的 5G 上台計劃,即日起至 1 月 28 日,預訂 Samsung S21 及 S21+ 上台選用 30GB 5G 服務計劃,可以用優惠價上台 $7,498 選購 Samsung Galaxy S21 Ultra 5G (256GB),再送 SmartTag (藍牙版)、5 PORTS QC & PD多功能充電器、Samsung Galaxy Buds Pro 智能降噪耳機及 Samsung 原廠全透視感應保護套連 S pen。

除了預訂禮品外,一般選用 CMHK 5G 服務計劃也包括︰UGAME VIP 會籍玩雲端遊戲、UTV hmvod 電影組合、Privilege Club 會籍等,或選擇用 $19 選購價值 $38 的 JOOX 音樂 VIP 服務。

型號記憶體建議零售價現客合約優惠^上台優惠*
Samsung Galaxy S21 Ultra 5G12GB+ 256GB$9,698$8,498$7,498
Samsung Galaxy S21 Ultra 5G16GB+ 512GB$10,698$9,398$8,398

*此為選用 5G 服務計劃 30GB 並簽約 24 個月的新客戶上台優惠價。
^適用於選用月費 $148 或以上服務計劃的客戶,須簽訂 12 個月合約及扣除每年指定手機優惠限額。

四鏡主相機,照顧日常拍攝所需

Samsung Galaxy S21 Ultra 主打四鏡主相機,設 1.08 億像素 f/1.8 光圈廣角鏡頭、1200 萬像素 f/2.2 光圈 120 度超廣角鏡頭、1000 萬像素 f/2.4 光圈 3 倍 OIS 鏡頭、1000 萬像素 f/4.9 光圈 10 倍 OIS 鏡頭。配合數碼變焦,拍攝範圍涉獵 13mm – 2400mm 提供極高的拍攝彈性。拍攝介面亦設 0.6X 至 100X 等多個拍攝倍數可以選擇。

夜晚拍攝,主鏡成像吸引

超廣角鏡,還是最好

超廣角鏡,在手機中接近最 Wide,無論動態範圍與拍攝色彩,都非常討好,雖然有紫邊問題,但依然是手機中最好的超廣角鏡頭。

1.08 億像素廣角鏡,雜訊處理係唯一弱點

廣角鏡頭用了全新 Samsung ISOCELL HM3 1/1.33″ 1.08 億像素感光元件,可以講係超大的手機感光元件面積。小編認為,今次廣角鏡最大進步是對焦方面,比上代快而準,點選螢幕後,鎖定對焦點的功能,有一定作用。拍攝水準一貫地在手機的高水平,但 ISO500 已經開始畫質下降,雜訊處理能力還需要提升,先有望問鼎最佳拍攝手機。

3 倍鏡實用度高

X3 – X9 距離拍攝,就要交比 3 倍鏡頭,日常拍攝效果都唔會有投訴,表現相當出色,較令人意外是其 ISO 500 雜訊處理表現,與廣角鏡頭差不多。

30 倍數碼變焦

10 倍潛望鏡 30 倍已是極限

潛望鏡足料地是光學 10 倍的距離,遠距離的景像都可以盡收眼底。即使用潛望鏡拍攝時,都會同時拍攝多張,重疊後才輸出一張較高質的相片,但 30 倍遠攝已是極限。

導演模式可前後鏡同時錄影

Samsung Galaxy S21 Ultra 都跟上代一樣,最高支援 8K 24fps 影片錄影。功能方面加入導演模式,可以一個介面睇曬機背三支鏡頭的構圖,可以前後鏡頭,以螢幕左右分割,或者前鏡小視窗方式錄影,令到錄影的玩味更高。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導演模式在拍攝上懂得隨著你的主鏡頭拍攝情況,根據前鏡或後鏡為主畫面,自動更改收音咪錄取音訊,加強收音效果。

加入導演模式

前後鏡螢幕左右分割錄影

前後鏡同時錄影

Samsung S21 Ultra 支援外置 USBC 收音咪

Samsung S21 系列在影片拍攝上,與 Note 20 系列相同,可以利用機身上的兩個收音咪進行錄音外,也能夠分別選擇針對正面,或背面進行收音。

除此之外,Samsung S21 Ultra 也支援 USBC 收音咪,可以利用第三方的收音,增加影片拍攝時的收音距離。支援 External Mic 對比其他的 Android 手機來說仍然是罕有功能。這個功能除了在 Pro Video 模式可以直接選擇外,我們也可以在普通的 Video 模式或「導演模式」裡使用。當連接 External Mic 拍攝時會有相關的字眼提示,但只有在 Pro Video 模式時才會有相機常見的音量顯示錶。

除了 USBC 收音咪外,藍牙耳機也可以成為影片拍攝的收音方式,除了 Samsung 自家的 Galaxy Buds 外,其他品牌的藍牙耳機也適用此功能。與 Note 20 比較,S21 系列新增的就是「藍牙耳機+S21 Ultra 機身」同步收音功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hV3KtIpo1A

總結:各方面都唔錯,只係要留意使用時間

Samsung Galaxy S21 Ultra 無論屏幕、拍攝與效能都到達手機的最高水準。相機的 3倍 + 10倍光學變焦組合應該是未來兩年旗艦級手機的標配選項,成像可用達 30倍後應該較難再取得突破。接下來的相機突破點應該在夜晚變焦拍攝的畫質提昇上。

Samsung S21 Ultra 比較可惜是仍然是 5G+4G 手機,但加入了還沒有 Router 支援的 WiFi 6E 令人驚喜。唯獨是 Qualcomm Snapdragon 888 配 120Hz 屏幕較耗電,不利使用時間,用得就預左帶定個尿袋備用。

CMHK 5G 月費新計劃:學生 Plan $158 有 30GB

中國移動香港 CMHK 推出新的 5G 網絡月費計劃,計劃限學生使用,月費 $158 + $18 行政費(攜號轉台可免行政費)即可使用 5G 網絡。這個計劃包含以下幾個重點:

  • 30GB 香港 5G 數據
  • 30GB 後限速 5Mbps
  • 3GB 中國內地及澳門數據
  • 無限 香港通話分鐘
  • 3 個月 UGAME 串流遊戲會藉

這個 CMHK「學園 5G 服務計劃」除了以上項目外還有網店限定的優惠:UTV hmvod 標準電影組合 12個月及附送 20,000 MyLink 積分可兌換 $200 服務或產品,並有 $1,200 上台奬賞選購 5G 手機。

$158 月費計劃外,CMHK 還有 $238 100GB 計劃與 $328 200GB 計劃,內容詳見下表:

香港 5G 頻譜發展,暫時只能靠 N1、N78

2020 年正式啟用 5G 網絡服務的香港,主要應用 N1 (2100 MHz),N78 (3.3GHz 及 3.5GHz) 網絡頻譜,現在網速介乎 100Mbps – 800Mbps,視乎使用地區及網絡供應商。為了加快建設 5G 網絡的速度,現在都以 Non Standalone (NSA) 方式進行。

以 NSA 建網,主要以 4G 網絡技術升級進行,亦未使用 5G 的核心技術,通話主要用 VoLTE,5G 負責傳送數據。要待下一階段大約 2 年後,才會改為 Standalone (SA) 的方式建設完善的 5G 網絡,這時才算是真正的 5G 網絡 (通話及數據傳輸都用 5G 網絡),實現以 5G 網絡作 VoNR (或叫 Vo5G) 通話,據說通話音質可媲美 CD 呢!

大埔、馬鞍山及赤柱結界只能靠 N1

在大埔、馬鞍山及赤柱等地區,因為香港有兩間衛星公司一直沿用 3.5GHz 頻譜,其衛星接收發射站設於大埔工業村及赤柱。為免造成干擾,政府禁止在這些地區建立 3.5GHz 5G 網絡基站,因而成為了 5G 「結界」,是 5G 網絡鋪設的一大障礙。因此要在這些地區設置 5G 網絡,現在主要都是用低頻 N1 頻譜進行,將來亦會靠 mmWave 毫米波頻段提速。

至於香港將會應用的 N79 (4.9 GHz) 網絡頻段,只有電訊商 csl. 及 CMHK 持有,將來亦會用作建設 Sub-6 的 5G 網絡,而 mmWave 毫米波頻段 (26GHz 及 28GHz),則只有 3HK 未持有這些網絡頻段,如將來純粹比較網絡速度,網速應該不及其他電訊同業。

延伸閱讀:【詳解】什麼是 5G?香港網絡、制式、月費與結界問題

什麼是螢幕刷新率 (Hz)?與 fps 區別與關係?120Hz 手機值得嗎?

刷新率 Refresh Rate 是指屏幕每秒重新繪製圖像次數的量度。它以赫茲為單位,通常縮寫為 (Hz) 。刷新率通常與幀率 (fps或每秒格數) 混淆。它們的確非常相似,均指每秒顯示靜態圖像的次數,但 (fps) 通常指內容本身,而 (Hz) 指影片信號或屏幕顯示。我們在 Samsung S21 Ultra 上看到標示的 120Hz 屏幕指的就是 屏幕每秒顯示次數 Hz,而不是影片每秒播放的次數 fps。

事實上,無論是手機製造商,還是電視製造商,很多時候都會一定程度誇大刷新率 (Hz) 對畫面質素的影響。這裡並不是說高 Hz 不好,從理論上 120Hz 必然比 90Hz 好,也肯定比 60Hz 好,但高 Hz 的屏幕需要有高 fps 的影片輔助,否則只是得物無所用,或僅僅流於過場效果流暢度提昇。

60fps 影片內容的顯示效果如何?

先了解 (fps) 與 (Hz) 的關係。在 120Hz 手機上播放 60fps 影片時,你看起來的感覺幾乎與在 60Hz 手機上看到的內容一樣。因為影片本來就是以每秒 60 格的方式播放,即使你的手機支援 120Hz 屏幕,它只能被限制在 60fps 或 60Hz 的界限。即使你的手機能夠把 60fps 的畫面通過插植或其他方式弄成 120Hz,把每秒的幀數翻倍,產生較少的延遲感覺,但與真正的 120fps 畫面仍然有很大距離。

YouTube 在手機僅支援 60fps

根據現時 YouTube 的畫面內容,1080p 或 1440p 的影片僅支援 60fps,即使你使用的手機擁有 120Hz 屏幕,它也只有 60fps 的能力,所以你難以真正享受到 120Hz 的螢幕能力。至於 NETFLIX 的情況,我們下文再作說明。

刷新率 Hz 何時會有意義?

60Hz 屏幕顯示效果如何 ?

60Hz 屏幕在顯示上述的 60fps 影片時,直接簡單的停留在 60Hz 上,這個無需轉換的影片 fps 與屏幕 Hz 是最佳情況。不過,若你觀看的影片不是 60fps,只有 24fps,由於它不能被 60Hz 除盡,所以屏幕需要採用一種名為 3:2 pulldown 的技術,把影片中每幀的畫面重複 3 次和 2 次交替以顯示。這會加大手機的功耗,但你的手機可能直接放棄,直接降低本來的 60Hz 至 24Hz 來顯示影片。

90Hz 屏幕顯示效果如何 ?

相比起 120Hz 或 60Hz,90Hz 屏幕的手機在刷新率上更加尷尬。因為大部份的影片拍攝均在 24fps、25fps、30fps 或 60fps 這些條件下拍攝。若手機必然需要顯示 90Hz 影像,那麼必然需要重新調較計算影片內容,這肯定導致功耗增加,在一些採用非正常節奏,如快鏡或慢鏡等對 fps 有更大要求的影片畫面上或許有些微影響。

120Hz 屏幕顯示效果如何 ?

上面我們有提到 120Hz 屏幕在手機上播放影片需要配合影片的 fps。那麼 120Hz 屏幕對於影片又會如何呢?與上文所言,在顯示 60fps 影片時, 手機會把影片中的幀數 x2,或手機直接降至 60Hz 顯示,我們看來的效果沒有太大差別。

至於 24fps 的影片配合 120Hz 屏幕,由於可以被除盡,所以手機會把影片中的幀數 x5,或稍降至 24Hz 顯示內容,我們在觀看上也不會有明顯的差別。因此,如果你的手機必然會維持在 120Hz 播放的話,那麼你在畫面顯示時應該避免選擇 25fps 的影片(基本上你也不太容易找到 25fps 影片)。

NETFLIX 情況比較特別

NETFLIX 裡面的影片雖然有支援不同的 fps,在播放時有些也支援 120fps,但大部份的影片以電影標準拍攝,所以在導演拍攝時都是以 24fps 為準則,或更進一步採用 60fps 拍攝。因此,你在觀看時如果用到最強的 fps,屏幕需要作出兩個選擇,一是以 3:2 pulldown 方式顯示 24fps 影片,或直接更改屏幕的刷新率來顯示影片。

總結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你的手機刷新率達到 120Hz 並不會對你帶來任何壞處。因為手機廠商也不是白痴,長期顯示 120Hz 畫面需要使用更多電力,對平衡手機使用時間沒有任何好處。因此,大部份的手機廠在使用 120Hz 屏幕時都會按畫面內容把 Hz 降頻,以節省電力。

在實際使用時,你除了轉場畫面或部份高階遊戲用得到 120Hz 外,大部份時間其實只是在 10Hz – 60Hz 之間遊走。難道你需要在閱讀 WhatsApp 或 Facebook News Feed 時享受 120Hz 嗎?因此,遊戲是你唯一可以真正有可能享受到 120Hz 屏幕的時候,也是標榜電競的手機多以屏幕刷新率作賣點的原因。若你想要享受手機 120Hz 屏幕,那就只能夠從遊戲中獲得。日常使用與觀看影片的話,你是用不著的。

【開箱評測】Samsung S21 & S21+ 手機:相機變焦可用維持 20倍 Zoom

Samsung 2021 年正式的第一炮終於到來,Samsung 傳奇的 S 系列迎來 S21,並有 S21、S21+ 與 S21 Ultra 三款。這裡石先生率先為大家帶來 Samsung S21 與 S21+ 兩款的真心評測,拍攝質素、系統功能與效能成績與入手心得,特別是標榜的 30倍變焦與新增的 USB 外置收音咪及導演模式都可以在文章中了解。

Samsung Galaxy S21 硬件規格

螢幕尺寸:6.2 吋 Dynamic AMOLED 2x Infinity-O (2400 × 1080)
機身體積:151.7 x 71.2 x 7.9 mm
重量:172g
處理器:Sanpdragon 888
儲存空間:8GB RAM/128GB ROM、8GB RAM/256GB ROM
系統:Android 11
主相機:1200 萬像素 f/1.8 光圈廣角鏡頭、1200 萬像素 f/2.2 光圈 120 度超廣角鏡頭、6400 萬像素 f/2.0 光圈 3 倍遠攝鏡頭
前置相機:1000 萬像素
電池容量:4000 mAh
其他:螢幕指紋識別、120Hz 刷新率、NFC、WiFi 6、5G+4G 雙卡雙待、IP68 防水
定價:8GB/128GB HK$5,898、8GB/256GB HK$6,298

Samsung S21+ 與 Samsung S21

Samsung Galaxy S21+ 硬件規格

螢幕尺寸:6.7 吋 Dynamic AMOLED 2x Infinity-O (2400 × 1080)
機身體積:161.5 x 75.6 x 7.8 mm
重量:202g
處理器:Sanpdragon 888
儲存空間:8GB RAM /128GB ROM、8GB RAM / 256GB ROM
系統:Android 10
主相機:1200 萬像素 f/1.8 光圈廣角鏡頭、1200 萬像素 f/2.2 光圈 120 度超廣角鏡頭、6400 萬像素 f/2.0 光圈 3 倍遠攝鏡頭
前置相機:1000 萬像素
電池容量:4800 mAh
其他:螢幕指紋識別、NFC、WiFi 6、5G+4G 雙卡雙待、IP68 防水
定價:8GB/128GB HK$7,598、8GB/256GB HK$7,998

設計只有螢幕大小不同

Samsung Galaxy S21 與 Galaxy S21+ 只有直身螢幕大小不同,S21 是 6.2 吋,S21+ 是 6.7 吋,如果講手感,S21 絕對完勝。兩部機都會用金屬中框,同埋有中框與機背相機融合設計。機背已經無再用玻璃物料,轉用纖維機背無疑少左一份高貴感,但可將機身變得輕巧,其實都有優點。

Samsung S21 / S21+ 與上代的 S20 及 S20+ 不同的是,它們沒有採用彎曲屏幕,而是採用平面屏幕,兩者並同時採用 Gorilla Glass Victus 玻璃。屏幕的顯示效果很好,1,500 流明的亮度充足、顏色與視角都非常好,採用 Dynamic Display 及 FHD+ 的解析度讓它整體看起來更好。

Samsung Galaxy S21 與 Galaxy S21+ 只有直身螢幕大小不同

兩機都設 1000 萬像素前相機

都設有金屬中框

USB-C 及 SIM 咭槽都在機底

不支援 Micro SD 擴充

加入中框與機背相機融合設計

轉用纖維機背

設三鏡主相機

運行最新 Android 11

兩部新機都運行最新 Android 11 與 ONE UI 3.1 介面,螢幕方面會支援自動化刷生率功能,會因應使用 Apps,自動由 48Hz – 120Hz 切換,達到更加慳電效果。螢幕亦支援 Always On 與指紋識別功能,由於識別範圍比上代大左 1.7 倍,識別準確度與速度都提高左唔少,將手指放落去,唔洗半秒就識別完成。

Samsung S21 / S21+ 採用最新的 One UI 3.1,它除了一些外觀小改變,也加入了更多的功能並可配合 Android 11。系統功能主要都同以前既 Samsung 旗艦機相同,包括有 Dual Messenger,可以同時安裝兩個相同社交平台。

安全資料夾將你部 S21 完全變左第二部機,在資料夾內有完整相薄,應用下載等等,與手機可以互不相通,時間管理達人必備。Samsung Dex 像電腦的使用介面,分開了變為在電腦螢幕,或許在電腦螢幕上使用。

頂級效能,使用時間要留意

Samsung Galaxy S21 與 Galaxy S21+ 都配備 Snapdragon 888 CPU、8GB LPDDR5 RAM 等規格,兩機 Antutu 跑分都超過 650,000,都達到 Android 機最頂級的成績,但比較意外,是效能與 Snapdragon 865+ 比較,成績都唔算有大幅程度升級。

使用時間方面,兩部機分別用 4000mAh 與 4800mAh 電量,PCmark 2.0 使用時間測試,結果只有約 11 小時,比起 Snapdragon 865+ 的手機,使用時間足足少了 40%,持續使用時間的確令人擔心。

支援 WiFi 6 速度,最高達 1.2Gbps

Samsung S21 配合中國移動 5G SIM卡在尖沙咀 The ONE 測試,速度高達 480Mbps

Samsung S21 / S21+ 5G 速度測試

Samsung S21 / S21+ 的 SIM 卡方面為 4G + 5G 設計,支援中港兩地 3G、4G 及 5G 制式,並且不支援 microSD 卡。速度方面理論值為:LTE DL Cat 20: 2000Mbps / LTE UL Cat18: 200Mbps,支援 IEEE 802.11 a/b/g/n/ac/ax 2.4G+5GHz, HE80, MIMO, 1024-QAM。4G 與 5G 制式如下:

5G Sub-6 FDD: N1(2100),N5(850)
5G Sub-6 TDD: N41(2500),N78(3500),N79(4500)
4G FDD-LTE: B1(2100),B2(1900),B3(1800),B4(AWS),B5(850),B7(2600),B8(900),B12(700),B13(700), B18(800),B19(800),B20(800),B25(1900),B26(850),B28(700)
4G TDD-LTE: B34(2010),B38(2600),B39(1900),B40(2300),B41(2500)
3G WCDMA: B1(2100),B2(1900), B5(850),B8(900)
2G GSM: GSM850,GSM900,DCS1800,PCS1900

Samsung S21+ 配合中國移動 5G SIM卡在尖沙咀 Donki 外進行測試,速度高達 380Mbps

Samsung S21 / S21+ 的 5G 計劃上台優惠

根據中國移動香港 CMHK 的 5G 上台計劃,即日起至 1 月 28 日,預訂 Samsung S21 及 S21+ 上台選用 30GB 5G 服務計劃,可以用優惠價上台 $7,498 選購 Samsung Galaxy S21 Ultra 5G (256GB),再送 SmartTag (藍牙版)、5 PORTS QC & PD多功能充電器、Samsung Galaxy Buds Pro 智能降噪耳機及 Samsung 原廠全透視感應保護套連 S pen。

除了預訂禮品外,一般選用 CMHK 5G 服務計劃也包括︰UGAME VIP 會籍玩雲端遊戲、UTV hmvod 電影組合、Privilege Club 會籍等,或選擇用 $19 選購價值 $38 的 JOOX 音樂 VIP 服務。

型號記憶體建議零售價現客合約優惠^上台優惠*
Samsung Galaxy S21 5G8GB + 256GB$6,298$5,498$4,498
Samsung Galaxy S21+ 5G8GB + 256GB$7,998$6,998$5,998

*此為選用 5G 服務計劃 30GB 並簽約 24 個月的新客戶上台優惠價。
^適用於選用月費 $148 或以上服務計劃的客戶,須簽訂 12 個月合約及扣除每年指定手機優惠限額。

Samsung S21 / S21+ 日光拍攝頂級,雜訊處理就一般

Samsung Galaxy S21 與 Galaxy S21+ 都採用相同的三鏡頭拍攝規格,1200 萬像素廣角與遠廣角鏡頭由於最低可以用 ISO25 影相,日光下影相,清晰度與細緻度都極高,配合 HDR 功能大幅度地提升動態範圍表現。不過當相片 ISO 超過 250,相片的雜訊就開始浮現,試用 ISO 1250 拍攝會出現很多雜訊,低光拍攝表配個人認為同上代比較進步並不明顯。

6400 萬像素遠攝鏡實際是以 28mm 鏡頭,透過相片剪裁與演算法獲得 2倍 – 30 倍數碼變焦的拍攝效果。日光下 X10 拍攝效果還過得去,20倍 或 30倍 都比較朦。

「20倍變焦」效果屬可用範圍

導演模式可前後鏡同時錄影

Samsung Galaxy S21 與 Galaxy S21+ 都跟上代一樣,最高支援 8K 24fps 影片錄影。功能方面加入導演模式,可以一個介面睇曬機背三支鏡頭的構圖,可以前後鏡頭,以螢幕左右分割,或者前鏡小視窗方式錄影,令到錄影的玩味更高。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導演模式在拍攝上懂得隨著你的主鏡頭拍攝情況,根據前鏡或後鏡為主畫面,自動更改收音咪錄取音訊,加強收音效果。

加入導演模式

前後鏡螢幕左右分割錄影

前後鏡同時錄影

Samsung S21 / S21+ 支援外置 USBC 收音咪

Samsung S21 系列在影片拍攝上,與 Note 20 系列相同,可以利用機身上的兩個收音咪進行錄音外,也能夠分別選擇針對正面,或背面進行收音。

除此之外,Samsung S21 系列也支援 USBC 收音咪,可以利用第三方的收音,增加影片拍攝時的收音距離。支援 External Mic 對比其他的 Android 手機來說仍然是罕有功能。這個功能除了在 Pro Video 模式可以直接選擇外,我們也可以在普通的 Video 模式或「導演模式」裡使用。當連接 External Mic 拍攝時會有相關的字眼提示,但只有在 Pro Video 模式時才會有相機常見的音量顯示錶。

除了 USBC 收音咪外,藍牙耳機也可以成為影片拍攝的收音方式,除了 Samsung 自家的 Galaxy Buds 外,其他品牌的藍牙耳機也適用此功能。與 Note 20 比較,S21 系列新增的就是「藍牙耳機+S21 機身」同步收音功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hV3KtIpo1A

總結:建議入 Samsung Galaxy S21

Samsung S21 / S21+ 的定位如此相似可說是意料之外,特別是鏡頭差距有限,最主要的差異只是尺寸與使用時間。

Samsung Galaxy S21 與 Galaxy S21+ 之間作出選擇的話, 石先生覺得兩部機除左螢幕大細,用落其實差唔多,Galaxy S21 個價低 HK$1,700,手感較適合單手控制,如果純買機建議大家入手。相反如果想夾埋 5G Plan 一齊上台買機的話,可以考慮 S21+,使用時間稍稍增加,屏幕也大一點點。

Samsung S21 提供幻影灰、幻影白、幻影粉紅及幻影紫
8GB RAM + 256GB 儲存空間售價為 $6,288
8GB RAM + 128GB 儲存空間為 $5,888

Samsung S21+ 提供 幻影紫、幻影黑、幻影銀
8GB RAM + 256GB 儲存空間售價為 $7,998
8GB RAM + 128GB 儲存空間為 $7,598

【推薦】Google TV 新手必備 Apps:免費電影、新聞直播、體育娛樂

以往可能只有 Android TV 才能夠用到 Google Play Store 的 Apps,但自從賣價只要 $498 Chromecast with Google TV 推出後,大家都可以在電視上用到 Google Play Store Apps,今天就跟大家好好分享一下,香港用到,也適用香港環境的 Apps。若你使用的是 Android TV Box 也適合以下的內容。

這樣無論你使用的 SONY、TCL 原廠就有附的 Android TV 電視,還是用 LG、Samsung 電視再搭配 Chromecast with Google TV,你都可以用以下這些 Apps,這樣就可以讓你的電視除了看普通的香港電視:TVB、ViuTV 及港台電視外,還有更多更正的節目。

ViuTV

ViuTV
下載:Google Play Store / 免費

依個唔駛介紹咁多,係香港人既都會知道,依架本地除左大台慣性有人開電視睇(聽?)之外,基本會推出有質素既節目,就係 Viu TV,而 GoogleTV 可以直接下載 《Viu TV》 app,並在電視上播放。

這個 ViuTV 與你在電視上看到的最大不同,在於你可以隨時「點播」,選擇你想要看的節目重溫,不受播放時間限制,於夜晚先返屋企的你來講,咁就唔會錯過精彩節目啦。

港人話電視

港人話電視
下載: Google Play Store / 免費

幾時都話,睇每一件事都唔可以只睇表面,特別係非常重要,關乎你同我既新聞報導,特別現今係互聯網既年代,好多時唔同既新聞機構,都直接會開 live,把現場第一手情況播出黎,而《港人話電視》可以 4 台同播、FB Live 直播及電台功能,等你係一個螢幕就睇晒唔同台既畫面。

如果你想睇多啲新聞台,港人話電視包括:now 新聞台、now 直播台、有線新聞台、有線直播台、香港開電視、RTHK 港台電視 31、RTHK 港台電視 32 及 Viu TV 等等。特別時刻更加會有不同小網台的 Facebook Video 直播,可以話係香港用智能電視的必備 Apps。

TVHK

TVHK
下載:TVHK(APK 檔)/ 免費

除了 港人話電視外,《TVHK》,既概念差唔多,都係想為你帶來更多好新聞、好節目,等你唔使再焗住睇「是是但但」既節目。安裝上,建議大家兩個 Apps 都安裝,以免那天任何一個無法使用。

Bloomberg

Bloomberg
下載:Google Play Store / 免費

不想看香港電視,想看外國的財經新聞,可以直接下載 Bloomberg TV,不斷看最新的 Bloomberg 財經消息。全英文,但由於沒有廣告時段,所以不時會重複播放罐頭畫面,需要注意。

Puffin TV

Puffin TV
下載:Google Play Store / 免費

如果你想要的網站沒有出現在 Google Play Store,那你可以使用這個 Puffin TV 來處理。它實際上只是一個瀏覽器 Browser,但它在介面上更方便電視使用,而且還可以用你的手機去控制它,整體來說更方便。這樣你就可以看到任何的網站影音內容。 

NETFLIX

NETFLIX
下載:Google Play Store / 付費訂閱

全球知名的影視娛樂平台 《NETLIFX》,由荷里活大製作的熱門電影至本地香港電影都有,仲有其他國家的劇集、綜藝節目等等,Google TV 已經預設依款程式,或者你都可以係 Google Play 市集下載,但 NETLIFX 係需要收取費用,只要科左金,就任你睇。

千尋影視

千尋影視
下載:千尋影視(APK 檔)/ 免費

鍾意睇大陸劇或者日韓綜藝節目的話,相信一定有用過《千尋影視》,不過依個 app 唔可以直接係 Google Play 下載,而係需要先上網 Download 係 USB 手指入面,然後在移植安裝到電視機上。或者用 Cloud File Management 安裝才可以,大家可以參考以下影片,咁就可以安裝得到。 

KKBOX

KKBOX
下載:Google Play Store / 付費訂閱

簡單啲講,熱門影音平台《KKBOX》就係提供本地至海外既歌手同歌曲俾你聽,可以直接在 Google Play 下載,首先會提供 7 天免費試用,如果想繼續的話,就要俾錢參加月費計劃。

Spotify

Spotify
下載:Google Play Store / 免費 或 付費訂閱

Spotify》同《KKBOX》一樣都係音樂應用程式,只要下載後註冊左帳號,就可以係電視上播放音樂、歌曲,而 《Spotify》最吸引人既地方就係提供左免費版,唔駛科金都用到,但係代價就係要睇返 app 內既廣告,如果選擇成為付費用戶,咁就無煩惱了。

Plex

Plex
下載:Google Play Store / 免費

《Plex》 係一款支援桌面與行動平台既 app,如果應用係 Google TV 可以成為影音娛樂中樞,用法就好似 Google Drive、Dropbox 咁,你可以直接係電視上管理、串流和播放影音,仲可以利用 Plex Media Server 自建影音資料庫,而 Plex News 則能看觀看多元的新聞串流。大部份嘅 NAS 都支援 Plex,如果唔想用 NAS 本身的,也可以安裝使用 Plex。

ES Explorer

ES Explorer
下載: Google Play Store/ 免費

手機版的《ES Explorer》是全球最受歡迎的其中一款 App,應用於檔案管理方面,而電視版的《ES Explorer》都係提供同樣既服務,支援照片、音樂、電影、文件及程式管理,放便你管理及讀取存放於裝置記憶體、microSD、區域網路或雲端上的檔案,仲可以複製、移動、更改檔名、刪除或分享。

AirScreen

AirScreen
下載:Google Play Storer / 免費

Google TV 就係 Google 自家推出,當然兼容 Android 系統既平板同電話,但係 Apple iPhone 和 iOS 平台用家都唔駛灰晒,因為你可以用 《AirScreen》 依個 app,程式支援 AirPlay 無線連接,咁就可以係電視上瀏覽 iPhone 或 iPad 的內容。

DailyMotion

DailyMotion
下載:Google Play Store / 免費

大家睇片多數都會用 《Youtube》,不過其實你仲可以選擇 《Dailymotion》,依款程式都係影音分享平台,雖然無 《Youtube》咁豐富,不過又可以搵到其他平台無既內容,而最重要就係免費版,任睇唔嬲。係手機睇到有正片,直接係手機右上角按分享制,就可以轉去電視上睇,夠哂方便。

Facebook

Facebook
下載:Google Play Store / 免費

《Facebook》都唔駛介紹太多,大家都知道係一個知名既全球熱門社交平台,依架除左係電腦、電話、平板上到 Facebook 之外,仲可以係電視上面用到程式。係手機睇到有正片,直接係手機右上角按分享制,就可以轉去電視上睇,夠哂方便。

《YouTube》都唔駛介紹太多,大家都知道,而且更重要係無論你係 Android TV、Google TV 還是機頂盒都會內置,無需下載。

YouTube
下載:Google Play Store / 免費

【開箱評測】Nokia 5.4 手機:平價悶黐塵,穩陣但得主鏡叫 OK

去年低於 HK$2,000 的手機,鬥得比旗艦機更加激烈,今年情況雖然未知會否延續,但 Nokia 已經出招推出 Nokia 5.4,究竟呢款平價表現係點,大家可以從今次真真心評測了解。

Nokia 5.4 硬件規格

螢幕尺寸:6.39 吋 AMOLED (1560 x 720)
機身體積:160.97 × 75.99 × 8.7 mm
重量:180g
處理器:Qualcomm Sanpdragon 662
儲存空間:4GB RAM /128GB ROM
系統:Android 10
主相機:4800 萬像素廣角鏡、500 萬像素超廣角鏡、200 萬像素景深鏡頭、200 萬像素微距鏡頭
前置相機:1600 萬像素
電池容量:4000 mAh
防水:無
無線充電:無
5G:無
WiFi 6:無
NFC:有
其他:指紋識別、3.5mm 耳機插頭、NFC、獨立 Google 助手鍵
定價:HK$1,798

色彩特別,機背易黐塵

Nokia 5.4 採用 6.39 吋開孔螢幕,開孔位置設 1600 萬像素前相機,在智能手機中可以話係高像素。啞色的邊框,主要設有 3.5mm 耳機及 Google 助手鍵,保留 Nokia 手機特色。黑色斜紋的亮麗紫色機背,效果非常獨特,但其機背物料較易黐塵,使用時就要注意機身整潔。

採用 6.39 吋開孔螢幕

開孔位置設 1600 萬像素前相機

啞色的邊框

以 USB-C 充電

帶 Google 助手鍵

黑色斜紋的亮麗紫色機背效果獨特

機背物料較易黐塵

原生 Android 10 系統

Nokia 5.4 運行原生 Android 10 系統,操作功能包括如可為螢幕調整色溫、將 Google 助手鍵功能開關、滑動機背指紋識別位置查看通知、深色模式、自動調整電池容量、FM 收音機及 NFC 等,功能都算係齊全。另外 Nokia 5.4 都支援 2 年軟件及 3 年安全更新,亦保證了手機可以上 Android 11。

運行原生 Android 10 系統

可為螢幕調整色溫

將 Google 助手鍵功能開關

滑動機背指紋識別位置查看通知

FM 收音機

深色模式

自動調整電池容量

支援 NFC

中階效能,使用時間特長

Nokia 5.4 規格配備 Snapdragon 662 CPU、4GB RAM 及 128GB ROM,只支援最高 86 Mbps 的 2.4Ghz WiFi 網絡。Antutu 跑分是 173,015,效能只屬入門。4000 mAh 電量,PCMark 2.0 使用時間測試,達到 23 小時 39 分鍾,使用時間特長。

只支援最高 86 Mbps 的 2.4Ghz WiFi 網絡

Antutu 跑分是 173,015,效能只屬入門

PCMark 2.0 使用時間測試,達到 23 小時 39 分鍾

只有主鏡叫做用得下

Nokia 5.4 的四鏡主相機,只有 4800 萬像素廣角鏡叫做用得下,色彩自然亦都有唔錯細緻度,日光下都可以拍攝到唔錯既相片,但超廣角鏡與微距鏡,就真的是可以用鬆郁矇三個字來形容,效果並不討好。

總結:特長使用時間的實用手機

Nokia 5.4 未有同價位手機突出的規格與拍攝表現,但外型設計與使用特長使用時間令人有深刻印象,是款實用性高唔花巧的平價手機。

【必睇教學】Facebook 相薄相片全部下載、一鍵轉移 Google Photos

擔心 Facebook 儲存過多你的私穩,希望把儲存在 Facebook 下載的照片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上嗎?本篇告訴你如何下載,把全部照片拿在手上,或轉移到 Google Photos、Dropbox 等儲存平台。

這個方法由 Facebook 官方提供,無需第三方服務。在 Facebook 還沒有刪除此功能前,建議大家趕快下載備份,保護自己的回憶。除了照片外,影片、文字等各項資料均可以下載備份。

登入 Facebook 後進入設定

設定中選擇「你的 Facebook 資訊」

在設定中,你可以看到你的姓名、聯絡資料等訊息,但此事你要選擇的是「你的 Facebook 資訊」。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存取資訊」「轉移你的相片或影片的副本」。

選擇「轉移你的相片或影片的副本」

教學:下載相片與影片

點擊「查看」後,你可以看到兩個選擇,一個是「下載資訊」,一個是「選擇目的地」。在這裡,你可以選擇「下載資訊」。

選擇「下載資訊」後,可以看到你的資料,並提供選擇你下載,這裡包括「帖子」「相片和影片」等各項。你可以選擇「相片和影片」,然後點擊「建立檔案」。

最後,點擊上方的「可下載的副本」,然後等待便可以下載你的相片和影片。

下載後的「相片和影片」將會以資料的方式呈現。

教學:轉移至 Google Photos

選擇「選擇目的地」,然後點選你需要的服務,例如「Google Photos」,然後會要求你登入 Google,並進行確認,最後點選「確認轉移」即可。Facebook 照片便會自動轉移至 Google Photos。

【開箱評測】小米 Redmi Note 9T 5G:沉悶的入門性價比手機

2021 年雖然只過左半個月,但小米大大話話已經推出了 4 款手機,分分鍾已經是不少弱勢手機品牌整年推出手機的總和。剛剛推出的 Redmi Note 9T,又再一次刷新 5G 機的最低價紀錄,會不會將貨就價偷工減料呢?睇睇今次真心評測就知。

小米 Redmi Note 9T 硬件規格

螢幕尺寸:6.53 吋 LCD (2340 x 1080)
機身體積:161.9 X 77.3 X 9.05 mm
重量:199g
處理器:MediaTek 天璣 800U
儲存空間:4GB RAM/64GB ROM、4GB RAM/128GB ROM
系統:Android 10
主相機:4800 億像素廣角 + 200 萬像素景深 + 200 萬像素微距鏡頭
前置相機:1300 萬像素
電池容量:5000 mAh
防水:無
無線充電:無
5G:有
WiFi 6:無
NFC:有
其他:5G 雙咭雙待、藍牙 5.1、18W 快速充電
定價:HK$1,599、HK$1,799

開孔螢幕,一體機身防指紋

小米 Redmi Note 9T 機面配置 6.53 吋開孔螢幕,機身採用一體化聚碳酸酯,加上凹凸的紋理,有效增強手感及防止沾上指紋。側框設有 3.5mm、紅外線發射器、帶指紋識別功能的開關及真三卡槽設計,都是小米平價所採用的設計。

機面配置 6.53 吋開孔螢幕

機身採用一體化聚碳酸酯

設凹凸的紋理

設 3.5mm 頭

設紅外線發射器

側框設帶指紋識別功能的開關

支援 NFC 功能齊全

小米 Redmi Note 9T 像大部份小米手機運行 MIUI 12 系統,都支援應用雙開、應用安全鎖、FM 收音機、家電遙控功能,而且它還支援 NFC,可使用 Google Pay 電子支付,系統功能相當齊全,沒有因定價定將功能刪減。

支援應用雙開

應用安全鎖

支援 FM 收音機

家電遙控功能

支援 NFC 可用 Google Pay

效能出色,可手動啟動 5G 雙待功能

小米 Redmi Note 9T 應用 MediaTek 天璣 800U CPU,Antutu 跑分為 293838 分,可理解它的效能在中階水平,在同價手機中效能超班。而且 5G 網絡支援,更對應 5G + 5G 雙咭雙待功能,使用時會預設為 5G + 4G 雙咭雙待,但在 SIM 咭設定中,將 SIM 2 選擇 5G 網絡,就可以啟動 5G + 5G 雙咭雙待功能。

Antutu 跑分為 293838 分

5G + 5G 雙咭雙待功能需手動啟動

接近 24 小時使用時間

小米 Redmi Note 9T 設 5000 mAh 電,以 PCMark 2.0 電量測試,結果達到 23 小時 46 分鐘,接近一日延續操作手機,都可以不斷電。

PCMark 2.0 電量測試,結果達到 23 小時 46 分鐘

日光表現算唔錯

小米 Redmi Note 9T 設 4800 億像素廣角 + 200 萬像素景深 + 200 萬像素微距鏡頭,廣魚鏡支援 10 倍數碼變焦。日光拍攝表現算唔錯,不過當 HDR 功能使用時,相片對比度顯然會高出不少,令相片睇起來有點生硬而不自然。

總結:了無新意的高性價比手機

用高性價比來形容小米 Redmi Note 9T 了無新意,不過又很難搵第二個更貼切的詞語來形容。小米 Redmi Note 9T 無論效能,使用時間與拍攝表現,都不應該存在於這個價位,這種以本傷人最得益都是用家。

想揀部手機有「無線充電」?一表看清那款 Android 手機支援 Wireless Charging

近幾年推出的新 iPhone 都已經支援「無線充電」,但早著先機的 Android 手機卻不是每一部都支援此技術。無論是 Samsung、華為、LG、SONY 還是小米,「無線充電」功能都不是手機標配功能。當我們想要選擇一部 Android 手機支援「無線充電」時,往往都會很麻煩。這次一表告訴你到底那些 Android 手機支援「無線充電」。

無線充電如何運作?

無線充電運作概念來自「電磁感應」。在無線充電板下,它隱藏了無線充電線圈,當另一個無線充電線圈對準時,便會產生電磁場,手機便是通過此線圈獲取能量,並轉化成直流電為手機電池供電。

現時的手機無線充電標準為 Qi 制式,一般最低為 5W,較快的便是 10W 或 15W,部份品牌提供達到 30W 的無線充電能力,但需要配備專用無線充電板。

曾經香港主導的 Qi 標準

Qi 是由無線充電聯盟(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簡稱 WPC)制定的低功率無線充電標準,讀音源於「氣」的普通話發音。聯盟於 2008 年由香港專營無線充電產品的 ConvenientPower HK Limited、Fulton Innovation LLC(Amway 科創子公司)、Logitech、Olympus、三洋電機、飛利浦、深圳桑菲消費通信(飛利浦合夥企業)、德州儀器及美國國家半導體(後期被德州儀器收購)創辦。

支援無線充電的 Android 手機列表如下:

Samsung

  • Samsung Galaxy Fold or Z Fold 2 5G
  • Samsung Galaxy Z Flip or Flip 5G
  • Samsung Galaxy Note 20 or Note 20 Ultra
  • Samsung Galaxy S20, S20 Ultra, or S20 FE Edition
  • Samsung Galaxy Note 10, Note 10 Plus, or Note 10 Plus 5G
  • Samsung Galaxy S10, S10 Plus, S10e, or S10 5G
  • Samsung Galaxy Note 9
  • Samsung Galaxy S9 or S9+

Google

  • Google Pixel 5
  • Google Pixel 4 or 4 XL
  • Google Pixel 3 or 3 XL

LG

  • LG Wing
  • LG Velvet
  • LG V60
  • LG G8, G8s, or G8X
  • LG V50
  • LG V40
  • LG V35
  • LG G7
  • LG V30

Sony

  • Sony Xperia 1 II
  • Sony Xperia 10 II
  • Sony Xperia XZ3
  • Sony Xperia XZ2 or XZ2 Premium

小米

  • 小米 Mi 10T Pro
  • 小米 Mi 10, Mi 10 Pro, or 10 Lite
  • 小米 Mi 9 or Mi 9 Pro
  • 小米 Mi Mix 3

Huawei 華為

  • Huawei P40, P40 Pro, or P40 Pro+
  • Huawei P30 or P30 Pro
  • Huawei Mate 20 / Mate 20 Pro/ Mate 20 RS Porsche Design
  • Huawei Mate 30/ Mate 30 Pro/ Mate 30 RS
  • Huawei Honor V30 Pro

其他品牌

  • OnePlus 8 Pro
  • ZTE Axon 10 Pro
  • ZTE Axon 9 Pro
  • Nokia 9.3 Pureview
  • Nokia 9 PureView

智能家居再進化就是靠 Wiser App 與 ZigBee 3.0

在香港,可以用 App 控制燈光,好像就是等於智能家居Smart Home 的全部。不過其實智能家居仲有好多玩法,以往需要複雜的連接及多個不同 Apps 控制,現在透過 ZigBee 3.0 技術,再用一個 Wiser App 就可以輕鬆管理整個智能家居生態。

什麼是 ZigBee 3.0?

ZigBee 3.0 是最新的統一無線通信標準,它與 WiFi 相似,基於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 (WPAN),底層應用 IEEE 802.15.4 標準,使用 2.4GHz 頻率運作,支援高達 65000 個網絡節點,通過 Router 與 IP Gateway 連接到互聯網,令到用家手中的智能裝置,如 PC、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都可以作出實時控制。換句話說,智能裝置本身不需內置 ZigBee 晶片,都可以用 ZigBee 3.0 技術,透過連接互聯網,連接智能家居 App 及 IoT 裝置控制,而且當一個網絡節點斷線,周遭的節點亦可隨即補上線接,確保了連接的高穩定性。

用 Wiser App 輕鬆管理

智能家居裝置已經五花八門,如有照明控制、窗簾控制、溫度控制 (空氣調節)、娛樂控制 (如電視、家庭影院組合)及感測器 (如濕度感測器、門窗開關感測器等),每件產品用一個 App 控制,使用及管理都變得麻煩,想妥善管理就可以試用 Schneider Electric 推出的 Wiser App (支援 Android 與 iOS)。可以一個 App 做到燈光控利,開關窗簾,調節家中溫度,成為電視與家庭影音組合的遙控等等,都可以想像得到有幾方便。

Schneider Electric 提供的 Wiser 智能家居方案,是透過 Wiser Hub,連接家中所有 ZigBee3.0 的智能家居裝置,用家亦可按需要加裝實體無線開關或調光器,亦支援 Amazon Alexa、Google Assistance 及 Siri 語音控制,無論遠離距用 Wiser App、直接控制以及語音操作,都可在 Wiser 提供的智能家居方案中實現

【開箱評價】鴨聊佳↷CMHK $30 10GB 本地儲值月卡,1GB=$3

有留意 儲值卡市場的話,可以留意到近年有一個叫「鴨聊佳」的 SIM 卡品牌推出唔同面額的儲值年卡。「鴨聊佳」背後的網絡提供者係 CMHK 4G。今日同大家評測面值 $48,但市場售價係 $30 的 10GB 版本。

鴨聊佳 上網 SIM 卡

品牌 (點擊看評測)使用時間數量用量4G / 5G通話分鐘售價
鴨聊佳 18GB 5G 年卡一年6GB5G2000$180
鴨聊佳 5GB 年卡一年5GB4G2000$40
鴨聊佳 10GB 年卡一年10GB4G2000$45
鴨聊佳 30GB 年卡一年30GB4G2000$70
鴨聊佳 50GB 年卡一年50GB4G2000$100
鴨聊佳 70GB 年卡一年70GB4G2000$120

如果想睇無限上網月卡推介,可以去:香港最平 ∞GB 無限上網最抵「月」電話儲值卡大整理

鴨聊佳 使用 CMHK 網絡速度、有效期一年

鴨聊佳市場售價 $30 的 10GB 月卡,採即插即用方式,包 10GB 數據,採用中國移動香港 CMHK 網絡,標榜無限速。由於速度不限,所以在用完 10GB 數據後便會中斷,並非降速型的無限量使用 SIM Card。以 2020 年 10 月購買的版本為例,有效啟用日期為至 2022 年 6 月 30 日,開啟後則有 1 年使用時間(具體請留意包裝後說明)。

  • 包裝面值:$48
  • 市場售價:$30
  • 即插即用:是
  • 數據量:10GB
  • 最高速度:不限制在 21Mbps 或 42Mbps
  • 無限數據:否
  • 語音通話:-
  • 網絡供應商:CMHK
  • 有效期:30日
  • 數據分享:可以
  • 一日定義:00:00 – 23:59

每 1GB = $3,可僅保留號碼

我們以每 1GB 計算價錢的話,鴨聊佳 這張的平均每 1GB 價值是 $3。如果你在使用儲值卡後,想保留 鴨聊佳 的號碼,答案係可以的。鴨聊佳 可以用 VISA、MasterCard、JCB、銀聯信用卡、Alipay HK、或者八達通網上付款增值。最平費用係 $50。詳情可以睇下表。

日間:速度測試最高達 21.7Mbps

鴨聊佳 作為一張標榜不限速的年卡,速度測試一共進行了五次,測試速度效果以儲值卡來說中規中矩,平均下載均超過 20Mbps,在 20.4Mbps 至 21.7Mbps 之間,上載維持在 19.9Mbps 至 21.5Mbps 速度。

爆 plan 後:速度測試

當你用盡數據後,鴨聊佳 SIM Card 係無法使用,所以當我地再進速度測試,結果係無法連線,而我地再利用一般瀏覽器進行普通的網站瀏覽也失敗。

查詢:anlanderWhatsApp 查詢
更多儲值卡評測請即睇:SIM Card 大全
有關 5G SIM Card:【評測/比較】香港 5G「年卡」電話 SIM

如果你想知道自已的上網速度快與慢,可以前往 Techritual.com 與 SpeedTest 聯合的「香港網速測試 SpeedTest HK」進行測速。

【開箱評價】中國聯通 $100 40GB 本地儲值 1.5個月卡,1GB=$2.5

香港的儲值卡市場,除了香港四大電訊商外,近年中國另一家大型電訊商也登陸香港。中國聯通雖然沒有自己建設香港電訊網絡,但通過租用 3 香港網絡提供服務,當中以提供中國大陸、香港儲值卡為服務之一。「中國聯通」背後的網絡提供者係 3 香港。今日同大家評測面值 $228,但市場售價係 $55 的 40GB 版本年卡。

如果想睇無限上網月卡推介,可以去:香港最平 ∞GB 無限上網最抵「月」電話儲值卡大整理

中國聯通 使用 3 香港 網絡速度、有效期 365 日

中國聯通市場售價 $100 的 40GB 年卡,採即插即用方式,包 40GB 數據,採用 3 香港 網絡,並有 2,000本地分鐘。由於此卡並沒有無限數據計劃,所以在使用完 40GB 數據後便會中斷,並非降速型的無限量使用 SIM Card。以 2021 年 1 月購買的版本為例,有效啟用日期為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開啟後則有 1 年使用時間(具體請留意包裝後說明)。

  • 包裝面值:$228
  • 市場售價:$100
  • 即插即用:是
  • 數據量:40GB
  • 最高速度:未有說明
  • 無限數據:否
  • 語音通話:2,000本地分鐘
  • 網絡供應商:3 香港
  • 有效期:365日
  • 數據分享:可以
  • 一日定義:00:00 – 23:59

每 1GB = $2.5,可僅保留號碼

我們以每 1GB 計算價錢的話,中國聯通 這張的平均每 1GB 價值是 $2.5。如果你在使用儲值卡後,想保留 中國聯通的號碼,答案係可以的,增值劵為 $50 或 $100。可以在 7-11 便利店、OK 便利店等使用用 VISA、MasterCard、JCB、銀聯信用卡、Alipay HK、或者八達通付款增值。最平費用係 $50。

日間:速度測試最高達 56.7Mbps

中國聯通 作為一張標榜不限速的年卡,速度測試一共進行了四次,測試速度效果以儲值卡來說中規中矩,平均下載均超過 42Mbps,在 49Mbps 至 56.7Mbps 之間,上載維持在 13.8Mbps 至 30.8Mbps 速度。

爆 plan 後:速度測試

當你用盡數據後,中國聯通 SIM Card 係無法使用,所以當我地再進速度測試,結果係無法連線,而我地再利用一般瀏覽器進行普通的網站瀏覽也失敗。

查詢:anlanderWhatsApp 查詢
更多儲值卡評測請即睇:SIM Card 大全
有關 5G SIM Card:【評測/比較】香港 5G「年卡」電話 SIM

如果你想知道自已的上網速度快與慢,可以前往 Techritual.com 與 SpeedTest 聯合的「香港網速測試 SpeedTest HK」進行測速。

【開箱評價】中國聯通 $55 25GB 本地儲值 1.5個月卡,1GB=$2.2

香港的儲值卡市場,除了香港四大電訊商外,近年中國另一家大型電訊商也登陸香港。中國聯通雖然沒有自己建設香港電訊網絡,但通過租用 3 香港網絡提供服務,當中以提供中國大陸、香港儲值卡為服務之一。「中國聯通」背後的網絡提供者係 3 香港。今日同大家評測面值 $168,但市場售價係 $75 的 25GB 版本。

如果想睇無限上網月卡推介,可以去:香港最平 ∞GB 無限上網最抵「月」電話儲值卡大整理

中國聯通 使用 3 香港 網絡速度、有效期 90 日

中國聯通市場售價 $55 的 25GB 年卡,採即插即用方式,包 25GB 數據,採用 3 香港 網絡,並有 1,000本地分鐘。由於此卡並沒有無限數據計劃,所以在使用完 25GB 數據後便會中斷,並非降速型的無限量使用 SIM Card。以 2021 年 1 月購買的版本為例,有效啟用日期為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開啟後則有 1 年使用時間(具體請留意包裝後說明)。

  • 包裝面值:$168
  • 市場售價:$55
  • 即插即用:是
  • 數據量:25GB
  • 最高速度:未有說明
  • 無限數據:否
  • 語音通話:1,000本地分鐘
  • 網絡供應商:3 香港
  • 有效期:90日
  • 數據分享:可以
  • 一日定義:00:00 – 23:59

每 1GB = $2.2,可僅保留號碼

我們以每 1GB 計算價錢的話,中國聯通 這張的平均每 1GB 價值是 $2.2。如果你在使用儲值卡後,想保留 中國聯通的號碼,答案係可以的,增值劵為 $50 或 $100。可以在 7-11 便利店、OK 便利店等使用用 VISA、MasterCard、JCB、銀聯信用卡、Alipay HK、或者八達通付款增值。最平費用係 $50。

日間:速度測試最高達 45.8Mbps

中國聯通 作為一張標榜不限速的年卡,速度測試一共進行了六次,測試速度效果以儲值卡來說中規中矩,平均下載均超過 42Mbps,在 42.4Mbps 至 45.7Mbps 之間,上載維持在 14.2Mbps 至 41.2Mbps 速度。

爆 plan 後:速度測試

當你用盡數據後,中國聯通 SIM Card 係無法使用,所以當我地再進速度測試,結果係無法連線,而我地再利用一般瀏覽器進行普通的網站瀏覽也失敗。

查詢:anlanderWhatsApp 查詢
更多儲值卡評測請即睇:SIM Card 評測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