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 Apple 將 iPhone 13 的 A15 CPU 加入在 iPhone SE 3 之內可以稱為驚喜的話,那麼 Apple 直頭將 Macbook Air 及 iPad Pro 的 M1 CPU 放進 HK$5,000 以內的 iPad Air 5 代,更令人驚訝。今次真心評測就會同大家試玩一下,到底加入 M1 CPU 後,對用戶來講有什麼轉變。
iPad Air 5 設計跟上代 iPad Air 4 沒有太大分別,機面都是設有 10.9 吋 Liquid Retina 60Hz 螢幕,不過 Face Time 視像鏡頭就升級到 1200 萬像素。機身金屬側框與機背,都是扁平設計,設有四隻喇叭,帶 Touch ID 指紋識別的開關鍵,重量亦只有 461g (WiFi),都有極高便攜性。連接插頭雖然都是 USB-C,但升級為 USB 3.1 Gen 2 的 10GB 速度,傳送資料比以往快速,亦支援連接一隻 6K 解像度 60Hz 外置螢幕,這方面與 iPad Pro 5 都是同級。
帶 Touch ID 指紋識別的開關鍵
機身設有四隻喇叭
USB-C 升級了 USB 3.1 Gen 2 的 10GB 速度
帶點接連接配件
帶連接 Apple Pencil 2 的位置
扁平的機身設計
設 1200 萬像素主相機
運行 iPadOS 15.4
iPad Air 5 運行 iPadOS 15.4 系統,操作像 Macbook 設有一個應用列,方便尋找常用應用,亦有小工具及螢幕分割功能,FaceTime 視像鏡頭更支援 Center Stage 人物置中功能,可在 FaceTime 視像通話或使用視像會議 App 時偵測人面,從而透過鏡頭縮放自動將人物置中。
操作像 Macbook 設有一個應用列
可加入小工具
螢幕分割功能
FaceTime 視像鏡支援 Center Stage 人物置中功能
平板電腦中頂級效能
iPad Air 5 最大賣點應該是 M1 CPU,分別以 Antutu、Geekbench 5 及 3DMark Wildlife Extreme,都有當今頂級的流動裝置產品效能成績。不過最低價的版本只有 64GB,正常一般用家都唔夠用,要另加 HK$1200 入 256GB 版本 (WiFi 版 HK$5999),定價又會同 128GB 的 iPad Pro 5 代 11 吋 WiFi 版本好接近,但 iPad Pro 5 有 120Hz 螢幕,亦有 Face ID 與雙鏡相機,而且用雙鏡相機的 LiDar 光學雷達掃抽 AR 等內容更快速,所以用家應該都很難作出選擇。
iPhone SE 3 代剛剛於香港正式推出,這部手機雖然貴上代 HK$300,但 CPU 升級左兩代,更由 4G 變左支援 5G,究竟打機、拍攝、日常使用情況係點?就要留意今次真心評測。
iPhone SE 3 代硬件規格:
螢幕尺寸:4.7 吋 1334 x 750 解像度 機身體積:138.4 X 67.3 X 7.3mm 重量:144g CPU:A15 Bionic RAM:4GB ROM:64GB/128GB/256GB 系統:iOS 15.4 主相機:1200 萬像素廣角鏡 前置相機:700 萬像素 電池容量:2821 mAh 其他:NFC、20W 快速有線充電、無線充電、立體雙揚聲器、支援 5G 、WiFi 6、IP67 防水 定價:HK$3699 (64GB)、HK$4149 (128GB)、HK$4999 (256GB)
iPhone SE 第三代和 iPhone SE 2 分別
iPhone SE 3
iPhone SE 2
配色
午夜暗色、星光色、(Product)RED
黑色、白色、(Product)RED
網絡
5G
4G
處理器
A15 仿生
A13 仿生
影片播放時間
15 小時
13 小時
容量
64GB、128GB、256GB
64GB、128GB
重量
144g
148g
攝影風格自訂功能
有
沒有
後置夜間模式縮時攝影
有
沒有
前置慢動作
1080P 120fps
沒有
前置鏡頭深度融合
有
沒有
iPhone SE 3 螢幕只有 4.7 吋
用回 5 年前的設計
我想 Apple 最初都估唔到,2017 年推出設計的 iPhone 8,到了 2022 年的 iPhone SE 3 代還在使用,如果大家以前有 iPhone 8,又留低左機套,都可以拎出來重新使用非常環保。在 2022 年就算最低價的 Android 機,螢幕的上下邊框,都唔會有 iPhone SE 3 代咁闊。所以 iPhone SE 3 螢幕只有 4.7 吋,但手感到現在都依然覺得好出色,加上機面有 Touch ID 指紋識別器,在疫情下解鎖,無疑是比 Face ID 更快速。
螢幕的上下邊框就算對比當今最入門機款,都會覺得極闊
Touch ID 在疫情下解鎖,無疑是比 Face ID 更快速
都是以 Lightning 線充電
金屬側邊採用圓潤的設計
音量與靜音鍵都有保留
只支援單卡槽
用上最堅固的玻璃
只有單鏡頭相機
運行最新 iOS 15.4 系統
iPhone SE 3 代不是運行 5 年前的 iOS,而是最新的 iOS 15.4,所有最新的 Emoji 都可以使用,Touch ID 亦可正常解鎖,登入各應用或銀行 App,或是購物時作付款驗證,電子錢包都是支援八達通。只是現在手機的螢幕,普遍都是由 5.5 吋起,現在用 iPhone SE 3,螢幕在現時資料更發達的環境,都會覺得看得有點不足夠,想要一部更大螢幕尺寸的手機。
運行最新的 iOS 15.4 主頁面可加入小工具
最新的 Emoji 都可以使用 電子錢包都是支援八達通
Touch ID 亦可正常解鎖,登入各應用或銀行 App,或是購物時作付款驗證
效能頂級
iPhone SE 3 規格採用 A15 Bionic CPU 及 4GB RAM,支援 5G 及 WiFi 6 等,規格看似與 iPhone 13 接近。細看規格下,5G 網絡僅對應 2×2 MIMO 技術,比 iPhone 13 以 4X4 MIMO 技術,有 4 個天線模組相片,網速與穩定性都會有所不足。以 Antutu 運算效能的成績是 748434 分,效能屬現今智能手機的頂級,要 HK$3,700 有找買到頂級效能手機,就連主對手 Samsung 都不能。
iPhone SE 3 有極高的硬件性能,試玩對效能要求較高的遊戲《奇蹟 MU》,都可以十分流暢地進行,但由於螢幕較少,不少圖標都很難精準地觸及,亦不能感受遊戲畫面帶來的迫力。機內設 2821 mAh 量,已比 iPhone 13 mini 電量更大,玩了這遊戲一小時,大約使用了 28% 電量,大約可以連續玩 3.5 小時。
試玩《奇蹟 MU》,都可以十分流暢地進行 螢幕較少不能感受遊戲畫面帶來的迫力
4:43 試玩,電量為 96% 5:53 完結,電量為 68%
iPhone SE 3 單鏡相機畫質出色
iPhone SE 3 只有一粒 f/1.8 光圈的 1200 萬像素相機,大家千其唔好睇少 Apple 相機的演算法,拍攝的相片色彩層次與飽和度都極高,不同顏色的深淺都可以真實呈現。高反差的背光環境,都可以透過加曝光補償,拍到一張背光部份可以重現色彩,背景又不會過曝的相片,整體拍攝表現絕對令人滿意。
小米 POCO M4 Pro 4G 早前已推出 5G 版本,不過在設計上,反而就似同時間推出的 POCO X4 Pro 5G。機面採用市場較細小的 6.43 吋 90Hz 直身螢幕,手感唔太舒服,機身都有齊紅外線、立體聲喇叭、指紋識別開關、3.5mm 耳機插頭,都係一貫 POCO 手機咁齊全。背面就有一大塊「鐵餅」,鏡頭都平坦地收藏在內,同 POCO M4 Pro 5G 凸出方框背面設計並不一樣。
機身都有齊紅外線、3.5mm 耳機插頭
立體聲喇叭
指紋識別開關
三卡槽設計
亮麗的黑色機背
背面就有一大塊「鐵餅」,鏡頭都平坦地收藏在內
設 POCO Launcher 頁面,系統功能齊全
小米 POCO M4 Pro 4G 像一般 POCO 手機一樣,都是加入 POCO Launcher 頁面,方便用家尋找應用。系統功能支援螢幕刷生率切換、應用雙開、企業模式、FM 收音機、應用程式鎖及記憶體擴展功能 (2GB),系統功能齊全。
– 加入 POCO Launcher 頁面 – 支援指紋與人臉識別
– 支援螢幕刷生率切換 – 應用雙開
– 應用程式鎖 – 記憶體擴展功能 (2GB
小米 POCO M4 Pro 4G 效能不高,跑分不及 5G 版
小米 POCO M4 Pro 4G 採用 MediaTek Helio G96 CPU,最高 12GB RAM 與 256GB ROM 的規格,Antutu 跑分 313196 分,跑分成績不及 5G 版。不過兩機定價相同,而且 5G 版仲支援 5G,不太明白用家為什麼選擇這部新機。
– Antutu 跑分 313196 分 – PC Mark 3.0 使用時間,結果是 14 小時 50 分
使用時間都係 5G 版比較優勝
小米 POCO M4 Pro 4G 都是內建 5000 mAH 電量,以 PC Mark 3.0 使用時間,結果是 14 小時 50 分,以 4G 機的成績都不算出色。對比 5G 版本的 23 小時 6 分,都有很大差距。
三鏡相機放大油畫化
小米 POCO M4 Pro 4G 設 6400 萬像素廣角相機、800 萬像素超廣角相機、200 萬像素微距相機,廣角鏡拍攝色彩大致自然,但 ISO 一超過 500,相片放大時就有油畫化情況,拍攝表現未算細緻,雜率處理亦不太好。超廣角鏡測光有點問題,亦較易進入炫光,效果亦不討好。
小米 Poco 手機設計感覺較為年青,機面設 6.67 吋開孔螢幕,帶扁平側框,側框上設 3.5mm 耳機、紅外線、支援 Dolby Atmos 的立體聲喇叭及帶指紋識別器的開關,識別器亦是凸出側框,亦跟同樣設計的小米手機一樣,容易做出誤觸。機背加入像光束的線條,令機身設計更有型格。
機面設 6.67 吋開孔螢幕
設立體聲喇叭
帶指紋識別器的開關
機背加入像光束的線條
SIM 卡槽 2 可改為加入 MicroSD 擴充
系統功能齊備
小米 Poco 手機比一般小米手機多出了一個 Poco Launcher 介面,小米 Poco X4 Pro 5G 亦有加入,系統功能上由於它應用 120Hz AMOLED 螢幕,可作刷新率切換及支援微光螢幕功能,其餘常見的小米手機功能如 FM 收音機、記億體擴充、遙控功能、應用雙開、手機分身及企業模式等都有加入,系統功能相當齊備。
加入 Poco Launcher 介面
可作刷新率切換
支援微光螢幕功能
雙喇叭支援 Dolby Atmos 技術
應用雙開
手機分身
企業模式
記億體擴充
中階機效能
香港版小米 Poco X4 Pro 5G 規格為 Snapdragon 695 CPU、8GB RAM 及 256GB ROM,Antutu 跑為是 389931 分,屬中階機效能,作為一部主打遊戲的手機,效能不足以暢玩各款遊戲,浪費了機內的 Z 軸線性馬達及 360 解控採樣率看特性。
Antutu 跑為是 389931 分,屬中階機效能
PCMark 3.0 使用時間測試結果為 15 小時 1 分
使用時間出色
小米 Poco X4 Pro 5G 設 5000 mAh 電量,以 PCMark 3.0 的使用時間測試,結果為 15 小時 1 分,其使用時間十分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