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Poco C40 設 6.71 吋螢幕,螢幕夠大閱讀或瀏覽網頁效果舒適,機身採用一體化式塑膠機殼,設 3.5mm 孔,支援 FM 收音機,但就減少了紅外線,不能用作遙控使用。機背加入仿皮紋,令設計有所升格,但指紋識別位置在主鏡頭的旁邊,正常握機的姿勢,都較難觸用食指及指紋識別位置。
設 6.71 吋螢幕
帶 500 萬像素視像鏡頭
螢幕下方邊框較寬
機身採用一體化式塑膠機殼
設 3.5mm 孔,支援 FM 收音機
帶真三卡槽設計
機背加入仿皮紋,令設計有所升格
指紋識別位置在主鏡頭的旁邊
刪除不少系統功能
小米 Poco C40 運行由 Android 11 定制的 MIUI 13 for Poco 系統,由於手機的效能有限,所以系統除了保留 Poco Launcher 介面以外,在小米手機常見的應用雙開等功能都通通刪除,只餘下企業模式及記憶體擴充 (1GB) 功能。但即使刪除系統不少功能,都不能令系統操作變得流暢,正常滑動手機,都會覺得手機略為卡頓。
憑藉新冠病毒疫情,Nokia 在港銷售的千元手機,都有不錯的成績。最近就推出定位相同的 4G 機 Nokia G21,究竟能否繼續成為大家心目中的安心手機呢?
Nokia G21 硬件規格:
螢幕:6.5 吋 1600 X 720 TFT 機身體積:164.6 X 75.9 X 8.9mm 重量:190g CPU:Unisoc T606 CPU RAM:6GB ROM:128GB 系統:Android 11 主相機:5000 萬像素 f/1.8 光圈廣角鏡頭、200 萬像素 f/2.4 光圈微距鏡頭、200 萬像素景深鏡頭 前置相機:800 萬像素 電池容量:5050 mAh 其他:90Hz 刷新率螢幕、NFC、18W 快速充電功能、真三卡槽設計、3.5mm、Google Assisant 鍵 定價: HK$1598
平實實用的機身設計
Nokia G21 設計都是一貫地平實,設大小適中的 6.5 吋開孔螢幕,機身設 3.5mm,支援 FM 收音機,亦設有真三卡槽設計,可以使用雙咭雙待功能,還支援 MicroSD 卡擴充儲存空間,對只有 128GB ROM 的 Nokia G21 會是個實用的設計。機身還加入 Google Assistant 鍵與指紋識別器,設計一應俱全。
為方便拍攝,Sony Xperia IV 亦設有獨立快門鍵,在鎖螢幕及於桌面長按,都可以立即進入拍攝介面。另外,要留意是在 Photography Pro 拍攝時,只有 Basic 模式,拍攝介面才有預留拍攝鍵在螢幕內,轉個角度看,如果獨立快門鍵壞了,就不能使用大部份 Photography Pro 的拍攝模式。
設有獨立快門鍵
系統功能都是簡約
Sony Xperia 1 IV 手機設計簡約,操作都是一樣簡約。 除了加入側螢幕操作、螢幕刷新率切換、DSEE Ultimate 音效提升與遊戲增強器外,操作就接近原生系統。如果對比其他 Android 機,系統功能無礙較少。
螢幕刷新率切換
側螢幕操作功能
DSEE Ultimate 音效提升
通話設智能風聲過濾功能
Sony Xperia 1 IV 跑分成績不似預期
Sony Xperia 1 IV 一如不少今年推出的旗艦機,規格配置 Snapdragon 8 Gen 1 CPU、12GB RAM 及最高 512GB ROM,不過 Antutu 跑分都未有 800,000 分,成績不似如期,效果反而接近去年設有 Snapdragon 888 CPU 旗艦機的跑分成續。
Disney+ 全港大熱,致 Google Chromecast with Google TV 一時缺貨,係香港市面想買都難,一係就貴到 5 字頭,實在太跨張。我們發現網店 anlander 好貨加 以現貨發售 Google Chromecast with Google TV 串流裝置,售價唔駛炒價,只要合理的 $428,現在確實值得入手。
延續 Google Chromecast 串流投放特色,全新 Google Chromecast with Google TV 更加進取。硬體升級現支援 NETLIFX、Disney+,及播放 4K/HDR/Dolby Vision 影音串流內容,適合家中配備各款電視、電腦螢幕等使用,通過 HDMI 插入電視後即可使用 隨附遙控器、Android 手機、平板電腦、iPhone、iPad、Mac 或 Windows 播放影音娛樂內容及 Apps 內容至電視上。
而今次分享的個案就是屋主有特殊需求希望我們提供意見,客人彭先生剛好在我們上去安裝前聯絡我們,詢問衛星機能插 LAN 線上網的問題,原來他本來使用 RBK852 兩件套裝在家中上網沒有太大問題,但去年因為疫情,兒子及他本人都經常要在家工作上課,而他的工作需要桌面電腦並且不能使用 WiFi 要插 LAN 線才行,加上兒子有時也需要用電腦,彭先生便購入新機方便在家工作,問題也因為而生。
作為老牌大型屋苑,黃埔花園的鑽石形單位,常常於尾房有收不到 WiFi 的情況出現。
彭先生不想在廳外 Router 主機拉很長的 LAN 線入房,所以想把衛星機移到書房供電腦插線用,但問題在於本來這個衛星機是放在主人房,移位後導致家中網絡出現死角,所以他們在我們前來之前詢問如何解決,這個當然也難不了我們的師傅們。
小米在電競市場,有注資到黑鯊手機,不過旗下的 POCO 手機,卻打對台推出相同定位的 POCO F4 GT,究竟手遊玩家可以直接入手,還是等待其他電競手機呢?大家可以睇睇今次真心評測作參考。
小米 POCO F4 GT 硬件規格
螢幕尺寸:6.67 吋 2400 X 1080 解像度 AMOLED 機身體積:162.5 X 76.7 X 8.5mm 重量:210g CPU:Snapdragon 8 Gen 1 RAM:12GB ROM:256GB 系統:Android 12 主相機:6400 萬像素廣角、800 萬像素超廣角、200 萬像素微距 前置相機:2000 萬像素 電池容量:4700 mAh SIM 卡:nano-SIM 防水:無 無線充電:無 5G 應用:有 5G 速度測試:119Mbps NFC:有 WiFi 6:無 WiFi 6E:無 屏幕刷新率:120Hz 屏下鏡頭:無 其他:120W 快速有線充電、LiquidCool 散熱技術 3.0、CyberEngine 超寬頻 X 軸線性馬達、Dolby Atmos 對稱立體聲四喇叭、磁動力遊戲鍵 定價:HK$4,999
像一般手機尺寸,設計為遊戲而特製
不少主攻電競的手機,機身尺寸都比一般手機大,有時只能作專屬遊戲機使用,不過 POCO F4 GT 雖然都係用小米萬年 6.67 吋螢幕,但機身控制在一般手機的大小,都有出色的便攜度。
應用 6.67 吋螢幕
產品設計亦針對遊戲設計,如 Dolby Atmos 對稱立體聲四喇叭,可以輸出充足的音量;機身左方邊框中間位置加入收音咪,橫向手持遊戲時,有較清晰的遊戲對話效果;右方邊框則加入兩個磁動力遊戲鍵,遊戲鍵手感足遊戲機的 LR 鍵,可作獨立開啟,方便用家遊戲時實時觸發螢幕特定位置。
Dolby Atmos 對稱立體聲四喇叭
另外一對喇叭在機頂
機身左方邊框中間位置加入收音咪
右方邊框則加入兩個磁動力遊戲鍵
磁動力遊戲鍵都有獨立開關
帶指紋識別器的開關鍵
銀色機背
設三鏡主相機
不支援 MicroSD 擴充
系統多了不少快速操作方式
小米 POCO F4 GT 運行 Android 12 系統定制的 MIUI 13 系統,還加入 Poco 介面,將應用自動分類,方便選擇 Apps 使用。系統功能一如大部份小米手機,設有應用雙開、手機分身、螢幕刷新率切換及記憶體擴展 (+3GB) 等功能。操作上磁動力遊戲鍵及輕敲機背兩下或三下,都可成為快速啟動應用的方式。
運行 Android 12 系統定制的 MIUI 13 系統
加入 Poco 介面,將應用自動分類
螢幕刷新率切換
記憶體擴展 (+3GB)
磁動力遊戲鍵可成快捷鍵
輕敲機背兩下或三下,都可成為快速啟動應用的方式
遊戲功能完善,獨欠巨集功能
小米亦有為 POCO F4 GT 加入 Game Turbo 遊戲模式,細緻如邊緣抑制範圍,顯示畫面增強,觸控敏感度提升都可以設定,在遊戲時啟動 Game Turbo 的介面,更可以作螢幕錄影、掛機、設定磁動力遊戲鍵觸發位置及以小視窗同時啟動應用等,唯獨是遊戲模式沒有加入巨集功能,可使玩家按一下快捷鍵,就可以輸出預早錄下的一連串指令,對專業玩家而言是有點不足之處。
大家好,又是我 Router 安裝員 Alan,這大半年來有幸一路與各位分享各種家居上網有趣奇難雜症的時間,希望新一年更加可以幫到大家。近日香港第五波疫情持續,不少公司都習慣了 Work Form Home,同時亦因為很多市民染病而要在家隔離,引致大家留在居所的時間大增,商場商舖食店大多縮短營業時間甚至因此休息,現時都習慣了留在家,很多時都沒有外出,整天留在家避疫,變相一起在家上網工作或是尋找娛樂,對 WiFi 的需求變得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