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你當然可以在 iPhone 上訪問 ChatGPT 的網站,但 iPhone 應用程序更方便,尤其是因為該應用程序是免費的,且沒有廣告。ChatGPT for iPhone 將提供與服務的 Web 版本相同的功能集。其中包括 ChatGPT Plus 支持,讓用戶可以訂閱付費以獲得更高級的服務版本。
該應用程序還將在所有設備上同步您的 ChatGPT 歷史記錄,包括 Web。它還包括對 Whisper 的支持,這是 OpenAI 的開源語音識別系統。與 Whisper 的集成使得 iPhone 上的 ChatGPT 應用程序可以使用語音輸入。ChatGPT 應用程序也完全沒有廣告。在推出之前,App Store 中有許多詐騙應用程序,但在 Apple 開始封鎖它們之前,這些應用程序就已經存在了。
對電競選手而言,WiFi 6E 提供了更快的速度,意味著您可以更快地下載遊戲和更新,以及在直播和觀看高清影像時更流暢。而且具有更低的網絡延遲,對於電競遊戲非常重要,因為它可以幫助用家保持高度反應能力,在分秒必爭的激烈遊戲中取得先機。另外擁有更多的無線頻寬,這可以減少網絡擁擠和干擾,在高速執行多個網絡任務時享受更穩定的連接,提供更出色的遊戲體驗和競爭優勢。
尾房的網絡速度測試達到 700MB,當然是十分高速。
至於對一般家庭來說,WiFi 6E 提供了更大的無線覆蓋範圍,且具有向後兼容性,可以與 WiFi 6和 WiFi 5(802.11ac)設備一起使用,即是家中原有的舊電器一律也能對應,不必擔心會連接的問題。我們安裝好後,顧小姐在全屋任何角落用手機上網都十分流暢,而弟弟於房間用電腦玩遊戲也爽快無比,他們一家都很滿意,我又可以收工了。
這個尚未開發的人工智能助手將能夠理解一個人的需求和習慣,並幫助他們“閱讀那些你沒有時間閱讀的東西”, Bill Gates在週一在三藩市的高盛和SV Angel舉辦的人工智能主題活動上說。
Bill Gates說,這個未來的AI贏家有50-50的機會是初創公司或科技巨頭。 “如果 Microsoft 沒有參與其中,我會感到失望,” Bill Gates說。“但我對一些初創公司印象深刻,包括由前DeepMind執行長穆斯塔法·蘇萊曼共同創立的Inflection,” 他補充道。
Bill Gates表示,這個強大的未來數字助手在準備好面向主流使用之前還需要一些時間。在那之前,公司將繼續將所謂的生成AI技術嵌入到自己的產品中,這類技術類似於OpenAI的熱門聊天GPT。
Bill Gates還討論了他在比爾和梅琳達· Bill Gates基金會工作方面與健康有關的努力,表示人工智能將加速該領域的創新,並導致更先進的藥物開發。儘管人類大腦的內部運作仍然是科學家們的一個謎,但這位 Microsoft 共同創始人相信,人類正在接近創造有助於治癒像阿茲海默症這樣的疾病的有益藥物,新藥的人體試驗可能在10年內進行。
他還將能夠生成引人入勝的文本的生成AI技術的崛起比作將影響白領工人的改變者。 Bill Gates補充說,他相信未來比人類員工更便宜的人形機械人將極大地影響藍領工人。 “當我們發明這些機械人時,我們只需要確保它們不會得到阿茲海默症,” Bill Gates開玩笑說。
Prime example of the dangers in the pay-to-verify system: This account, which tweeted a (very likely AI-generated) photo of a (fake) story about an explosion at the Pentagon, looks at first glance like a legit Bloomberg news feed. pic.twitter.com/SThErCln0p
“For me, AGI is the equivalent of a median human that you could hire as a coworker, and they could say do anything you would be happy with a remote coworker doing behind a computer,” Sam Altman
“What these systems get aligned to — whose values, what those bounds are — that is somehow set by society as a whole, by governments. And so creating that dataset, our alignment dataset, it could be, an AI constitution, whatever it is, that has got to come very broadly from society,” Sam Altman
“Even as a first step, however, GPT-4 challenges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widely held assumptions about machine intelligence, and exhibits emergent behaviors and capabilities whose sources and mechanisms are, at this moment, hard to discern precisely,” Microsoft Researchers.
Fast takeoff or hard takeoff
一個短語,表明如果有人成功建立了一個人工通用智慧,那麼拯救人類的時機已經太遲了。
“AGI could happen soon or far in the future; the takeoff speed from the initial AGI to more powerful successor systems could be slow or fast,” Sam Altman
“It’s like you believe in the ridiculous hard take-off ‘foom’ scenario, which makes it sound like you have zero understanding of how everything works,” Yann LeCun
“The moment for government to play a role has not passed us by this period of focused public attention on AI is precisely the time to define and build the right guardrails to protect people and their interests,” Christina Montgomery.
Inference 推理
是使用人工智慧模型進行預測或生成文本、圖像或其他內容的行為。推理可能需要大量的計算能力。
“The problem with inference is if the workload spikes very rapidly, which is what happened to ChatGPT. It went to like a million users in five days. There is no way your GPU capacity can keep up with that,” Sid Sheth
Large Language model 大型語言模型
是支撐 ChatGPT 和 Google Bard 的一種人工智慧模型。它的定義特徵是使用 TB 級的數據來查找單詞之間的統計關係,這是它生成看起來像人類寫的文本的方式。
Google Google Bard 對同一提示進行多種不同的嘗試。如果您正在嘗試創作某種創意想法,擁有多種變化可能是一種寶貴的資源。因此,Google Google Bard 的多樣性可以為您提供更多的選擇,幫助您更好地實現您的目標。
語音識別對話
Google Bard 最有趣的功能之一是其能夠識別聲音輸入。換句話說,你可以通過連接的麥克風用自己的聲音與 Google Bard 交談, Google Bard 將盡力解析你的請求。有時候,用口頭表達想法或對話比寫作更容易,因此,如果你需要 Google Bard 無法完全靜態表達的內容,可以插入麥克風,試著直接用口頭表達。
當然,就像語音輸入軟件不總能完全捕捉到所有內容一樣,以這種方式向 Google Bard 表達的時候,它的「聽力」可能無法完全準確解析你說的一切。例如,你的輸入可能會有一些拼寫或語法錯誤。不過,以這種方式與 Google Bard 互動有助於它的發展,幫助它理解不僅書面語言,還有口語語言,更不用說口音和方言等方面。
快捷搜索方式
Google Bard 是 Google 的產品,因此並不意外,它內置了 Google 搜索集成。每當 Google Bard 給出回答時,對話框底部都有一個獨特的「 Google 搜索」按鈕。如果你點擊該按鈕,你可以立即對 Google Bard 說的任何內容進行 Google 搜索,無論你是需要驗證它提出的想法還是對它所生成的某些內容感到好奇。
這是一個特別方便的功能,因為其他主要的對話型人工智能通常需要你將它們的輸出複製並粘貼到單獨的窗口中的搜索引擎中。然而,由於 Google Bard 是 Google 框架的一部分,它省去了你打開額外窗口並操作鍵盤的麻煩。這樣更快捷、更方便,而且如果你想從 Google 搜索歷史中找出某些內容,更容易跟踪。
快速切換草稿
通常情況下,如果你想重新進行一個提示,使用對話型人工智能時,你需要重新提交你的輸入,然後坐下等待整個回應重新生成,或者在ChatGPT的情況下,點擊重新生成回應的按鈕。然而, Google Bard 是一個非常努力的工作者。當你要求從 Google Bard 獲得某種導出時,你可以點擊其回應頂部右上方的下拉箭頭,以切換到其他潛在的草稿。
Google Bard 總是對同一提示進行幾種不同的嘗試,因此,如果你不喜歡它給出的一個回應,你可以切換到另一個草稿進行重新創作。這不僅比等待完全新的回應要快得多,而且還是一種看到對你的提案的不同解釋的好方法。例如,如果你想討論某種創意想法,有多個變體可能是一個寶貴的資源。
直接將對話導出到Docs和Gmail
如果 Google Bard 在你的互動中產生了一些真正出色的內容(或者它剛剛說了一些非常有趣的內容),你不需要將其文本複製並粘貼到單獨的聊天窗口中。由於它與 Google 的集成, Google Bard 可以快速輕松地將其輸出導出到 Google 框架中的其他應用程序,包括Gmail和Google Docs。
每次 Google Bard 回應時,底部出現的其中一個按鈕是一個上傳箭頭。只需點擊該按鈕,你就可以立即將 Google Bard 為你生成的任何內容導出到Gmail或Docs,無論你是想將生成的內容發送給朋友或同事,還是確保將其保存以供稍後閱讀和整理。這有點像在學校項目中與隊友進行文件標籤遊戲,只是 Google Bard 不會在截止日期前一周冷落你。
挑戰
由於 Google Bard 仍處於開發期,它可以受益於更複雜、需要研究的輸入。你可能不總能得到你想要的確切內容,但這將幫助 Google Bard 成長,更好地理解你和你的說話方式,以及文字的藝術。
你可以嘗試的一個很酷的技巧是要求 Google Bard 模仿一位知名作家的寫作風格。你可以說:“用喜劇演員喬治·卡林的風格給我講一個短小而有趣的故事。” Google Bard 將迅速查找有關喬治·卡林及其故事的知識,並以此作為參考來創建一個由三段組成的短小趣聞。或者,如果你已經與 Google Bard 交談了一段時間,可以試著要求以它對你的寫作風格的感知方式提供類似的內容。寫作能力被認為是 Google Bard 的核心特點之一,因此讓它接觸到多種不同的寫作風格和意識形態對其發展非常有益。
Sony Xperia 1 V 和 Sony Xperia 1IV 都擁有 6.5 英寸的 OLED 屏幕,分辨率為 1644 x 3840 像素,21:9 比例,約為 643 ppi 像素密度。兩款手機的屏幕都支持 120Hz 刷新率和 HDR BT.2020,顯示效果非常出色。然而,Sony Xperia 1IV 的屏幕略微輕盈,厚度也更薄。
效能
Sony Xperia 1 V 搭載了 Qualcomm SM8550-AB Snapdragon 8 Gen 2 芯片組和 Adreno 740 GPU,而 Sony Xperia 1IV 則搭載了 Qualcomm SM8450 Snapdragon 8 Gen 1 芯片組和 Adreno 730 GPU。兩款手機都擁有八核心 CPU,但 Sony Xperia 1IV 的 CPU 頻率略低。在實際使用中,Sony Xperia 1 V 的效能表現更為優秀,可以更好地處理多任務和運行大型應用程序。
攝影功能
Sony Xperia 1 V 和 Sony Xperia 1IV 都擁有三鏡頭攝像頭系統,但 Sony Xperia 1IV 的攝像頭配置略微優於 Sony Xperia 1 V。Sony Xperia 1IV 的主攝像頭具有更大的像素尺寸和更高的光圈值,可以拍攝更清晰、更明亮的照片。此外,Sony Xperia 1IV 還具有更多的攝像頭模式和功能,例如 3x 光學變焦和原生 Sony Alpha 相機支援。
總結
綜合來看,Sony Xperia 1IV 在屏幕輕盈度和攝影功能方面略微優於 Sony Xperia 1 V,但在效能方面稍遜一籌。兩款手機都是出色的旗艦手機,可以滿足用戶對高性能和高品質攝影的需求。如果您更注重效能,那麼 Sony Xperia 1 V 是一個更好的選擇;如果您更注重攝影和輕盈度,那麼 Sony Xperia 1IV 則更適合您。當然,兩款手機都有其獨特的優勢和特點,最終的選擇還需根據個人需求和偏好來決定。
總的來說,Sony Xperia 1 V 和 Sony Xperia 1IV 都是非常出色的手機,它們擁有出色的屏幕、強大的效能和優秀的攝影功能。如果您正在尋找一款高性能的手機,那麼 Sony Xperia 1 V 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如果您更注重攝影和輕盈度,那麼 Sony Xperia 1IV 則更適合您。
最終的選擇還需根據個人需求和偏好來決定。無論您選擇哪一款手機,都可以享受到 Sony 公司為您帶來的卓越體驗。Sony Xperia 1 V 和 Sony Xperia 1IV 都擁有出色的設計和工藝,手感舒適,外觀精美。此外,它們還擁有豐富的功能和特點,例如支援 5G 網絡、NFC、藍牙等,可以滿足用戶對多種功能和特點的需求。
Sony Xperia 1 V 和 Sony Xperia 1IV 都是非常出色的手機,它們擁有出色的性能、攝影功能和設計,可以滿足用戶對高品質手機的需求。無論您是追求效能還是攝影,都可以在這兩款手機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選擇。如果您正在考慮購買一款新手機,那麼 Sony Xperia 1 V 和 Sony Xperia 1IV 都是非常值得考慮的選擇。
Sony Xperia 1 V 搭載了一個 6.5 英寸的 OLED 屏幕,分辨率為 1644 x 3840 像素,擁有 HDR BT.2020 技術和 1B 色彩顯示。而 Sony Xperia 10 V 則搭載了一個 6.1 英寸的 OLED 屏幕,分辨率為 1080 x 2520 像素,同樣擁有 HDR 技術和 1B 色彩顯示。從屏幕尺寸和分辨率來看,Sony Xperia 1 V 的屏幕更大,顯示效果更加出色。
效能
在效能方面,Sony Xperia 1 V 搭載了 Qualcomm Snapdragon 888 處理器,而 Sony Xperia 10 V 則搭載了 Qualcomm Snapdragon 695 5G 處理器。兩款手機都搭載了 Android 13 操作系統,但是由於 Sony Xperia 1 V 搭載了更高效的處理器,因此在運行大型應用程序和遊戲時,它的表現更加出色。
攝影功能
Sony Xperia 1 V 搭載了三個後置攝像頭,分別為 48 MP 廣角鏡頭、12 MP 長焦鏡頭和 12 MP 超廣角鏡頭。而 Sony Xperia 10 V 則搭載了三個後置攝像頭,分別為 48 MP 廣角鏡頭、8 MP 長焦鏡頭和 8 MP 超廣角鏡頭。兩款手機的前置攝像頭分別為 12 MP 和 8 MP。從攝影功能來看,Sony Xperia 1 V 的攝像頭配置更加出色,可以拍攝更高質量的照片和視頻。
總結
綜合來看,Sony Xperia 1 V 在屏幕、效能和攝影功能方面都比 Sony Xperia 10 V 更加出色。如果您需要一款功能更加強大的手機,那麼 Sony Xperia 1 V 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如果您對手機的價格有所顧慮,那麼 Sony Xperia 10 V 也是一款不錯的選擇,它的性能和攝影功能也足以應對日常使用。
此外,Sony Xperia 1 V 在充電速度和傳感器方面也比 Sony Xperia 10 V 更加出色。Sony Xperia 1 V 支持 30W 有線快充、PD3.0、PPS、無線充電和反向無線充電,而 Sony Xperia 10 V 僅支持有線充電、PD 和 QC。Sony Xperia 1 V 還配備了更多的傳感器,包括側面指紋識別器、氣壓計、指南針和色譜,這些傳感器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多的功能和便利。
Sony Xperia 1 V 和 Sony Xperia 10 V 都是功能強大的智能手機,它們都有著自己的優點和特點。如果您需要一款功能更加強大、拍照更加出色的手機,那麼 Sony Xperia 1 V 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旗艦機愈賣愈貴,小米 13 都要賣接近 HK$6,000,想平平地玩下旗艦規格嘅手機,市場都選擇較少,小米 Poco F5 Pro 就是其中次一,究竟有無伏,要試過先可以話比大家知。
小米 Poco F5 Pro 硬件規格:
螢幕尺寸:6.67 吋 3200 x 1440 機身體積:162.78 X 75.44 X 8.59 mm 重量:204g CPU:Snapdragon 8+ Gen 1 RAM:12GB ROM:256GB 系統:Android 13 主相機: 6400 萬像素廣角鏡(F1.8) + 800 萬像素超廣角鏡 (F2.2) + 200 萬像素微距鏡 前置相機:1600 萬像素 電池容量:5160mAh 其他:紅外線遙控、67W 快速有線充電、30W 無線充電、120Hz 刷生率螢幕、立體聲喇叭、IP53 防水 定價:HK$3,699
窄邊框螢幕,炭纖機背
小米 Poco F5 Pro 除了同樣應用 6.67 吋窄邊框螢幕外,與 Poco F5 應用不同的設計語言,機身稍稍圓潤的小米 Poco F5 Pro,同樣設有立體聲喇叭與紅外線,保留小米手機特色。並在機背加入兩條炭纖紋,比不少小米手機好看。
應用 6.67 吋窄邊框螢幕
同樣設有立體聲喇叭與紅外線 f5pro03 (
機身稍稍圓潤
機背加入兩條炭纖紋
系統功能都十分齊全
小米 Poco F5 Pro 亦是運行 Android 13定制的 MIUI 14 系統,帶 Poco 手機獨有的 Poco Launcher 介面。系統功能像小米旗艦機設有,螢幕指紋識別及測量心率功能,螢幕亦可因應需要顯至 2K+ 或 FHD+ 解像度,當然不少得螢幕刷生率切換、應用雙開、應用程式鎖、手機分身、企業模式、記憶體擴展、視像通話美肌等,系統功能都十分齊全。
帶 Poco 手機獨有的 Poco Launcher 介面
因應需要顯至 2K+ 或 FHD+ 解像度
螢幕刷生率切換
螢幕指紋識別及測量心率功能
應用雙開
應用程式鎖
手機分身
記憶體擴展
小米 Poco F5 Pro 效能接近頂級手機
小米 Poco F5 Pro 用了去年電競手機的 Snapdragon 8+ Gen 1 CPU、12GB RAM 及 256GB ROM 等配置,Antutu 跑分超過 107 萬分,對比 Snapdragon 8 Gen 2 手機跑分大約都是 120 萬分,效能差距只有 10%,有接近頂級手機性能,遠比同價手機效能出色。機內加入 達 5000mm² 的LiquidCool 導熱板,可提高散熱表現。
使用時間方面,設 5160mAh 電量的小米 Poco F5 Pro,在 PCMark 3.0 使用時間測試結果為 13 小時 20 分,電量雖然較 Poco F5 多,但使用時間卻比它小。
Antutu 跑分超過 107 萬分
PCMark 3.0 使用時間測試結果為 13 小時 20 分
設三鏡頭相機
小米 Poco F5 Pro 都是設三鏡頭相機,由 1/2.0” 6400 萬像素 f/1.8 廣角鏡、800 萬像素超廣角鏡及 200 萬像素微距鏡頭組成,相機支援 P3 寬廣色域,比一般支援 sRGB 色域的手機,色彩層次多出 25%。
小米 Poco F5 Pro 廣角鏡與超廣角鏡的色彩表現有極高飽和度,鮮艷而層次分別。廣角鏡拍攝效果清晰細緻,低室內不算很暗的環境已用 ISO 400,可見感光力不夠。超廣角鏡礙於像素較低,低 ISO 拍攝都會出現噪點,但相片邊緣位置畫質亦沒有明顯下降,有合格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