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lcomm 宣佈推出 Qualcomm Snapdragon X Elite,並被宣稱將會是一個挑戰 Intel x86 處理器在 Windows PC 領域的有力者,那麼到底 Qualcomm Snapdragon X Elite 是什麼呢?今天我們跟大家詳細說明一下,講一下它的架構,性能表現、續航能力、AI 算力及與它合作的廠商等等。
Qualcomm Snapdragon X Elite 架構
Qualcomm Snapdragon X Elite 是一個 Qualcomm 為 Windows Notebook 設計的新型 SoC(系統晶片)平台。Snapdragon X Elite 使用的是 Qualcomm自主研發的 Oryon CPU 核心,這是一個 ARM 架構的 CPU。
Snapdragon X Elite 採用 ARM 架構,與 Intel 和 AMD 的 x86 架構不同,這代表 Qualcomm Snapdragon X Elite 在做法上與 Apple M 系列晶片相同,同樣是 ARM 架構。這款 Qualcomm 自主研發的Oryon CPU,包含12個高性能核心,時鐘頻率可達 3.8GHz,個別型號可超頻至 4.3GHz。Oryon CPU 在單線程性能上聲稱超過 Apple M2 Max晶片。
性能
Qualcomm Snapdragon X Elite 配備Adreno GPU,最高可提供4.6 TFLOPS的圖形處理性能。集成 AI 引擎和 Hexagon NPU,可在設備上本地運行超過130億參數的生成式AI模型,提升性能、安全性和私隱保護。Qualcomm Snapdragon X Elite 使用4 nm 工藝製造,功耗可比競爭對手最受歡迎的10-12核 Notebook CPU降低約66%。其他規格上,Qualcomm Snapdragon X Elite 支持 5G 和 WiFi 7 連接,以及高達 6400萬相機、4K影片錄製等功能。
AI 算力
Qualcomm Snapdragon X Elite 的架構在以下幾個方面對AI提供了支持:集成了升級後的Hexagon AI引擎和神經網絡處理器(NPU)。NPU擁有75 TOPS的計算能力,可以在設備上本地運行超過130億參數的生成式AI模型,實現更快速的AI推理。
NPU支持INT4精度計算,相比FP16可以提高68%的性能功耗比,更高效運行AI工作負載。升級後的Sensing Hub和微型NPU,可以實現更安全私密的AI處理,同時支持在低功耗模式下運行AI模型。支持運行Windows Studio Effects等AI驅動的應用,提供更流暢的AI輔助功能。
相比競爭對手,Snapdragon X Elite的AI處理性能提升了4.5倍。這得益於自研的NPU架構設計。利用AI引擎和NPU實現的本地AI計算,可以減少對雲服務的依賴,提高性能、安全性和私隱保護。以下是一些在 Snapdragon X Elite 上運行的生成式AI模型示例:
Stable Diffusion – 圖片生成模型,可以快速在設備上生成高質量圖片。
DALL-E 2 – 開放AI的圖片生成模型,可以根據文本描述生成圖片。
GPT-3 – OpenAI的大規模語言模型,可以進行文本生成。
Codex – GitHub的代碼生成模型,可以根據提示自動生成代碼。
MuseNet – 生成音樂的AI系統。
VALL-E – Meta開發的影片生成模型,可以根據提示語音生成短影片。
PaLM – Anthropic開發的語言模型,包含540億參數。
Gopher – DeepMind的語言理解模型,包含280億參數。
Megatron Turing NLG – Nvidia的巨大語言生成模型,包含530億參數。
InstructGPT – 可根據指示生成文本的模型。
Parti – Google 的多任務語言模型,可用於對話、文本生成等。
市場定位 與 將合作的廠商
有多家公司宣佈將與 Qualcomm 合作,在新款Windows Notebook中採用Snapdragon X Elite平台,並計首批搭載 Snapdragon X Elite的Windows Notebook將會在2024年中期面世。
Microsoft 表示 Surface系列將會採用Snapdragon X Elite平台。 Microsoft CEO Satya Nadella 在 Qualcomm 技術峰會上現身表示,這款新平台將助力迎來「AI PC」的新時代。
Lenovo 、華碩、 Dell 等知名PC製造商都在 Qualcomm 的合作伙伴名單中。 Qualcomm 表示包括這些廠商在內的多家PC製造商都將會推出搭載Snapdragon X Elite的新產品。小米集團也宣佈將採用Snapdragon X Elite平台打造新款Windows Notebook。手機製造商 honor 宣佈進軍PC市場,其首款產品也將會搭載Snapdragon X Elite平台。Samsung 電子也被列為Snapdragon X Elite平台的合作伙伴之一。
研發及時間線
Qualcomm Snapdragon X Elite 的關鍵時間點與發佈時間線如下:
2021年8月 – Qualcomm收購晶片設計公司Nuvia 2022年 – Qualcomm基於Nuvia的技術開始研發Oryon CPU核心 2023年10月 – 在Snapdragon技術峰會上,Qualcomm首次公佈Snapdragon X Elite資訊 2023年10月 – Qualcomm宣佈Snapdragon X Elite將採用自研的Oryon CPU和Adreno GPU 2024年中期 – 首款搭載Snapdragon X Elite的Windows Notebook預計上市
發佈前期 2021年8月,Qualcomm宣佈收購晶片設計創業公司Nuvia,這為Snapdragon X Elite的研發奠定了基礎。 2022年,Qualcomm利用Nuvia團隊的技術開始自主研發Oryon CPU核心,這是Snapdragon X Elite的關鍵組件之一。
產品發佈 2023年10月,Qualcomm在年度技術峰會上首次公開了Snapdragon X Elite資訊,宣佈這是面向Windows PC的新旗艦平台。 Qualcomm宣稱Snapdragon X Elite在CPU、GPU和AI計算能力方面都有巨大提升。Snapdragon X Elite將會採用自主設計的Oryon CPU和Adreno GPU。
量產上市 根據Qualcomm的計劃,首款搭載Snapdragon X Elite的Windows Notebook,預計將在2024年中期面市。多家知名PC廠商包括 Microsoft 、 Lenovo 、華碩、 Dell 都將會採用這一平台。
Qualcomm Snapdragon X Elite 和 Snapdragon 8 Gen 3 分別
根據路透社的報導,NVIDIA 正在積極開發以 Arm 架構為設計的高性能 PC 級處理器,預計最快將於 2025 年正式推出,並可運行在 Windows 作業系統環境下。然而,NVIDIA 對於這一報導尚未做出任何回應。
近期,蘋果的 Apple Silicon 處理器以其卓越的性能而受到廣泛讚譽,搭載此處理器的 Mac 產品銷售量也顯著增長,甚至使得 Mac 的市佔率近乎翻倍。這也促使微軟重新關注並支持 Arm 架構處理器,希望透過這一舉措提高 Windows 作業系統的安裝使用量,同時也為過去長期以來主要使用 Intel x86 架構處理器的發展尋找新的增長機會。
除了 NVIDIA 外,AMD 也計劃推出以 Arm 架構為設計的處理器產品,預計最早也將在 2025 年面世。而在此之前,包括 Qualcomm 在內的業界已經推出了多款基於 Arm 架構設計的 PC 級處理器,並且這些處理器不僅具備更強大的性能和續航表現,還整合了更多的人工智慧和行動網路應用功能。
然而,隨著 Arm 架構處理器的普及,相關技術和市場競爭也將變得更加激烈。目前,我們尚不清楚 NVIDIA 的處理器將具備怎樣的性能和功能,以及是否能夠在市場上取得成功。但無論如何,這一趨勢將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並推動整個電腦產業的創新與發展。
據報導, Apple 的iPhone 15 Pro Max出現了螢幕燒屏問題,這是該公司今年面臨的問題清單中不斷增加的一項。雖然我們在iPhone 15 Pro Max的評測中沒有注意到任何螢幕燒屏問題,但根據用戶的投訴(並由Phandroid和其他媒體報導),這款最昂貴的iPhone 15機型似乎容易出現此問題。
性能實測使用主機板 ASUS ROG Maximus Z790 Dark Hero(BIOS:0502),我們讓 UEFI BIOS 維持在預設值,僅將 ASUS MultiCore Enhancement 選項調整為關閉,使處理器倍頻與 Power Limit 以 Intel 預設值,而非 ASUS 最佳化的組態來運作(預設 Auto 會將 PL2 放寬至 4,095W)。
MPG Z790 Edge Ti Max WiFi 此處其餘配置沒什麼變動,提供 HDMI 2.1(TMDS)與 DisplayPort 1.4 輸出、Clear CMOS 和 Flash BIOS 按鈕,以及 1 埠 USB 3.2 Gen 2×2、5 埠 USB 3.2 Gen 2(其一為 USB Type-C)、4 埠 USB 3.2 Gen 1,並沒有 USB 2.0 的配置。
另外透過機殼前置擴充,可以再拉出 USB 3.2 Gen 2、2 埠 USB 3.2 Gen 1、4 埠 USB 2.0,特別是這部分免不了經過 USB 集線器晶片。Audio Boost 5 音效迴路基本上也依舊,以 Realtek ALC4080 編解碼器作為主軸,搭配音效電容器、隔離線路、降爆音等用料 / 設計構成。
稍早前已經開賣的 MPG Z790 Edge Ti Max WiFi,目前市場參考價格約 10,900 元,略低於 MPG Z790 Edge WiFi 當初開賣價格(目前降至 9,890 元附近)。兄弟相爭自然有些矛盾,如果打算在萬元價格帶挑張 Z790 製品,而且偏好銀、白色系視覺處理,可得好好想想那 M.2 配線的影響性。
AMAZINGTHING 配合 iPhone 15 推出 Titan Pro Mag 磁吸指環套裝,今日我地 Techritual.com 率先同大家開箱睇睇 Titan Pro Mag 磁吸指環套裝(藍色)的版本。我們手上擁有的包括 iPhone 15 Pro 6.1吋與 iPhone 15 Pro Max 6.7吋版本的套裝,兩者除了尺寸外幾乎一樣,我們與大家看的就是 iPhone 15 Pro Max 6.7吋版本。
Titan Pro 手機殼經過精心設計,以獨特的內部結構和專用材料包裹手機每個邊緣,採用最新的 X-Cushion Pro IV 技術,輕巧纖薄之餘,提供更好手感,更取得美國軍規級別的認證。Titan Pro Mag 磁吸指環套裝,擁有多達 7 粒強力磁石實現高達 13N 吸力,適合作為手機環握持或支架使用,提供方便的 360度旋轉以調節角度。
打開 AMAZINGTHING Titan Pro Mag 磁吸指環套裝(藍色)的包裝,可見除了手機殼外,也包含同樣是藍色的磁吸銀包。
AMAZINGTHING 配合 iPhone 15 推出 Titan Pro Mag 磁吸指環套裝,今日我地 Techritual.com 率先同大家開箱睇睇 Titan Pro Mag 磁吸指環套裝(灰色)的版本。我們手上擁有的包括 iPhone 15 Pro 6.1吋與 iPhone 15 Pro Max 6.7吋版本的套裝,兩者除了尺寸外幾乎一樣,我們與大家看的就是 iPhone 15 Pro Max 6.7吋版本。
Titan Pro 手機殼經過精心設計,以獨特的內部結構和專用材料包裹手機每個邊緣,採用最新的 X-Cushion Pro IV 技術,輕巧纖薄之餘,提供更好手感,更取得美國軍規級別的認證。Titan Pro Mag 磁吸指環套裝,擁有多達 7 粒強力磁石實現高達 13N 吸力,適合作為手機環握持或支架使用,提供方便的 360度旋轉以調節角度。
打開 AMAZINGTHING Titan Pro Mag 磁吸指環套裝(灰色)的包裝,可見除了手機殼外,也包含同樣是灰色的磁吸銀包。
AMAZINGTHING 配合 iPhone 15 推出 Titan Pro Mag 磁吸指環套裝,今日我地 Techritual.com 率先同大家開箱睇睇 Titan Pro Mag 磁吸指環套裝(黑色)的版本。我們手上擁有的包括 iPhone 15 Pro 6.1吋與 iPhone 15 Pro Max 6.7吋版本的套裝,兩者除了尺寸外幾乎一樣,我們與大家看的就是 iPhone 15 Pro Max 6.7吋版本。
Titan Pro 手機殼經過精心設計,以獨特的內部結構和專用材料包裹手機每個邊緣,採用最新的 X-Cushion Pro IV 技術,輕巧纖薄之餘,提供更好手感,更取得美國軍規級別的認證。Titan Pro Mag 磁吸指環套裝,擁有多達 7 粒強力磁石實現高達 13N 吸力,適合作為手機環握持或支架使用,提供方便的 360度旋轉以調節角度。
打開 AMAZINGTHING Titan Pro Mag 磁吸指環套裝(黑色)的包裝,可見除了手機殼外,也包含同樣是黑色的磁吸銀包。
AMAZINGTHING 配合 iPhone 15 推出 Titan Pro 磁吸銀包套裝,今日我地 Techritual.com 率先同大家開箱睇睇 Titan Pro 磁吸銀包套裝(藍色)的版本。我們手上擁有的包括 iPhone 15 Pro 6.1吋與 iPhone 15 Pro Max 6.7吋版本的套裝,兩者除了尺寸外幾乎一樣,我們與大家看的就是 iPhone 15 Pro Max 6.7吋版本。
Titan Pro 手機殼經過精心設計,以獨特的內部結構和專用材料包裹手機每個邊緣,採用最新的 X-Cushion Pro IV 技術,輕巧纖薄之餘,提供更好手感,更取得美國軍規級別的認證。Titan Pro 磁吸銀包套裝配有超薄的 7mm 磁吸銀包,可以容納三張卡片,通過巧妙的折疊設計更可以用作 iPhone 15 的手握帶或支架,並同時兼容磁吸汽車手機座。
打開 AMAZINGTHING Titan Pro 磁吸銀包套裝(藍色)的包裝,可見除了手機殼外,也包含同樣是藍色的磁吸銀包。
包裝盒上可見,磁吸銀包上的支架可以為手機提供三種不同角度的支撐。
進一步打開包裝,可見藍色配合的是藍色磁吸銀包,用色統一。
把AMAZINGTHING Titan Pro 磁吸銀包套裝(藍色)拿出來,發現手機殼內還有一張 RFID 保護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