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一項調查顯示,80% 的受訪者願意為 Apple Intelligence 付費,超過 50% 的人表示願意每月支付 $10 或以上。這些結果令人驚訝,因為 Apple Intelligence 在過去的表現並不理想。
自從 2024 年夏季發佈以來,Apple Intelligence 的評價並不算好,批評者指出其功能延遲及與競爭對手如 ChatGPT 相比表現不佳。然而,根據 MacRumors 的報導,這似乎並未影響消費者的興趣。這項由投資公司 Morgan Stanley 進行的調查顯示,約有一半的受訪者願意每月支付至少 $10(約 HK$ 78)以獲取 Apple Intelligence 的無限使用權。具體來說,30% 的人願意支付 $10 至 $14.99,另有 22% 願意支付 $15 或更多。僅有 14% 的受訪者表示不願意為 Apple Intelligence 付費,6% 則不確定,這意味著有 80% 的人樂意為該服務付費。
根據 9to5Mac 的報導,調查還發現,42% 的受訪者表示下一部 iPhone 具備 Apple Intelligence 的功能是非常重要或重要的,而有 54% 計劃在未來 12 個月內升級的受訪者也持相同看法。整體而言,調查結果顯示出消費者對 Apple Intelligence 的認知超出預期。
Morgan Stanley 的調查對約 3,300 人進行了採樣,並表示該樣本在年齡、性別和宗教方面代表了美國人口的情況。
這些結果的出現令人意外。自推出以來,Apple Intelligence 的發展之路相對坎坷,受到許多批評,尤其是其執行任務的能力,與一些頂尖的 AI 服務如 ChatGPT 和微軟的 Copilot 相比,表現不如人意。此外,Apple 還被迫延遲一些 Apple Intelligence 的重要功能,例如在應用程式中運行和理解設備螢幕內容的能力。這些本是 Apple Intelligence 的亮點,但 Apple 對這些工具的強力推廣並未轉化為實際可用的功能。
儘管如此,調查結果仍顯示出消費者對 Apple Intelligence 的興趣,可能有幾個原因解釋這一現象。或許消費者對於在 Apple 設備上擁有任何 AI 功能感到滿意,即使目前缺少一些關鍵功能。也有可能是願意為 Apple Intelligence 付費的人基於對完整功能的期望,而非目前可用的有限能力。或者,普通用戶對 Apple Intelligence 的困境關注程度不如科技愛好者,因此對其早期的困難並不十分了解。
無論原因如何,看到如此多的人仍對 Apple Intelligence 感興趣,對 Apple 來說都是一個利好消息。這或許意味著 Apple Intelligence 的未來發展潛力依然可期,並顯示出 Apple 在創新領域的持續優勢。
日本電話卡推介 / 台灣電話卡推介
更多儲值卡評測請即睇:SIM Card 大全
https://www.techritual.com/category/sim-card-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