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電動車(EV)銷售在 2025 年 3 月增長了 29%,這一增長主要得益於中國和歐洲的強勁表現,根據 Rho Motion 的數據顯示。這些數字突顯了儘管面臨貿易緊張和政策變化,電動車市場依然顯示出韌性。
全球電池電動車(BEV)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EV)的總銷量達到 170 萬輛。中國以近 100 萬輛的銷售量領跑,增長率達到 36%,這主要受到強勁消費需求和政策激勵的推動。歐洲的增長也不容小覷,銷售量上升 24% 至 40 萬輛,德國、意大利和英國是 BEV 增長的主要推動力。
Rho Motion 的數據經理 Charles Lester 表示:「排放目標和法規促進了某些主要汽車市場(如德國、意大利和英國)的 BEV 銷售。」
在這樣的背景下,Tesla 中國宣布暫停 Model S 和 Model X 的訂單,這一決策是在貿易戰的影響下作出的。
相較之下,美國和加拿大的增長相對溫和,僅上升 12%,達到 20 萬輛,根據路透社的報導。北美的增長面臨一些挑戰,部分原因是美國總統 Donald Trump 對排放標準和新貿易政策的立場。美國於 4 月 3 日開始對外國汽車進口徵收 25% 的關稅,Trump 宣稱這將促進國內製造和就業。然而,分析師預測,Trump 的關稅可能會影響全球供應鏈,推高價格並降低國內銷售。
Tesla 首席執行官 Elon Musk 在 X 上談到了關稅的影響。Tesla 向美國貿易代表發送了一封信,指出「某些零部件和組件在美國難以或不可能獲得」。這些關稅預計將提高外國來源零部件的成本,進而影響電動車的定價。
中國的報復性關稅可能會進一步複雜化局勢。根據 Lester 的分析,對於 Tesla 來說,中國的關稅可能會使美國製造的 Model S 和 Model X 的價格翻倍。此外,歐盟和中國正在探討對中國電動車進口設立最低價格,以取代去年的歐盟關稅,旨在穩定貿易。
其他地區的電動車銷售增長了 13%,反映出穩定但較慢的電動車採用速度。儘管北美面臨挑戰,全球需求依然強勁,特別是在中國和歐洲,政策支持和市場成熟度推動了增長。隨著貿易動態的演變,電動車行業在保持向上發展的同時,面臨著機遇和挑戰。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中,Tesla 的創新能力和靈活應對策略使其在全球電動車市場中保持競爭優勢。隨著對可持續交通解決方案需求的增加,Tesla 將繼續引領行業發展,為未來的成長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