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成式 AI 的興起,像 Copilot 和 ChatGPT 這類 AI 驅動的工具迅速獲得廣泛採用。
因此,尤其是在互聯網上,人們與信息互動的方式發生了劇變,這要歸功於像 OpenAI 的 ChatGPT 搜尋工具的出現。OpenAI 的 CEO Sam Altman 最近透露,他使用 ChatGPT 的頻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高,因為它似乎正在演變成一個所謂的「萬能應用」。他表示:「我不再使用 Google 搜尋。」
根據我們的母公司 Future Publishing 的一項調查,該調查涵蓋了美國 510 名參與者和英國 518 名參與者,約 27% 的美國參與者傾向於使用像 ChatGPT 這樣的 AI 驅動搜尋工具,因為傳統工具如 Google 似乎正在逐漸淡出。
AI 專家 Amanda Caswell 將這一劇變歸因於這些應用提供的精心策劃、深入且具上下文的答案,這些答案以更人性化的語調呈現,並且簡單易用,節省時間,並提供個性化以增強準確性和相關性。
有趣的是,Gartner 的一項獨立研究似乎證實了 Future 的發現,指出到 2026 年,像 ChatGPT 這樣的 AI 驅動工具將接管超過 30% 的在線搜尋查詢,這可能會損害 Google 長期以來的搜尋主導地位。
隨著網絡使用者的下一代似乎開始接受使用 AI 工具進行在線搜尋的新趨勢,Microsoft 可能會試圖通過 Copilot 挑戰 Google 的搜尋主導地位。
微軟 CEO Satya Nadella 在最近一次訪談中表示:「我們錯過了這個最終成為最大商業模式的機會。」這位高管承認,微軟低估了搜尋,這最終成為公司最大的錯誤之一。Nadella 表示,公司的最初想法是搜尋將保持去中心化,但事實並非如此,這使 Google 獲得了主導地位的機會。
他補充道:「誰能想到搜尋會成為組織網絡的最大贏家?顯然我們沒有看到這一點,而 Google 卻看到了並執行得非常出色。」
隨著新一代網絡使用者似乎在接受使用 AI 工具進行網絡搜尋的新趨勢,微軟可能會試圖通過 Copilot 突破 Google 的搜尋主導地位。與 OpenAI 的 ChatGPT 類似,微軟的 AI 產品也具備類似的功能,允許用戶快速獲取複雜(即使有時不完美)的查詢回應。
不過,該公司可能需要解決用戶在其最近的大規模 Copilot 升級後提出的多個問題。微軟的內部測試者指出,該升級導致用戶體驗下降,並且「是一個倒退」。
如果微軟能夠迅速而徹底地解決一些最迫切的問題,則有可能在用戶放棄 Google 轉向 AI 驅動工具的過程中,與 OpenAI 的 ChatGPT 展開競爭。
【教學】如何在香港申請 Google Gemini 及訂閱 Google Gemini Advanced /
【說明】4 個方法,讓你的 iPhone / Android 在香港無需 VPN 就能用 ChatG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