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測測試】GIGABYTE AORUS GeForce RTX 5080 MASTER 16G, 顯示卡

這次收到的 4 張 GeForce RTX 5080 顯示卡的另一張。

我們這次總計收到 4 張 GeForce RTX 5080 顯示卡,分別是 NVIDIA 的 Founders Edition、MSI 的 Suprim SOC、ASUS 的 ROG Astral 以及 GIGABYTE 的 AORUS MASTER。

所以,這一篇我們要來看看 GIAGBYTE AORUS GeForce RTX 5080 MASTER 16G。

AORUS MASTER 在 GIGABYTE GeForce RTX 系列顯示卡中,如同 ASUS ROG Astral 與 MSI Suprim 般,屬於最高階的系列;XTREME 系列屬於水冷,提供一體式水冷的 XTREME WATERFORCE 與開放式水冷的 XTREME WATERFORCE WB 等 2 種版本。

AORUS MASTER 系列在 GeForce RTX 5090 與 GeForce RTX 5090 有黑色,也就是我們測試的版本,以及白色(MASTER ICE)提供給想要全白色系的玩家們做選擇。

除了我們前面介紹過的 AORUS MASTER 與 AORUS XTREME 系列外,GIGABYTE 還為 GeForce RTX 50 系列提供 GAMING、EAGLE、AERO 以及 WINDFORCE 系列,其中 EAGLE、AERO 與 WINDFORCE 系列都符合 NVIDIA SFF-READY 規範。

回到 AORUS GeForce RTX 5080 MASTER 16G 這張顯示卡上,採用 3.75 槽的 WINDFORCE 散熱模組,第一手感覺是非常厚實。

所謂的 WINFORCE 風之力散熱系統包含了 Hawk 風扇、液態金屬導熱膏以及伺服器級的導熱貼片;導熱膏是給 GPU 用,至於導熱貼片主要是 GDDR7 與供電模組的 Dr.MOS 使用。

基本上,AORUS GeForce RTX 5080 MASTER 16G 的散熱模組採用 Vapor Chamber 與熱導管,可以提供非常不錯的散熱表現,這部分後續會提供實測數據讓大家參考。

必須要稱讚一下 GIGABYTE,主要是因為這次他們終於將熱導管進行表面處理,讓它與鰭片一致,不至於那麼突兀。也許有人會認為,熱導管在經過表面處理後,其效能會與原色有差異,但實際上兩者的差異基本上可以無視。

經典的 3 環風扇設計,也就是 RGB Halo 仍舊保留,提供給喜愛 ARGB 燈光效果的玩家一個不同於其他品牌的選擇。

玩家可以透過 GIGABYTE Control Center 控制 RGB Halo 的燈光效果。

雖然 RGB Halo 的 ARGB 燈光效果相當出色,但這次的 HAWK FAN 部分依舊採用油封軸承(Sleeve);雖然,油封軸承沒有什麼不好,然而相較於雙滾珠軸承的前提下,作為一款旗艦級的系列,應當給玩家更好的選項。

我們除了可以見到 RGB Halo,GIGABYTE 跟為 AORUS MASTER 加入貫穿式 RGB 燈光效果,以及 LCD 面板,加深使用者對於此系列的不同之處。

顯示卡背板開了很大的一個孔,主要是讓玩家可以安裝另一顆 12cm 風扇用,至於是否有用,後面一樣會提供數據讓大家參考。

只是,加裝一顆 120mm 的風扇,不曉得是否有考量到一些主機板上前置 I/O 用的連接埠,以及機殼內風流表現… 但實際上,使用者可以自行選擇要與不要,倒是還好。

GIGABYTE 這次也為 GeForce RTX 50 系列的 12V-2×6 接頭導入反向設計,玩家在使用起來要更為方便許多;顯示卡本身也有 Performance 與 Silent 等 2 個 vBIOS 讓玩家做選擇,出廠預設為 Silent Mode,開關切換在 12V-2×6 接頭旁邊,只是它很小,需要稍微留意。

GIAGBYTE AORUS GeForce RTX 5080 MASTER 16G 的 I/O 配置與 Founders Edition 相同,分別是 3x DisplayPort 2.1b + 1x HDMI 2.1b;GIGABYTE 官網仍舊放著 DisplayPort 2.1a,但實際上應該是 DisplayPort 2.1b(UHBR20),如果完全跟隨 NVIDIA 規範的話。

接下來就看看 GIGABYTE AORUS GeForce RTX 5080 MASTER 16 的實測表現,必須留意,這張 GeForce RTX 5080 顯示卡的時脈為 2805MHz,較 Founders Edition 的 2617MHZ 高出不少。

3DMark – AORUS GeForce RTX 5080 MASTER

3DMark Founders Edition AORUS MASTER
TIme Spy 27613 27927 1.124%
Graphic score 32248 33919 4.926%
CPU score 15220 14032 -8.466%
TIme Spy Extreme 13630 14093 3.285%
Graphic score 16066 16921 5.053%
CPU score 7333 7248 -1.173%
Fire Strike 52947 54339 2.562%
Graphic score 72790 76776 5.192%
Physics score 39792 39631 -0.406%
Combo score 20775 20622 -0.742%
Fire Strike Extreme 36303 37704 3.716%
Graphic score 39861 42019 5.136%
Physics score 39694 39711 0.043%
Combo score 20198 20425 1.111%
Fire Strike Ultra 21099 21951 3.881%
Graphic score 21100 22043 4.278%
Physics score 39709 39309 -1.018%
Combo score 12389 12964 4.435%
Port Royal 22143 23188 4.507%
Speed Way 8981 9343 3.875%
DLSS Feature test
1x 48.84 50.45 3.191%
2x 175.36 183.61 4.493%
4x 292.36 305.67 4.354%

4K Gaming – AORUS GeForce RTX 5080 MASTER

4K Gaming Founders Edition AORUS MASTER
Assassin’s Creed Valhalla 108 114 5.263%
Borderlands 3(ULTRA|DirectX 12) 122.59 128.08 4.286%
Cyberpunk 2077
ULTRA 71.88 73.51 2.217%
RT_ULTRA 35.69 37.18 4.008%
PT 19.69 19.88 0.956%
PT_Performance_FG 144.54 152.11 4.977%
PT_Performance_FG_4X|DLSS 4 183.37 192.17 4.579%
Guardian of Galaxy(ULTRA|RT_ULTRA) 92 96 4.167%
Metro Exodus(UTLRA) 117.76 122.62 3.963%
Rainbow Six Siege(ULTRA|VULKAN) 345 362 4.696%
Shadow of the Tomb Raide(HIGHEST) 156 162 3.704%
StarWars Outlaw
ULTRA 18 18 0.000%
DLSS_Performance_FG_2X|DLSS 3 102 103 0.971%
DLSS_Performance_FG_4X 180 194 7.216%

1440p Gaming – AORUS GeForce RTX 5080 MASTER

1440p Gaming Founders Edition AORUS MASTER
Assassin’s Creed Valhalla 165 165 0.000%
Borderlands 3(ULTRA|DirectX 12) 210.39 218.82 3.852%
Cyberpunk 2077
ULTRA 145.88 157.3 7.260%
RT_ULTRA 70.47 72.36 2.612%
PT 39.19 41.32 5.155%
PT_Performance_FG 225.71 235.11 3.998%
PT_Performance_FG_4X|DLSS 4 302.13 320.71 5.793%
Guardian of Galaxy(ULTRA|RT_ULTRA) 175 183 4.372%
Metro Exodus(UTLRA) 174.28 180.47 3.430%
Rainbow Six Siege(ULTRA|VULKAN) 545 585 6.838%
Shadow of the Tomb Raide(HIGHEST) 289 303 4.620%
StarWars Outlaw
ULTRA 37 38 2.632%
DLSS_Performance_FG_2X|DLSS 3 163 177 7.910%
DLSS_Performance_FG_4X 257 274 6.204%

AI Benchmark – AORUS GeForce RTX 5080 MASTER

  Founders Edition AORUS MASTER
Blender
Monster 4441 4557 2.546%
Junk Store 2378 2348 -1.278%
Fishy_Cat 2221 2312 3.936%
VRAY
GPU 9287 9427 1.485%
Geekbench 6
OpenCL 263643 282848 6.790%
Vulkan 266042 280544 5.169%
Geekbench AI
Single Precision 35829 37516 4.497%
Half Precision 58305 61288 4.867%
Quantized 26961 28130 4.156%
Procyon AI image generation
SD 1.5|INT8 N/A N/A
SD 1.5|FP16 3115 3560 12.500%
SDXL|FP16 2799 3194 12.367%
Procyon AI text generation
Phi-3.5-mini-instruct(Tokens/s) 213.85 219.49 2.570%
Mistral 7B(Tokens/s) 166.84 169.57 1.610%
Llama3-8B(Tokens/s) 139.44 140.88 1.022%
LLama2-13B(Tokens/s) 85.34 86.75 1.625%

跟著來看看 WINDFORCE 散熱系統在 GeForce RTX 5080 上的表現。這次我們只選擇 Performance Mode 進行實測,畢竟不論是 Peformance 或者是 Silent,其 TGP(Total Graphics Power)都在 360W,差異主要是在風扇的轉速設定,但就如我們前面提到的,這次測試比較主要在於是否安裝背板的 12cm 風扇。

GIGABYTE AORUS GeForce RTX 5080 MASTER – Without 12cm Fan

GIGABYTE AORUS GeForce RTX 5080 MASTER – With 12cm Fan

MODE:Without Fan vs With Fan;
GPU Clock:2475MHz vs 2490MHz;
GPU Temp:59.6 ℃ vs 58 ℃;
GDDR7 Temp:58 ℃ vs 54 ℃;
Fan Speed:1458 RPM vs 1329 RPM;

加裝了 12cm 風扇之後,GIGABYTE AORUS GeForce RTX 5080 MASTER 顯示卡的 GPU 與 GDDR7 記憶體溫度表現都有降低,特別是 GDDR7 記憶體部分;此外,也可以見到風扇轉速也跟著往下降低些許。

雖然加裝的 12cm 風扇確實對散熱有所幫助,然而其厚度勢必會干擾到一些主機板的前置 I/O 或是與記憶體干涉,未來後續可以考慮選擇 15mm 風扇,減少干涉問題。

看了 AORUS MASTER 系列風扇在 GeForce RTX 5080 的散熱表現,我們更期待收到 AORUS GeForce RTX 5090 MASTER 再測一次相關散熱模組的表現,畢竟 GeForce RTX 5080 的 TGP 只有 360W,而 GeForce RTX 5090 則可以達到 600W。

RGB Halo 這個不少玩家喜愛的特色依舊保留,延續過去優勢,且過去我們常提到的一些問題已經陸續改善,並加入液態金屬導熱膏,已經針對 GDDR7 記憶體的 Thermal Pad 強化,這次 GIGABYTE AORUS GeForce RTX 5080 MASTER 顯示卡的表現讓我們有點驚艷。

針對 GIGABYTE AORUS GeForce RTX 5080 MASTER 顯示卡的測試到這裡告一段落,謝謝收看。

NVIDIA GeForce RTX 5080 實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