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Seagate FireCuda 530 SSD

除了最高速度達讀 7,300MB/s、寫 6,900MB/s,官方更也強調高度耐用性。

Seagate 在 6 月發表第二款 PCIe 4.0 NVMe 固態硬碟,FireCuda 530 SSD 主打極致遊戲、性能玩家市場,存取速度上看 7,300MB/s、容量選擇達 4TB,強調高性能之餘也將耐久性列為訴求,為玩家提供一如以往的信賴度。

採用次世代設計解決方案的 FireCuda 530 SSD,循序存取最佳速度提高到讀取 7,300MB/s、寫入 6,900MB/s,反觀前一代 FireCuda 520 僅讀取 5,000MB/s、寫入 4,400MB/s。Seagate 除了透過新方案帶來更高性能,也將最大容量選擇倍增至 4TB,滿足當下的應用需求。

FireCuda 530 SSD 產品線規劃、設計配置

另一方面 Seagate 更與 EKWB 攜手合作,打造 FireCuda 530 散熱器版 SSD,強調性能發揮更不易受到溫度影響,尺寸規格亦兼容於 PS5 家用遊戲主機。FireCuda 530 SSD 全產品線容量選擇 500GB~4TB,皆包含 5 年有限保固服務,以及 3 年期的 Rescue Data Recovery Services(資料救援服務)。

Seagate 台灣分公司目前先引進標準版本,建議售價分別為 500GB 版 3,890 元、1TB 版 6,790 元、2TB 版 14,190 元、4TB 版 27,790 元。基於性能與價位已經有差異等因素,FireCuda 530 SSD 與 FireCuda 520 SSD 將會在市場上並存,至少是暫時不會新推出 FireCuda 520 SSD 同級替代方案產品。

官方所提供樣品為 2TB 容量版本(完整型號 ZP2000GM3001), 可以看到 Seagate 這次順應潮流做了點變化,在看似一切如故的包裝盒內,提供 2 張 FireCuda 品牌標誌貼紙。至於附加軟體並未改變,SeaTools SSD 工具、DiscWizard 系統備份 / 轉移軟體等,皆須自行到官方網站下載。

FireCuda 530 SSD 只提供 M.2 Type 2280 單一機構形式,其中 4TB、2TB 版採雙面線路設計布局,另外 EKWB 散熱器版的厚度是在 9.84~11.04mm 之間。現在主機板已經普遍配備 M.2 散熱片,所以選擇標準版就好,至於像 Intel 代號 Tiger Lake 行動平台,高階電競機種是有機會容納下散熱器版。

那麼 FireCuda 530 SSD 核心組成元素部分,由於國外較早取得媒體樣品、上市開賣,答案已經揭曉所以不見得需要將它開膛剖腹,畢竟那貼紙拆了就不可逆。Seagate 所謂經過驗證的 E18 控制器,表面打印 STXZY01049E0 型號實為 Phison PS5018-E18 客製化版本,和市場上系出同門的競品稍微不同。

PS5018-E18 維持 8 個資料傳輸通道設計,但是新增支援 NVMe 1.4 版規範、ARM Cortex R5 處理器數量增加到 3 個、通道介面速率提升至 1,200MT/s、改採用 12nm 製程投產,如此達到提高資料吞吐量、控制熱量等目的。另一通過認證用料是快閃記憶體,換用 Micron 製 176 層 TLC 3D NAND,裸晶片儲存容量為 512Gb(64GB)。

這些顆粒表面打印 IA7BG94AYA 字樣,應該是 Phison 自行封裝測試,並非 Micron 直接出貨的成品。以 Seagate 提供的 2TB 樣品為例,電路板正反面總計有 8 顆快閃記憶體、2 顆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試算下來這正好填滿 PS5018-E18 規格支援上限 8CH / 32CE(4CE 堆疊封裝顆粒 x 8 顆)。

至於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是採用 SK Hynix 製 DDR4 顆粒,2TB 容量版本所用製品單顆容量 1GB、時脈設置在 1600MHz。其他容量版本,理應當會藉由顆粒數量、顆粒容量等變化,組合出 1GB 之類不同的配置。在此搭配組合下,2TB 容量版本即可達到最佳性能,無須為此而去追逐更大容量版本。

循序讀取 7,300MB/s 而寫入 6,900MB/s、隨機存取同為 1,000,000IOPS,在相同控制器設計方案製品裡,算是把性能壓榨到極致。只不過有趣的是設計寫入耐用度,和 FireCuda 520 SSD 相較是降低了 27~41% 不等,Seagate 表示每代產品會依據設計解決方案、顆粒做出最佳調整,因而會有些起伏變化。

以相對較多人購買的 1TB 容量版本為例,表定 1,275TBW(Total Bytes Written,總寫入位元組數)不考慮寫入放大等因素均化來說,是約等 698GB 每日資料寫入量、0.7 DWPD(Drive Write Per Day,磁碟每日寫入量)。它的標準還是高於一些兄弟競品,正常用途應該不會達到這般寫入負載,所以無需過於糾結。

FireCuda 530 SSD 性能實測體驗

對於不少人在意的 SLC Cache 設定策略,透過 AIDA64 Disk Benchmark 線性寫入進行試驗,在 8MB 單位下速度約 5,400MB/s、作用容量區間接近 36%(官方標示最多為產品容量 1/3),飽和之後降到 1,700MB/s 上下跳動。現在 SLC Cache 普遍採用動態設置,除非經常性傳輸巨量檔案,否則約 10% 的加速區應該就足以應付日常作業所需。

測試平台

  • 處理器:Intel Core i5-11600K
  • 主機板:ASUS ROG Maximus XIII Apex
  • 顯示卡:EVGA GeForce GTX 1660 XC Gaming
  • 系統碟:Western Digital WD_Black SN750 2TB
  • 作業系統:Microsoft Windows 10 Pro 64bit(21H1)

基準性能測試加入 GIGABYTE AORUS Gen4 7000s SSD 1TB 當局部比較組,讓大家參考與兄弟競品相較的差異,但是得留意兩者容量並不相同,無法作為絕對值。其次,由於測試平台的 PCIe MPS 設置等因素,測試所得最高循序存取速度未必能達到理想值,這個一面雙刃的問題暫且不離題去細究之。

總之,最大循序存取速度以 CrystalDiskMark 為例,在 SEQ1M Q8T1 條件下達到讀取 6,991.74MB/s、寫入 6,796.87MB/s。4K 隨機存取亦然,Q32T16 條件下表現為讀取 1,005,172IOPS、寫入 1,032,182IOPS,達標率較循序存取來得高。至於和比較組之間,最大差異在於寫入速度,容量不同是為主要因素。

Seagate FireCuda 530 SSD - Benchmark (8)
Seagate FireCuda 530 SSD - Benchmark (5)
Seagate FireCuda 530 SSD - Benchmark (11)
Seagate FireCuda 530 SSD - Benchmark (9)
Seagate FireCuda 530 SSD - Benchmark (13)
Seagate FireCuda 530 SSD - Benchmark (14)
Seagate FireCuda 530 SSD - Benchmark (6)
Seagate FireCuda 530 SSD - Benchmark (7)
Seagate FireCuda 530 SSD - Benchmark (10)
Seagate FireCuda 530 SSD - Benchmark (12)
Seagate FireCuda 530 SSD - Benchmark (8)
Seagate FireCuda 530 SSD - Benchmark (5)
Seagate FireCuda 530 SSD - Benchmark (11)
Seagate FireCuda 530 SSD - Benchmark (9)
Seagate FireCuda 530 SSD - Benchmark (13)
Seagate FireCuda 530 SSD - Benchmark (14)
Seagate FireCuda 530 SSD - Benchmark (6)
Seagate FireCuda 530 SSD - Benchmark (7)
Seagate FireCuda 530 SSD - Benchmark (10)
Seagate FireCuda 530 SSD - Benchmark (12)

進階測試就不再列出比較組內容,畢竟容量差異這點會讓情況更複雜,不如簡單點來看 FireCuda 530 SSD。PCMark 10 的 Full System Drive Benchmark 項目獲得 3,269 分評價、頻寬 530.12MB/s,而 Drive Performance Consistency Test 評價為 2,175 分、頻寬 510.26MB/s,尤其是這部分甩開了比較組甚多,這意味它的韌體調校相當得當。

Seagate FireCuda 530 SSD - Benchmark (17)
Seagate FireCuda 530 SSD - Benchmark (19)
Seagate FireCuda 530 SSD - Benchmark (16)
Seagate FireCuda 530 SSD - Benchmark (18)
Seagate FireCuda 530 SSD - Benchmark (17)
Seagate FireCuda 530 SSD - Benchmark (19)
Seagate FireCuda 530 SSD - Benchmark (16)
Seagate FireCuda 530 SSD - Benchmark (18)

PCMark 10 儲存模擬測試項目相對應資訊
aft:Adobe After Effects
bf:Battlefield V – starting the game until the main menu
boo:Booting Windows 10
cod:Call of Duty Black Ops 4 – starting the game until the main menu
cp1:Copying 4 ISO image files, 20 GB in total, from a secondary drive to the target drive (write test)
cp2:Making a copy of the ISO files (read-write test)
cp3:Copying the ISO to a secondary drive (read test)
cps1:Copying 339 JPEG files, 2.37 GB in total, to the target drive (write test)
cps2:Making a copy of the JPEG files (read-write test)
cps3:Copying the JPEG files to another drive (read test)
exc:Microsoft Excel
ill:Adobe Illustrator
ind:Adobe InDesign
ow:Overwatch – starting the game until main menu
pow:Microsoft PowerPoint
psh:Adobe Photoshop (heavy use)
psl:Adobe Photoshop (light use)
sacr:Adobe Acrobat – starting the application until usable
saft:Adobe After Effects – starting the application until usable
sill:Adobe Illustrator – starting the application until usable
slig:Adobe Lightroom – starting the application until usable
spre:Adobe Premiere Pro – starting the application until usable
sps:Adobe Photoshop – starting the application until usable

在某些應用上,ezIOmeter 也可拿來當簡易參考指標,所得結果和 CrystalDiskMark 相仿所以就不多加贅述了,它除了寫入連同 4K 讀取也高於比較組。另外以 Final Fantasy XIV: Shadowbringers Benchmark 為例,它提供遊戲執行時載入速度參考資訊,FireCuda 530 SSD 總和表現為 9.331 秒。

Seagate FireCuda 530 SSD - Benchmark (20)
Seagate FireCuda 530 SSD - Benchmark (21)
Seagate FireCuda 530 SSD - Benchmark (20)
Seagate FireCuda 530 SSD - Benchmark (21)

以上測試,FireCuda 530 SSD 是裝在 ASUS ROG Maximus XIII Apex 主機板上,M.2 插槽有散熱片伺候它,期間觀察溫度最高約 58°C。看來像是不大熱情,其實散熱片扮演著關鍵角色,在炎炎夏日裡仍得留意散熱處理。其高溫警戒點參考值是 90、95°C,盡可能降低運作溫度(例如不超過 70~80°C),這可以確保性能發揮與耐用度。

總結來說,FireCuda 530 SSD 性能表現與附加軟體等層面(軟體依舊,所以就沒再特別介紹),都可以讓人感到相當滿意,尤其它還包含原廠 3 年資料救援服務。在市場價格相近的情況下,它能對 Samsung、Western Digital 等競品產生不等程度壓力,如果近期有意裝機、升級,它是值得列為採購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