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在選購無線路由器時,經常會看到外盒上印著大大的「802.11ac」和「雙頻」字眼,隨著無線網路技術推陳出新,若非平時有在緊盯科技新聞的朋友,那麼也很難參透其中所代表的意義。現在就簡單介紹一下相關小知識,讓大家更清楚這些規格所代表的意涵。
在 IEEE 制定 802.11 網路標準,以及導入 Wi-Fi 聯盟認證之下,讓我們得以享受到無線網路能跨品牌、跨裝置連結的便利性。一路走來從早期的 802.11a / b / g / n,到最新一代標準 802.11ac,都是藉由我們看不到、聽不到的電波進行傳輸。而天線所發射和接受的無線電頻段受到嚴謹的規範,比喻為道路的話,不同用途的車輛(資料)被規範在指定道路(頻段)上行駛。
WiFi 分 2.4GHz 和 5GHz
而一般人使用的 WiFi 頻段,目前又分為 2.4GHz 和 5GHz 兩種,其中大家熟悉的 802.11b / g 標準,使用的是 2.4GHz 頻段;802.11a / ac 使用的是 5GHz 頻段,這中間還有一個過渡的時期,讓 802.11n 能夠同時支援 2.4GHz 和 5GHz 頻段。因此市面上無線路由器產品所說的「雙頻」,指的就是 2.4GHz 和 5GHz 兩個頻段。
那為何要採用「雙頻」?其實 2.4GHz 和 5GHz 兩個頻段各有優勢,當年使用 2.4GHz 頻段的 802.11b/g 標準,憑藉相容性佳、穿透力強與較低成本取得主流市場青睞,但接下來各式智能裝置百花齊放,先天頻寬較窄的 2.4GHz 頻段面臨到嚴重的壅塞情況。
隨著技術上的突破,到 802.11n 標準時採取兼容 2.4GHz 和 5GHz 的方式,乃至 802.11ac 最新商用標準,更水到渠成選擇僅支援 5GHz 單一頻段。開大路、走大道,現實環境的需求,密切影響著技術上的發展。
2.4GHz 穿透力較 5GHz 強
至於在使用雙頻無線路由器時,我們該使用哪一個頻段比較好呢?以往的經驗是使用 2.4GHz 頻段的訊號穿透力較 5GHz 頻段強,家中有較多牆壁阻隔可相對獲得較大的覆蓋範圍。
不過隨著支援 802.11ac 標準的新世代路由器運用波束技術(BeamForming)減少訊號發散,提升傳輸距離拉長時的穩定度,並搭配高增益天線,改善 5GHz 頻段的訊號的平面覆蓋能力。
加上 2.4GHz 頻段存在著壅塞、網速與頻寬負載量較低的劣勢,802.11ac 標準更將 Multi-user MIMO 多裝置連網技術納入規範,可以說在當今環境下,選擇使用 802.11ac 的 5GHz 頻段能帶來最佳的無線上網體驗。
因此在訊號連線的選擇上,「雙頻」之中的 2.4GHz 頻段可兼顧家中網速要求不高與舊設備的連線需求;而新推出的手機、平板與智能裝置大多已支援 5GHz 頻段連線,若路由器內建自動切換功能,則可依據訊號強度和裝置支援性為連結設備選擇最佳頻段,讓使用者能充分享受到新技術所帶來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