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什麼是汽油彈?製作方法簡單,芬蘭蘇聯等多國戰爭及示威反抗均有採用

在近日示威中常見的汽油彈,也可稱為燃燒彈,其主要成份並不一定是汽油,此名字主要來自英文 Petrol Bomb。燃燒彈主要是利用易燃液體投擲使用,在使用及材料上並沒有有固定限制,視乎易燃液體、載體等而定。

載具 + 易燃液體 + 點燃物

汽油彈常見使用載具為玻璃樽,也有使用膠袋、氣球等各種可承載液體也容易爆破的器皿,但由於玻璃樽在爆破時也可以產生一定殺傷力,加上膠袋、氣球等難以投擲,所以較少在示威現場看到。

易燃液體除了汽油外,也可以是火水、煤油、白電油、甲醇、乙醇等易燃物料,並配合鹽酸、焦油、橄欖油、洗衣粉、洗潔精、白糖等等物質混合使用。事實上,汽油彈一般混合多種易燃液體製作,以達致較佳效果,例如松節油、油漆、塑膠袋絲等產生濃煙;鹽酸等腐蝕防火表層;洗衣粉等黏附在目標上。

汽油彈的瓶口視乎情況,可以由軟木塞、塑膠、橡膠、電線膠、牛皮膠皮等不同物料封塞,然後配合布條或任何沾有易燃液體,以便點燃。一經點燃並把汽油彈拋出,便可令易燃液體沾目標,達到阻截或燃燒之用。

由於製作物質容易在城市中尋找,所以在不少示威中也能夠找到,但也發生不少初次製作者反被燃燒的情況。由於汽油彈最佳使用為混合物料,所以過多汽油等均是常見錯誤,應以 1/2 或 2/3 汽油混合其他原物料製作。另外,在製作時沒把樽口的燃料抹乾淨,令點燃後未能觸發樽內燃料也是主要失敗原因之一。

由於製作有多種技巧,所以蘇聯曾經量產燃燒瓶,外面裝有兩根密封有濃硫酸的玻璃管。投擲碰碎玻璃管破裂導致靠化學反應,然後產生熱力內裡的點燃油料,從而節省了點火步驟,增加速度及可靠性。

汽油彈也稱:Molotov cocktail

Molotov Cocktail 此名字雖然來自蘇聯(今:俄羅斯),但不代表蘇聯常見的烈酒如 VODKA 適用於汽油彈。此名字由來全因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當蘇聯攻打芬蘭時,蘇聯外長莫洛托夫(Vyacheslav Molotov)在電台宣傳上聲稱,蘇軍飛機飛入芬蘭乃投下食物,而非轟炸。

所以芬蘭方面以此戲稱蘇聯軍隊投擲的大型燃燒彈為「莫洛托夫麵包籃」(Molotov bread basket),而他們的汽油彈則是「莫洛托夫雞尾酒」(Molotov Cocktail),配合汽油彈一般混合多種不同易燃液體的特性。

由於在戰爭中,汽油彈易於製作,容易使用,也有一定的殺傷力,加上芬蘭軍隊不及蘇聯軍隊,所以蘇聯進攻時,芬蘭等也常以汽油彈攻擊蘇聯軍隊的坦克、戰車以阻截或延遲其進攻,並以此攻擊輕形坦克較弱的車底油箱等等,情況與上述裝甲車被多枚汽油彈擊中起火,無法前行進攻相似。